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好句子

  端午節都本應是一個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節,是一個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關於端午節,有什麼好的句子嗎?今天我們來看看有什麼吧!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最新推薦】

  1. “粽”想對你表白,我的思念是多麼強烈;“粽”想對你傾訴,我的祝福是多麼浪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簡訊聲聲傳耳邊,啊!祝你快快樂樂端午節。

  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粽”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萬水千山“粽”是情。端午節,要吃“粽”,祝你“粽”橫四海,“粽”是走運!端午節快樂!

  3. 如此悲壯的偉人,如此悲壯的事蹟。時過境遷數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都忘了這一切一切。我們所記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龍舟,只是剛被國家確立的法定節日。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幾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心如刀割,絕望地投江自盡。

  4. 常常把你思念,喜歡你青澀的外表,愛上你美麗的內心,總是忍不住想吻你,我要大聲說‘我愛你——粽子’,呵呵,端午節到了,願你快樂相伴,萬事如意。

  5. 龍舟頭,永不止步的奔頭,獅子頭,奮勇向前的勁頭,端午節,祝福語,頭頭是道,香米粒,真心誠意的威力,甜棗粒,全心全意的實力,我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節,祝福你,粒粒給力。

  6. 汨羅江訴說著神奇的故事,葦葉糯米融入無限的敬意,龍舟承載著古老的傳說,端午節日蘊含民族的品格。祝你生活甜蜜!端午節快樂!

  7. “端”著溫馨的祝福,“舞”起輕柔的思念,“節”省所有的時間,“祝”福親愛的朋友,“擬”出別緻的簡訊,“快”出動車的速度,“樂”在你的心上。

  8. 端午吃啥?粽子,吃前吊胃,吃中美味,吃後不足胃。端午玩啥?發簡訊,發前動心,發中開心,發後不煩心。願你端午節吃得香,玩得樂!

  9. 端午節工作指導方針,以友誼為基礎,以手機為平臺,以簡訊為手段,以祝福為目標,以你為工作物件,以笑容為考核標準,工作完成以後請吃粽子宴。

  10. 花兒嬌,酒兒醇,酒不醉人人自醉;水兒清,蜜兒濃,蜜不甜人人自甜;節兒樂,粽兒香,粽不迷人人自迷。端午,節不樂人人自樂!

  11. 屈原,中國著名的愛國詩人。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12. 端午節各省風俗:山東早起飲杯酒,傳說可以辟邪毒;陝西興安觀競渡,興平端午耍人偶;湖南攸縣供龍首,草船泛水送瘟疫;江蘇嘉定過端午,無論貧富買鰉魚。

  13. 我粽言粽語的祝福你:平安健康!我粽模粽樣的祝福你:幸福溫馨!我粽看粽吃的祝福你:端午快樂!

  14. 許多年過去了,家鄉的習俗有的也稍有改變,但不變是淳樸厚道的民風人情,不變的是人們對於端午節的年復一年的歡度;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許會磨掉人的稜角,但磨不掉滲入骨髓的鄉心鄉情,磨不掉珍藏在記憶裡一幅幅老照片的溫馨氣息。“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年年歲歲端午節,歲歲年年故鄉情,家鄉的端午節,我無論在那裡,都能聞到麥粑裡你的香甜,都能看到到艾蒿里你的容貌。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我祈願家鄉的父老鄉親安康幸福,祝願家鄉人節日快樂!

  15. 家鄉端午節也有插艾蒿的習俗,那些艾蒿都是在端午節那天早上,人們自己到田頭地埂找到野生的一蓬,然後割回來。並不是每家每戶都要親自去割,左鄰右舍只要有一個人去了,他一定會割來一捆,然後分發給其他人家。於是,一個早晨,你只看到幾個人去割艾蒿,但吃完早飯,會看見村裡所有人家門上都插上了青青的艾蒿。

  16. 端午,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17. 今天端午節,願你乘坐好運的龍舟,飲一杯消災的雄黃酒,採一株長壽的艾葉,佩一個吉祥的香囊,吃一個香甜的粽子,有一個祥和的家庭,多一個幸福的微笑。祝你端午節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

  18. 艾葉又飄香,時間近端陽;低頭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問候送心上;屆時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嘗一嘗,瑞氣滿口香。

  19. 《紅豆》寄相思,《糯米》呈祝願,《大紅棗》報平安,《土雞蛋》愛裝滿,《荷葉》打個包,祝你端午吉祥如意,閤家美滿,順順利利!

