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會考知識點梳理

  地理知識內容非常多,學會梳理才能有計劃地複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崑崙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限: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二

  1、區域

  概念: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區域的特徵: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2、長江三角洲和鬆嫩平原的異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不同:

  ①地理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鬆嫩平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鬆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

  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鬆嫩平原黑土分佈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鬆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三

  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早期:長河流、湖泊和沼澤分佈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農業社會時期 :

  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長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絡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長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③隨著我國曆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規模的遷移,長人口越來越稠密。

  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農業社會後期:

  ①工商業的發展使長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長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