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常工院計算機系畢業論文

  21世紀是計算機快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已經普及到家家戶戶,為人類的經濟發展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計算機虛擬網路技術的應用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虛擬網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也取得了進步,這與我國現代資訊化的發展情況相符。但是,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計算機虛擬網路技術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整體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並且方法也並不成熟,因此需要加強對其的針對性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具體應用;網路技術

  虛擬網路技術日益成熟,其應用範圍也不變得更加廣泛。虛擬計算機網路技術與現代網路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在網路的技術下,對相關的軟體進行應用,共享資訊資源,從而使資訊資源的利用率能夠打破傳統,資訊資源的利用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1虛擬網路技術的具體價值所在

  1.1合理應用資料資訊

  在封閉的空間中,如果沒有路由器等裝置,則無法對資料進行合理應用。但是,在虛擬網路技術的支援下,能夠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實現對資料的合理控制。虛擬網路技術對資料的控制可以藉助相容機完成,虛擬網路技術與相容機兩者在應用中能夠合理的結合在一起,並且可以控制資料。需要注意的是,該做法能夠完成對資料的資訊的複製與傳送,並不能對資料進行合理優化。資訊傳送過程中,大量的傳遞資訊將會導致資訊傳遞堵塞情況的發生,資訊的傳遞速度將會變得緩慢,情況嚴重時,資訊的傳遞路線可能會遭受破壞。由此可見,路由器在具體應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將本地網路和外地網路分開,從而確保對各種資訊的合理應用。

  1.2共享資料資源

  利用虛擬網路技術,能夠打破空間對資訊資源產生的限制,從而實現資訊資源共享。利用虛擬網路技術,與傳統的網路格局相比,系統能夠根據使用者之間的差異性,給他們在物理LAN上不同的定位,這一設定並沒有同物理銜接和網路配置具有直接關聯。通常來說,在任何一個物理介面發生改變的情況下,計算機是可以對工作站的位置進行隨意更改的,這可以讓管理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藉助相應的控制軟體,依據使用者差異化需求,完成虛擬網路資源共享,便於合理配置網路資源。對該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一方面可以使系統的效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對通訊資源進行優化,不僅使資源的共享實現了對空間限制的突破,而且共享了資訊資源。

  1.3降低成本

  管理員利用虛擬網路技術可以優化通訊資訊。此外,通過該方式,還可以提高計算機資訊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整體性,大幅度減少了網路管理原的工作任務量,降低了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維護和管理費用,避免了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實現了資訊資源成本的降低,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2應用虛擬網路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2.1簡化性

  在對虛擬網路技術進行應用時,需要遵循簡化性原則,該原則的關鍵就是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對資訊資源進行高效使用與管理。但是,簡單並不意味著不安全、不穩定,其核心技術在於,在對該技術進行應用過程中,需要在簡化的基礎之上,使系統的執行變得更加安全穩定。計算機元件每隔一年半,其所佔物理空間會縮短一半左右,執行效能則會提升兩倍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計算機相關配件的更新換代速度。因此,在計算機系統構架與裝置選擇過程中,或者在軟體理論進行初步學習時,必須對計算機網路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鍼對考慮。在起初階段,儘量選擇合適的產品與裝置,確保系統在日後執行過程中都能處於穩定狀態,從而保證虛擬網路系統執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對技術進行應用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操作需要嚴格的依據簡化性原則進行,一般來說,簡化處理能夠獲取最好的效果。

  2.2規範化

  規範化是應用虛擬網路技術應用必須遵循的一項原則,這一原則對虛擬網路技術的應用意義重大。通常來說,虛擬網路技術在具體執行中,沒有遵循標準化原則,會導致其具體使用年限和效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因此,在未對該技術進行實際應用,需要將規範化原則貫穿整個過程。遵循規範化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執行規範方面,遵循規範標準能夠使計算機裝置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發揮,從而確保系統高標註、高質量執行。

  2應用效率方面,遵循規範化,使系統網路執行效率和穩定性都能都得到進一步提升。

  3應用虛擬網路技術的具體方法

  3.1撥號技術

  撥號技術是虛擬網路技術的的一種。該技術實質就是利用計算機虛擬專用撥號技術,完成組網操作,從而使資訊能夠24小時不間斷傳輸,並且確保了資訊在傳遞過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目前,該技術在福利彩票中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這主要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在銷售福利材料環節,應用的為準熱線法,也就是工作人員利用數字資料專線連線各個分伺服器和總伺服器,只有這樣才能在統一固定時間內進行集中銷售。該銷售方式會對資料的傳輸速度造成一定程度影響,降低資料的傳輸速度,並且會影響開獎時間。而利用計算機虛擬撥號技術,能夠實現24小時線上售票,並且可以確保彩票開獎時間的穩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消費者的滿意度。

