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萬聖節手抄報搞怪又好看

  萬聖節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好玩的節日,孩子們都喜歡,小學這種萬聖節手抄報也說明了小學生對萬聖節的期待。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小學萬聖節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萬聖節手抄報欣賞

  小學萬聖節手抄報內容:萬聖節的習俗

  不請吃就搗亂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

  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遊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就搗亂”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

  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 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裡,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小學萬聖節手抄報資料:萬聖節的英文詞彙

  萬聖節:Halloween

  妖精:goblin

  骨頭:bones

  南瓜:Pumpkin

  貓頭鷹:owl

  蠟燭:candle

  狼人:werewolf

  魔鬼:demon

  糖果:candy

  巫婆:witch

  蝙蝠:bat

  面具:m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