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的造句

  不逞之徒的意思是什麼呢?如何用它來造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供大家參考學習。

  不逞之徒的意思:

  【詞目】不逞之徒

  【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

  【解釋】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出處】語出《左傳·襄公十年》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搗亂的人

  【近義詞】不法之徒

  :

  1. 潼關失守後,安祿山還沒有到長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宮嬪哭著散匿逃亡,將相府第之家委棄的寶貨不可計數,不逞之徒成群結隊爭搶財物,一連幾日都搶不完。

  2. 廳長據報後,查其舉動情形,顯有一般不逞之徒,溷跡其間,藉端茲擾。

  3. 今陛下晨往宵歸,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矯詐。

  4. 伯爵大人,現在都局勢不穩,有些不逞之徒企圖祕密破壞國家,妨害帝國總體戰略的政策。

  5. 只有嚴懲這幫不逞之徒,才能維護社會治安。

  6. 今小人作孽,已伏憲章,恐不逞之徒,猶未能息。

  7. ,甚至寺廟成為避役者和不逞之徒的逋逃藪。

  8. 裕與不逞之徒削弱王室,宗門能自修立者莫不害之。

  9. 這是賑災使張山甫的好意,怕那些災民中的不逞之徒鋌而走險,才借給了我這些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