  3.2過濾虛擬網內使用者資訊

  對虛擬網內使用者的資訊進行科學過濾,可以使資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都得到進一步提升。計算機虛擬網路技術一方面可以通過對虛擬工作組,實現網路通訊資訊的利用與共享,另一方面通過合理設定提高傳輸數資料的保密性與安全性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依據不同使用者的特點,設定不同許可權,例如,認證身份資訊、高階許可權等,確保資訊的合法性和準確新,從而保證系統執行的安全性。此外,在識別身份資訊過程中,還要對加密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針對機密檔案和重要資訊,要設定密碼,避免他人通過不正當手段,截獲資訊,導致資訊發生洩漏。

  4結束語

  計算機網路虛擬技術是通訊領域中的一種新型技術,使是現代科技快速發展下的產物。計算機網路虛擬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使人們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同時,在具體應用中,還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優化配置,使計算機技術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參考文獻:

  [1]謝劍.虛擬專用網路技術在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資訊化建設,201604:63-64.

  [2]蔡俊才.虛擬化技術在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中的應用探索[J].電子世界,201615:33.

  [3]翟成珺.試述計算機網路安全中虛擬網路技術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623:64.

  篇2

  淺析計算機資料庫備份與恢復技術的應用與實現

  摘 要:計算機一項基礎性應用技術就是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技術,網路資訊科技、儲存技術等對於企業資訊系統資料庫備份與恢復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及恢復技術進行全面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恢復技術

  1前言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影響範圍的日益擴大,開展資訊化建設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計算機資訊系統方便快捷、效率高,藉助計算機資訊系統有助於提升企業經營運作效率,擴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為企業贏取更高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當前,資訊化直接影響到愜意的健康穩定發展,計算機資訊系統級資料庫系統已經是企業業務支撐平臺系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企業資訊系統的完整性、高效性及可用性作用重大。對於企業而言,確保企業資訊化系統的業務資訊資料的可用性、安全性及一致性極為關鍵,因不可抗因素所造成的企業資訊系統資料丟失或受損必然會影響企業業務的正常開展,降低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及信心,甚至會使企業面臨經營癱瘓的嚴重後果。在資訊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市場格局發生變革的背景之下,行業資訊系統的業務的複雜程度也相應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有效維護企業資訊系統資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及一致性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大重要課題。

  2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

  2.1定義

  所謂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就是為避免計算機故障造成資料丟失,給計算機正常執行帶來不利影響而開發的防範措施。從本質上講,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就是複製、拷貝的重新整合過程,型別方面包括靜態備份和動態備份兩種,其中,前者在備份過程中面臨一定限制,從而影響到資料庫資訊的完整性;相比較而言,動態備份可以更好的保護資料資料完整性,及時遇到資料丟失情況,也可以恢復初始狀態。

  2.1.1邏輯備份

  資料庫備份最常用的命令列工具是“匯入/匯出”。“Exp/Imp”在檢測物理和邏輯衝突、表的抽取、表空間的遷移、小型資料庫的轉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過“Exp/Imp”實際上只是一個轉儲工具,並不是非常理想的資料庫備份方式。我們可以將“Exp/Imp”當成小型資料庫的一個邏輯輔助備份。在規模較大的資料庫備份中,尤其是資料倉庫、TB級資料庫的備份中,“Exp/Imp”顯得力不從心,難以實現理想的備份。大規模資料庫備份大多采用第三方工具與RMAN進行備份。

  2.1.2作業系統備份

  在資料庫的備份中,作業系統備份和邏輯本分有著顯著的區別。通常而言,邏輯備份不對物理資料塊進行備份,而只是提取資料庫的資料;作業系統備份可以對整個資料檔案進行拷貝,具有以下優點:備份檔案安全、維護簡單;可以和歸檔方法較好的結合起來,實現最佳狀態資料庫的恢復;可以進行時間點恢復;備份操作方法簡單、備份安全、速度快。

  其主要程式碼如下:

