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至理名言

  古人的至理名言,富含哲理,給人以心靈的震顫和人生的啟迪。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是內容,希望你喜歡!

  語錄

  1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2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3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5 學不可以已。——《荀子》

  6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7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8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9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0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11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2 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

  13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14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15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6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18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19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20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宋·陸九淵

  摘抄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2 好學而不貳。——《左傳》

  3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4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8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9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 靜以修身,檢以養德。

  11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1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13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15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6 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17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8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19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20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大全

  1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2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3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4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吾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7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8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語錄大全網

  9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10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1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12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13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14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15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16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17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8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9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20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