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

  在國旗下進行演講,可以交流思想、感情,表達 主張、見解;也可以用來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和經驗。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篇1

  中華悠悠五千年,“孝”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道德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百善孝為先”,古人把孝作為評價一個人品德是否高尚的第一條件。“不孝之人,不可與交”,這是古人給我們看人與交友的基本準則。“入則孝”,古人將孝作為進家的門檻。古往今來,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地域,都演繹著一個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

  但是,“孝”並不是像我們認為那麼淺顯,簡單,不是可以隨便把物質拿來搪塞,更不可以敷衍,真正意義上的孝敬父母要達到三種境界:一是養父母之身,就是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滿足父母的基本要求;二是怡父母之心,就是要在父母有心事、有煩惱的時候,開解父母,博父母歡心;三是行父母之志,我們應該牢記父母的教導,發揚父母的德業,實現父母未完成的心願,只有做到了這三個方面,才算是理解了“孝”的含義。

  西漢黃香,幼年家貧,她的父親,白天外出砍柴,晚上很晚才能回家。冬天的夜晚異常寒冷。黃香就在父親回來之前鑽進又舊又薄的被子裡將被子暖熱,以免父親忍受寒冷。東晉王祥,幼年喪母,繼母對王祥十分刻薄,經常惡言相對。有一回,王祥的繼母病倒了,想吃鯉魚湯,可當時正值寒冬臘月,沒有魚賣,王祥就走到江邊,臥在厚厚的冰面上,用體溫將冰融化。或許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蒼,兩條鯉魚跳出江面成全了王祥。黃香溫席的故事告訴我們,“孝”不一定是什麼感天動地的壯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而王祥臥水求鯉則更令我們動容,面對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態度惡劣的繼母,王祥所闡述的“孝”是多麼高尚的一種品質!

  隨著我們不斷長大,父母的臉龐被歲月無情的刮傷,滿頭烏絲已成白髮,他們已成一盞殘燭,卻仍在無私地溫暖著我們,而我們捫心自問,在心裡,為他們又騰出了多少空間?

  王祥臥冰求鯉,在物質上滿足了母親的願望;徐庶聽說母親被抓走,立即來到母親身邊為她解憂;花甲老人王守成揹著百歲母親觀光旅行,幫母親完成了餘生最後一個願望,這些都是我們盡孝的模範,可是現實中我們又做了多少?

  《弟子規》中有“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從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簡單的四句話,在古代史用來教育孩子的,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快成年的人來說,又能做到幾點?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還不是行孝的時候,待到以後飛黃騰達之時,再讓父母盡享榮華富貴。可是,“孝”是不能等待的,我們不能忘記時間的殘酷,不能忘記歲月的無情,不能忘記人生的短暫,不能忘記這世上還有一份我們永遠報答不完的恩情,我們更不能在“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流下悔恨的淚水。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發自內心的愛。願我們都能以感恩之心去孝敬父母,以反哺之情回報父母。共勉之!

  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篇2

  誠信是來自天宇間的光明,沒有它,世界將會陷入一片黑暗;誠信是通向未來的時間的齒輪,沒有它,社會將無法前進;誠信是寄給遠方和平的號角,沒有它,人類文明將只存在戰火紛爭。自古以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便不絕於耳,廣為流傳。可見,誠信是一種美德,誠信是金。

  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縱觀歷史長河,商鞅立木而信,獲得百姓信任,從而推行變法。當時正處於戰亂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有如此好事,結果沒人肯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兩。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威信,變法得以推廣。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而信”的地方,卻曾發生過一場“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為博取寵妃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要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將士們匆匆趕到,當大家明白這是君王博妻一笑的騙局後,都憤然離去。五年後,敵人大舉攻國,幽王再次點燃烽火,而諸侯都沒有來—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勢強盛;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忘。可見,誠信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生存的必備條件。

