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盆腔積液偏方特效

  盆腔積液一般是由盆腔慢性炎症而致,作為一種慢性疾病,臨床上多采用中醫辦法來治療盆腔積液。預防盆腔積液的方法是有些什麼樣的。小編整理了有治療盆腔積液的偏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有治療盆腔積液的偏方

  1.熱敷方。將熱水袋或者暖寶寶至於患者小腹,進行熱敷。這種熱敷能夠使得體內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人體內的新陳代謝也隨之加快,這樣一來,增強了對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在盆腔炎症早期,通過這種熱敷法,可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從而達到治療盆腔積液的目的。

  2.熱水坐浴法。將坐浴盆置於坐浴椅上,倒入適量坐浴液浴液量為盆子容量的一半為佳,調節浴液水溫40~45℃為佳,坐浴15-20分鐘,之後臥床休息。通過熱水坐浴的方法,可減輕盆腔充血,達到消炎、鎮痛及區域性清潔的作用,從而有利於盆腔患者的康復。

  3.中藥灌腸方。這些中藥方藥材的配伍也因患者的具體病情而有所差異。但總體來看,會發現藥方中所用藥物也多以清熱利溼、活血化瘀為主。所以,有些中藥方,如婦炎丸,就對治療盆腔積液有不錯療效。該藥作為中草藥製劑,柴胡、茯苓、梔子、當歸、金銀花等藥材的配伍,也就能達到清熱利溼,活血化瘀的作用。

  4.鍼灸療法。鍼灸治療慢性盆腔炎症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在進行鍼灸治療時,要避免刺針直接刺在炎症部位或者盆腔積液處。同時,也要注意外陰衛生以及生殖道的清潔,以免引起感染。

  5.運動法。出現盆腔積液多由於盆腔炎症。從某一角度來說,盆腔器官感染炎症,和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降低有一定聯絡。長期保持適量的運動量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身體的抗炎能力得以加強。從而,盆腔積液也隨之慢慢好轉。此外,多食用雞蛋、豆腐、菠菜等營養食品也由於病情的治癒。

  治盆腔積液的民間祕方

  方法是取小茴香15克,水煎後一次服下,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用?

  黑龍江哈爾濱 王琦祺

  點評:

  盆腔積液多是盆腔存在炎性滲出物,主要表現為小腹疼痛拒按或墜脹,或伴發熱,白帶增多等症狀。本病屬中醫的“腹痛”、“帶下”、“癥瘕”等範疇。發病主要與溼熱內侵、淤血阻滯、寒凝氣滯等因素有關,一般對症應採用清化溼熱、活血化淤、溫陽行氣之類中藥物治療。

  小茴香味辛性溫,主要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氣等功效,常用於寒溼、氣滯所引起胃寒嘔吐、食慾不振、胃脘脹痛、腹痛、大便溏稀、疝氣,以及子宮虛寒引起的不孕、痛經等症。研究表明,小茴香還有鎮痛、抗炎、抗潰瘍作用,能緩解寒邪引起的痙攣、疼痛。如果女性是因寒邪客於胞中,血為寒凝,淤結不化,致氣機不暢,津液結聚於盆腔而形成的積液,選用小茴香煎服當能起到一定效果。不過,盆腔積液在中醫辨證上屬於溼熱、血淤阻滯的居多,如果患者無明顯的寒證表現如腰腹冷痛、脹氣,受涼或食冷後小腹疼痛加重,伴舌淡,苔薄白等,最好不要用上方。另外,小茴香性燥熱。有實熱、虛火者不宜服用。

  中醫治療盆腔積液的小偏方

  中醫盆腔積液可以使用最簡單的物理療法治療,溫熱的良性刺激可促進盆腔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可加入各種藥物如青黴素、鏈黴素等、蠟療等。

  中藥可以排盆腔積液,效果還是不錯的,慢性盆腔炎以溼熱型居多,治則以清熱利溼。活血化瘀為主,方藥用:丹蔘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時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為寒凝氣滯型,治則為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氣虛者加黨蔘15g、白朮9g、黃芪15g。

  其中,赤芍和丹蔘治療盆腔積液的效果最好:

  赤芍功能:行瘀、止痛、涼血、消腫。主治: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跌撲損傷。

  丹蔘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對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有非常好的療效,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丹蔘與瓊珍靈芝搭配煮水喝,能有效治療冠心病、降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不少患者想把疾病治好,又不想大量使用以上藥物,這些患者可以試著用增強體質的方法緩解疾病,該法可以促進身體各部位的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強後疾病就更容易治癒了。