  2.2實現方式

  分級儲存備份、儲存域網路備份、高效能系統備份以及遠端資料備份等是實踐中應用較多的幾種計算機資料庫備份實現方式。

  分級儲存備份主要針對的是計算機資料庫資源容量佔用問題,通過分類及歸檔,可以按規律或順序對計算機資料庫資訊進行儲存,便於對資料資訊的長期儲存。

  儲存域網路備份,也就是SAN備份,藉助網路在儲存區域和主機伺服器之間進行資料資訊傳遞、共享及複製備份。

  高效能資料備份,資料與資料之間的轉換需要依託中間系統得以實現,而中間系統由高效能軟體充當。需要注意,轉換軟體應具備較高效能,因為轉換軟體效能直接影響到資料庫資訊過大情況下的資料資料轉換速度。

  遠端資料備份,遠距離資料備份操作的實現是建立在高效能備份基礎之上的。通常情況下,當出現軟體或硬體故障的情況下,高效能備份或儲存網路備份均能達到挽救資料的效果,維持資料庫執行正常性,然而,當計算機發生一定範圍內域內嚴重故障甚至是癱瘓的情況下,只能採用計算機遠端備份方式來實現對資料庫資料的遠端保護。

  2.3需要注意的問題

  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需要關注資料備份時間。關於計算機資料庫資料的備份,既可以在規定時間進行,也可以與資料庫工作同步進行。如果選擇在規定時間備份,則需要注意備份操作地點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選擇與資料庫工作同步進行備份,需要進行備註說明,以避免日後使用資料資料的過程中出現缺失等問題。

  3計算機資料庫恢復技術

  實施資料庫恢復主要是為了在計算機應用系統正常執行過程中構建系統資料庫備份,這樣即使應用系統發生問題,也能夠藉助資料庫恢復技術及時將系統資料庫進行恢復,為應用系統執行正常進行提供切實保障。

  3.1基於系統日誌的逆向資料庫恢復

  當前實踐操作中所使用的資料庫系統一般那都含有日誌記錄系統,所謂日誌記錄系統,目的在於對資料庫系統操作、事件活動序列以及資料量系統中的更新進行記錄。日誌的內容主要涉及資料庫所有事務處理開始、技術以及更新處理等標記。一般情況下,資料庫事務處理有正常提交及異常終止等兩種結果, 資料庫更新操作涉及記錄的增加、刪除及修改等。利用日誌記錄資料庫恢復技術,對日誌系統記錄的相關資訊進行逆向解析及逆向恢復,能夠將資料庫系統的全部操作予以撤銷,進而使資料庫重新回到初始狀態。

  3.2基於備份技術的計算機資料庫恢復技術

  前面已經闡述,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的目的在於,為避免由於資料庫發生故障導致資料資訊丟失,進而對資料庫或計算機系統執行造成不利影響。一旦資料庫發生故障,如果對資訊進行備份,那麼在成功解除故障之後,為維持資料庫執行的正常性,還要重新輸入備份資料。中間資料庫備份和故障排除恢復之間是各自獨立的,若將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和恢復技術予以有機結合,則可以得到一個更加完整且系統的計算機資料庫備份及故障排除恢復系統,這樣可以極大的提升計算機工作效率,為計算機穩定執行提供切實保障。

  資料庫備份技術前面已經有所介紹,系統資料庫映象備份時應用系統在開始設定的時候的一項重要工作。一旦應用系統投入正式使用,出現諸如資料丟失或者不儲存異常等異常情況或故障,則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既可以藉助本地系統進行恢復,也可以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資料庫資料的遠端恢復。

  4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計算機一大基本應用技術,計算機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技術的深入研究對於確保應用系統執行的正常性、資料的一致性及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簡單的說,就是複製並備份計算機重要資料資訊的過程,對於關鍵資料資訊,藉助計算機資料庫備份技術與恢復技術可以更加安全的進行儲存。

  參考文獻

  [1] 趙豔玲,戴慶,袁滿,衡安英. 石油資料儲存備份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2] 趙豔玲,戴慶,袁滿,衡安英. 石油資料儲存備份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3] 樊志平,莊育飛,潘慶浩. SQL Server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策略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 200714

  [4] 樊志平,莊育飛,潘慶浩. SQL Server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策略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 200714

  [5] 於泗波,張雪英. SQL Server 2000資料庫備份與恢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