  國守信則繁榮昌盛,民守信則安居樂業,誠信是金,無論你功勞大小,能力高低,只要你能講誠信,就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反之,“人無信不立”,現如今的社會,卻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和諧的音諧,毒大米,劣奶粉,殘害了多少人的生命;注水豬肉,用福爾馬林侵泡海鮮,摧毀了多少人對人性的憧憬。當然,這些不守誠信的黑心商家,因為觸碰了誠信的底線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們難道從一開始就不懂得誠信的重要性嗎?不,不是的。也許他們一開始只是抱著僥倖的心理去撒一些小謊,摻一些小假,但是很不幸,他們沒有抑制住野心與貪慾,最終落得一個身陷囹圄的下場。同學們,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是一樣的。同學約好時間地點去玩,結果卻爽約;考試時抱著僥倖的心理抄襲作弊;去圖書館借書到了期限卻沒有歸還。這些看起來也是生活中的常事,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的國家誠實守信受到嚴重衝擊,正是因為生活中的讓人覺得無關緊要的小事而起,最終導致誠信的大樓轟然倒塌。“千里之提,潰於蟻穴”,在你不以為然的時候,你已經離誠信越來越遠了。

  誠信無形,卻可以經天緯地;

  誠信無色,卻可以耀人眼目;

  誠信無味,卻可以蘊育芬芳。

  仰望星空,俯察內心,讓我們呼喚把誠信作為道德的律令,嚴於守己,誠實做人,誠信做事,共同營造一個美麗和諧的社會吧!

  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篇3

  生活中,常有感嘆生不逢時的人,他們總是抱怨著生活的不公,機遇的擦肩而過,他們在碌碌無為的人生中等待幸運女神的降臨,最終一事無成。因為他們不知道,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人,機遇要靠自己爭取創造,而不是守株待兔。

  做好準備,才能得到機遇的眷顧。機遇就像一顆等待發芽的種子,只有一場甘霖過後,它才能夠破土而出。全球快餐品牌麥當勞在進駐中國以前,曾潛心做了五年的市場調查,最終才決定落戶中國大地,如果沒有一系列的調查研究,沒有做足充分的準備,那麼麥當勞也許不會像雨後春筍一樣遍佈神州大地,它又怎麼能擁有廣大的客源,巨大的競爭力以及今日輝煌的局面呢?

  做好準備,才能牢牢抓住機遇。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越過被厲兵秣馬的吳王夫差打敗,勾踐淪為階下囚,為夫差駕車為奴,他身穿布衣,不吃葷菜,時刻不忘會稽的恥辱。整頓兵馬,囤田積糧,十年磨劍,一朝試鋒!而這時命運女神巧然降臨,夫差領兵征伐齊國,讓勾踐得到了機會,於是便留下了“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千古佳話。

  做好準備,才能充分利用機遇。塞萬提斯,西班牙16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訶德》風行於世,被稱為不朽之作,可回顧他的一生,卻是艱難困苦。他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貧寒,從小跟著父母奔波。22歲參軍,在與土耳其的海戰中左手殘疾,後又被海盜俘獲賣到阿爾及利亞為奴。被父母贖身後又蒙冤入獄。出獄後生活沒有著落,一家七口飢寒交迫,但在困境中他寫出了《堂吉訶德》、《努曼西亞》、《懲罰揚善故事集》等經典之作。

  塞萬提斯的一生中,命運的天平似乎從未向他傾斜,可他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呢?事實上,這一切的困頓背後掩藏著巨大的財富,正是這一次次的挫折豐富了他的閱歷,增長了他的見識,鍛鍊了他那顆堅強而火熱的心。在他提筆的那一刻,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他披上了機遇的羽翼,越過了人生的坎坷。

  不光是他們,還有許許多多鮮活的事例。李白清新飄逸的詩風影響著後人,不正是靠他通五經貫六藝的積澱嗎?遺傳學之父孟德爾提出遺傳學定律,不正是靠他十年如一日的勞作嗎?愛迪生髮明電燈,不正是靠那無數次失敗帶來的經驗嗎?當北京奧運會的聖火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時,在之背後的是中國幾十年的準備。正是因為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必然能迎來機遇,創造精彩,走向成功。

  迴歸我們的生活軌跡,那一次次的考試正是展現自我的舞臺。有的人時刻準備著,努力汲取知識的營養,充分利用每一寸光陰,而有的人總是感嘆時光匆匆,考試時總是不盡人意。三年備戰,決戰高考,只有自己做足充分準備,才能無所畏懼,抓住高考的機遇。

  感嘆生不逢時,錯失良機的人,從現在起,積蓄自己的力量吧!相信總有一天“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在青青的舞臺上,帶著機遇的翅膀,迎風飛揚。

  吾日三省吾身,你,準備好了嗎?

  看完“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的人

1.國旗下高中生優秀演講稿

2.優秀高中生國旗下的講話稿

3.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3篇

4.高中生國旗下勵志講話稿

5.高中拼搏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6.9月份高中生國旗下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