體育鍛煉的原則及方法有哪些

  按照人體發展的基本規律,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髮育。你知道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是指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形態、機能、•素質和心理品質等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這也是體育鍛煉的目的。要達到這一點,•一方面儘可能選擇對身體有全面影響的運動專案,如跑步,游泳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某一項為主,輔以其它鍛鍊專案。值得注意的是不要過分單一性鍛鍊。

  二經常性原則

  經常性原則是指應堅持長期的、不間斷地、持之以恆地進行體育鍛煉。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宜貴有恆。人的有機體,•只有在經常地體育鍛煉中方能得到增強。根據"用進廢退"的法則,如果長期停止鍛鍊,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就會慢慢減退,體質就會逐漸下降。因此,參加體育鍛煉必須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三漸進性原則

  漸進性原則是指體育鍛煉的要求、內容、方法和運動負荷等都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由易到繁,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各器官的機能,不是一下子可以提高的,它是一個逐步發展,逐步提高的過程,即鍛鍊效果是一個緩慢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逐漸積累的複雜過程。如果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急於求成,不但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而且還會損害健康。所以進行身體鍛鍊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在安排運動負荷時應注意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其原則是提高-適應-再提高-再適應。

  四個別性原則

  個別性原則是指每個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定鍛鍊內容和方法,安排運動負荷。客觀的講,每個參加體

  育鍛鍊的人,情況都不盡相同,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鍛鍊基礎、營養條件、生活及作息制度等。因此鍛鍊者應根據自身狀況進行正確估計,從實際出發,使鍛鍊的負荷量適合自己的健康條件,以期達到良好的鍛鍊效果。

  五自覺性原則

  自覺性原則指進行身體鍛鍊,出自鍛鍊者內在的需要和自覺的行動。鍛鍊在於自覺,鍛鍊者應把鍛鍊的目的與動機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聯絡起來,這樣,才有助於形成或保持對身體鍛鍊的興趣,調動和發揮更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體育鍛煉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以期更好的鍛鍊效果。

  體育鍛煉的方法

  體育鍛煉的方法是指根據人體發展規律,運用各種身體練習和自然鍛鍊。達到鍛鍊目的的手段和途徑。體育鍛煉中一般採用的方法有:重複訓練法、間歇鍛鍊法、變換鍛鍊法、綜合鍛鍊法等。各種鍛鍊方法的應用應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防止形式主義,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

  一重複鍛鍊法

  重複鍛鍊法是指按一定負荷標準,重複進行某項練習的方法。重複的次數和時間,是決定健身效果的關鍵。因此,應根據專案的特點和個人的身體情況,來確定和調節重複聯絡的次數和時間,防止機械的重複而產生的厭倦情緒,影響鍛鍊的效果。

  二間歇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是指重複鍛鍊之間有合理的休整。間歇鍛鍊法間歇時間的長短,應以運動負荷值閾為依據,一般來說,運動負荷超過上限每分鐘心率超過150次時,間歇時間應長些,避免運動負荷繼續增加,造成過多地消耗體力;運動負荷在下限每分鐘心率110次以後下時,間歇時間應短些,密度應加大。下次練習應在前次鍛鍊效果為減退時進行,若間歇時間過長,在前次鍛鍊效果消失之後再進行鍛鍊,就失去了間歇的意義。

  三變換鍛鍊法

  變換鍛鍊法是指在鍛鍊過程中,採取變換環境、條件、要求等因素,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採用變換鍛鍊法可以有效地調節運動負荷,克服疲勞和厭倦情緒,提高鍛鍊的積極性。運用變換鍛鍊法還常採用各種輔助性、誘導性和轉移性練習,配合樂曲及利用自然條件等。

  四綜合鍛鍊法

  綜合鍛鍊法是指各種體育鍛煉的方法,在體育鍛煉中的綜合運用。綜合鍛鍊法的主要組織形式是迴圈鍛鍊法。迴圈鍛鍊法是把各種不同型別的動作,組成一組鍛鍊內容,按一定的順序迴圈往復進行鍛鍊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綜合鍛鍊的效果。迴圈鍛鍊法所佈置的各個練習點,內容要搭配合理,以激發學生的鍛鍊興趣,提高練習密度,達到健身的目的;應選擇已經掌握和簡單易行的、鍛鍊價值較大的動作,明確規定各點的練習次數、規格和要求,應強調動作質量,防止單純追求運動密度和運動負荷。

  以上各種鍛鍊法,在實際運用中,可以相互補充,交錯結合,但應有主無從。無論採用哪種體育鍛煉的方法,都應從體育鍛煉的目的出發,一般人的體育鍛煉,應以有氧代謝為主,中等強度為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