  20. 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經典推薦】

  1. 放一把湘風楚韻,和幾縷夏日熱情,青枝綠葉包裹,楚辭漢歌煲蒸,艾葉雄黃調配。好了,粽子熟了,再搭一份千年濃濃祝福。

  2. 端午節的粽子真是讓人驚訝不已,蘆葦的長葉,江南的糯米,還有蜜制的大棗。包製成一隻只粽子,開水一煮,葦葉清爽的香氣,糯米濃膩的粘香,還有蜜棗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樣的享受啊。什麼樣的人會有如此的妙構,讓千古的人們都為之沉醉。

  3. 艾草的清新,粽子的甜香,氣味繚繞,讓您感受生活的美妙;人群的攢動,龍舟的賽跑,時間重要,讓你體驗緊張的奇妙。端午願你玩的開心,吃的好,過的逍遙!

  4. 單純的你,“粽”是被人關懷;善良的你,“粽”是被人保護;可愛的你,“粽”是被人疼愛。今天端午節,希望今天的你,“粽”是被人祝福。端午節快樂!

  5. 禁止端午節不理我,禁止吃棕忘了我,禁止包棕不幫我,禁止閒暇的時候不想我,禁止有搞笑的資訊不發給我,端午節快樂!

  6. 今年送你的粽子不一般,有開心餡的‘粽’幸福,有平安餡的‘粽’健康,有吉祥餡的‘粽’如意,有財富餡的‘粽’好運,你可要收好,願你端午節快樂。

  7. 端午節起源於春秋戰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古民謠唱到:“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關於節日的由來有很多,有紀念伍子胥的迎濤神,有紀念孝女曹娥,有紀念詩人屈原等等。但關於惡日的傳說最早,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8. 當你睜開眼晴時,希望你能看到我祝福,祝你有個陽光般的心情;閉上眼睛前,要你收到我的問候,晚上做個好夢,祝端午節快樂!

  9. 端午是個美好的節日,在這並不美好的現實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讓凡塵矇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間得到片刻的迴歸,認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讓生命更加真實一些。

  10. 今日端午,讓我託詩人的福,請你多吃些粽子;偶爾的繁忙,不代表遺忘;夏日的到來,願你心情舒暢,曾落下的問候,這一刻一起補償,所有的關心,凝聚這條簡訊,祝端午節快樂。

  11.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給朋友,祝端午節快樂!

  12. 老家過端午節,會像過年一樣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還要蒸“糖三角”煮鹹鴨蛋……記憶中,那時條件好的人家還會到集市上稱幾斤肉,買上幾條魚,做上幾個下酒菜,犒勞一下剛剛忙碌完麥收的自己。

  13. 端午節含蓄蘊藉,內斂而不事張揚。它沒有磅礴的氣勢,也沒有巨集大的場景,一切都是那麼平緩而舒坦。每家每戶獨自為節日的喜慶而忙碌。

  14. 端午節的由來直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有紀念伍子胥說,亦有紀念孝女曹娥說等等。但一直被廣泛盛傳並最被廣泛認同的是紀念屈原說。

  15. 蜇居在城裡,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寶的、有雞蛋的、有臘肉的……但,我依然會想起“三尖塘”裡那蓊鬱茂密的蘆葦,想起那青青地泛著油光的葦葉和孃親手包制的粽子,那種端午節的味道時常在脣齒間縈繞。

  16.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17. 在這裡,人們都用了“紀念”這組字眼。但在事實看來,但無論是哪種由來,端午節都本應是一個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節,是一個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

  18. 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

  19. 沿河而居,珠水兩岸的原居民把划龍舟當作一種探親訪友、祭祀先人、紀念屈原的民俗。

  20. 芭蕉綠了櫻桃紅,歲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侯,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精選推薦】

  1. 端午伴著五穀,幸福填滿一屋;糖餡裹著幸福,吃下沒有苦楚;香粽艾葉同煮,走過漫漫長路;“粽”有情“艾”有意,一生和你共度。

  2. 夜深了,叼起一支香菸深深長思,回憶起往事,心中那一刻相思由衷而來,過兩天又是端午節了,晚風中那粽葉的清香味佛面而來。去年的端午,年邁的母親還能用拙劣手包起不是很緊的粽子,儘管吃起來是軟軟的,但吃的很香,很甜。心中很溫暖,可這已成了一段永恆的記憶了。

  3. 花好月圓,美景常在;端午佳節,不能少你;萬千話語,祝福永遠;粽子傳情意,香包保平安;雄黃酒添吉祥;送上祝福,祝你端午節快樂!

  4. 好茶清清淡淡,越品越香;好朋友簡簡單單,越久越真;好緣份久久長長,地老天荒,真誠的友誼叫人終身難忘!

  5.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

  6. 天灰濛濛的,空氣是潮溼的,他獨自來到江邊,面對汨羅江,縱身一躍,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屈原的偉大詩人,多了一個端午節。

  7.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8. 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9.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10.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粽子,關於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莫過於祭奠投身汨羅的偉大詩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應該帶著一股濃重的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