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兒性早熟小兒性早熟的防治

  小兒性早熟根據中醫理論,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陰陽容易出現失衡狀態。那麼你對小兒性早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小兒性早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小兒性早熟的概況

  小兒性早熟,在祖國醫學裡還沒有這個病名,歷代的中醫文獻也都沒有治療這種疾病的記載。根據中醫理論,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陰陽容易出現失衡狀態。《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七歲腎氣盛,齒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這說明人體生長、發育的生理現象與腎的精氣充盈密切相關。由於現代兒童營養不斷得到改善,加上過多服用蜂王漿、花粉、初乳素等含有激素的滋補品;家禽在養殖中,飼料裡摻雜激素生長物;與性有關的電影、電視充斥孩子們的生活……以上種種因素均可以導致大腦性腺分泌系統提前啟動,使腎陰尚未充盛的兒童,腎氣過早充盈。氣旺化火,腎陰又相對不足,無力制約,於是出現相火偏亢,導致性早熟。

  小兒性早熟的症狀體徵

  小兒性早熟是指任何一個性徵出現的年齡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齡要早2個標準差。目前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前第二性徵發育或10歲前月經來潮,男孩在10歲前開始性發育,可診斷為小兒性早熟。由於性發育與多種因素有關,而且人的生長髮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並沒有一個十分精確的界限。有些學者認為,女孩在7歲前乳房明顯發育或在9歲前月經來潮,男孩在9歲前開始性發育,才稱小兒性早熟,需全面檢查。 小兒性早熟以女孩多見,女孩發生特發性小兒性早熟約為男孩的9倍,而男孩小兒性早熟以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如腫瘤的發育率較高,中樞小兒性早熟的臨床特徵是提前出現的性徵發育與正常青春期發育程式相似,但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在青春期前的各個年齡組都可以發病,症狀發展快慢不一,有些可在性發育一定程度後停頓一時期再發育,亦有的症狀消退後再發育。在性發育的過程中,男孩和女孩皆是有關身高和體重過快的增長和骨骼成熟加速,由於骨骼的過快增長可使骨骺融合較早,早期身高雖較同齡兒童高,但成年後身高反而較矮小。在青春期成熟後患兒除身高矮於一般群體外,其餘均正常。

  外周性小兒性早熟的性發育過程與上述規律迥異。男孩小兒性早熟應注意睪丸的大小,若睪丸>3ml,提示中樞性小兒性早熟,如睪丸未增大,但男性化進行性發展,則提示外周性小兒性早熟,其雄性激素可能來自腎上腺。顱內腫瘤所致者在病程中僅有小兒性早熟表現,後期始見於顱壓增高、視野缺損等定位徵象,需加以警惕。

  小兒性早熟的治療方案

  概況

  本病治療依病因而定,中樞性小兒性早熟的治療目的:①抑制或減慢性發育,特別是阻止女孩月經來潮,②抑制骨骼成熟,改善成人期最終升高,③恢復相應年齡應有的心理行為。

  病因治療

  腫瘤引起者應手術摘除或進行化療,放療、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者予甲狀腺製劑糾正甲狀腺功能,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患者可採用皮質醇類激素治療。

  藥物治療

  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

  天然的GnRH為10個氨基酸多肽,目前常用的幾GnRHa都是將分子中第6個氨基酸,即甘氨酸換成D—色氨酸、D—絲氨酸、D—組氨酸、D—亮氨酸而成的長效合成激素,其作用是通過下降調節,減少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恢復到青春期前水平。可按0.1mg/kg,每4周肌肉注射1次,用藥後,患者的性發育及身高增長,骨齡成熟均得以控制,其作用為可逆性,若能儘早治療可改善成人期最終身高。

  2、性腺激素

  其作用機制是採用大劑量性激素反饋抑制下丘腦-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如甲孕酮又稱安宮黃體酮,為孕酮衍生物,用於女孩小兒性早熟,每日口服劑量為10~30mg,出現療效後減量維持。環丙孕酮為17—羥孕酮衍生物,不僅可阻斷性激素受體,並可減少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劑量每日70—150mg/m2,上述兩藥不能改善成人期身高。

  提示:在藥物治療方面,輕度小兒性早熟可採用中藥如知柏地黃丸、大陰補丸及其他湯藥治療;中度以上及真性小兒性早熟則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孕激素、促性腺釋放激素類藥品治療。

  小兒性早熟的疾病預防

  1、要預防小兒性早熟的發生,家長還應注意少給孩子吃雞肉、牛肉、羊肉、蠶蛹等,也不要濫用未經嚴格檢測的所謂兒童食品。

  2、勿給孩子濫服營養滋補品,比如蜂王漿、花粉製劑、雞胚等“補藥”,妥善存放避孕藥物、豐乳美容品等,以免孩子誤服或接觸。

  3、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家長除掌握必要的醫學知識外,平時應多留心觀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徵過早出現、10歲以下的孩子身高增長突然加速等現象,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4、對小兒性早熟的兒童應進行月經知識和經期衛生的教育,性教育應根據兒童的理解力及早開始。

小兒性早熟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