  除此以外,中藥偏方也是不錯的選擇,常用的偏方是以金銀花為主藥的偏方:

  金銀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黃5克,白雞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劑,適用於急性盆腔炎。

  金銀花具有抗炎和解熱作用。土茯苓除溼,解毒,通利關節,可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藥性論》記載,牡丹皮可治冷氣,散諸痛,治女子經脈不通,血瀝腰疼。

  最後提醒您,很多疾病均是因為體質較弱而發生的,患者可以採用多做體育鍛煉的方法進一步緩解上述疾病,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複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

  盆腔積液的預防措施

  1、女性要注意經期、孕期、分娩期及產褥期衛生,預防感染。

  2、女性防止濫用抗菌素、消炎藥。抗生素無論是口服還是打針都會抑制陰道的乳酸桿菌,擾亂陰道的自然生態平衡,改變了陰道的微環境,致病的細菌病源體就可能繁殖,最終導致區域性的念珠菌性陰道炎發作,進而分泌出炎性液體從而引起盆腔積液。

  3、預防重在房事保潔。在女性內生殖器炎,附件炎,盆腔炎感染中,房事不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由於一些性伴侶在房事之前興致高漲,忽略了局部衛生,沒有清洗便匆匆上陣。炎症可侷限於一個部位,也可幾個部位同時發病,從而引起幾個部位同時出現盆腔積液。

  4、女性要正確沖洗陰道。有些女性為了保持衛生經常使用藥用洗液來清洗陰道,這樣很容易破壞陰道的酸鹼環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陰道炎。正確的沖洗是用清水進行沖洗。

  5、及時就醫。生殖系統疾病發病後,大多數人都會有不同的症狀,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瀰漫性腹膜炎、敗血症以至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後果,慢性盆腔炎。

  6、如意外懷孕,要做好婦科手術的術前準備。注意保持外陰清潔,術前三天避免性交;術後注意外陰、陰道清潔,用溫熱水勤洗外陰,及時更換會陰墊及內褲,2~3周內禁止性交。

  7、患有急性內生殖器炎,附件炎。盆腔炎要徹底治癒,防止轉為慢性。從而引起積水,積液。

  8、重視婦科體檢。

  9、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增加營養、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

  盆腔積液的分類

  生理性盆腔積液

  生理性盆腔積液是指沒有外因的純粹生理性盆腔積液。例如女性在月經期間,少量經血沒有排出,殘留在腹腔的最低點——盆腔;例如女性在排卵期間,一些卵巢分泌物通過輸卵管排至盆腔,形成盆腔積液。生理性盆腔積液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一個女性如果有盆腔積液,說明該女性的輸卵管是暢通的。

  病理性盆腔積液

  病理性盆腔積液一般由炎症引起,如子宮內膜炎或者附件炎、盆腔炎,炎症刺激導致滲出物多,瀦留在盆腔內。盆腔積液會隨著時間長而積存,慢慢增大,治療難度加大,治療費用更高。病理性盆腔積液與經期衛生、性生活衛生以及個人病史相關,婦科炎症沒有治癒引起盆腔積液的可能性大。

  盆腔積液的症狀

  盆腔積液因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引起者,多伴有下腹痛雙側或單側,腰骶部疼痛,腰痠下墜,下腹漲痛,墜痛,腰痠等症,或因長時間站立,過勞,性交,或經前期加重,重者影響工作。或下腹痛、或有白帶增多、月經紊亂、經血量多痛經,性感不快;患者感到很不舒服,應該馬上積極治療,直到積液吸收、消散為止。一旦發現有盆腔積液應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就治。

  病因:盆腔積液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因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當有滲出液或漏出液時都會引流到盆腔,從而形成盆腔積液。

  部分正常婦女在月經期或排卵期會有少量血液聚積在盆腔,形成盆腔積液,這樣的盆腔積液有時是一件好事,它證明婦女的輸卵管是暢通的,輸卵管有滲出,如果傘端通暢少量滲出物就會到盆腔,從而形成盆腔積液。

  在臨床上大多數婦女的盆腔積液是由於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滲出物,如果不加以治療的話,可以慢慢長大。太大了,藥物就不容易消除了,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