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書心得演講稿

  寫讀書心得,不僅可以明白書中或文中的內容和主旨,還可以培養明晰的頭腦,敏銳的眼光,並且使日後無論做什麼事,有自己獨特的主張或見解,不會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生關於讀書心得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裡,與大家一同分享閱讀的樂趣。我演講的題目是《我閱讀,我成長》。

  首先,我想問大家,您愛讀書嗎?相信多數人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因為,我也愛讀書。書籍--這一座智慧的殿堂,這一片思想的森林,這一片文明的沃野,包羅永珍,藏珍蘊奇,怎能不使人心醉神迷,留連忘返?無論是朝霞燦爛的早晨,還是炊煙裊裊的黃昏;無論是月光如水的良宵,還是風雨大作的暗夜,開啟書,我就忘記了一切悲傷與孤寂,心頭充滿了愉悅與寧靜。從而,綴飲知識的瓊漿慢慢成長。

  是的,是讀書,讓我由一個懵然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對世界有初步瞭解、開始懂得思考的中學生。讀童話,我走入一個純淨美麗的世界。當看到小人魚為了所愛的王子,毅然放棄了三百年的生命,化為海中的泡沫時,我忍不住潸然淚下。那天,我一整個下午在小溪邊徘徊,看著澄澈的流水,想著小人魚的善良與美麗,一種難言的憂傷與真誠的感動,佔據了我幼小的心靈。而當看到童話中的主人公憑著勇敢與智慧戰勝邪惡時,我又為之高興不已,拍手稱快,就這樣,我開始懂得了真、善、美。

  有人說“優秀的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的確,讀傳記,讀翩翩風度、錚錚鐵骨;讀詩歌,看蒹葭蒼蒼、楊柳依依;讀哲學,解心靈之惑、悟蒼穹之遠……我的世界因此而遼闊,我的生活因此而充實。

  不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史書。翻開近代史,書中有南湖紅船迎著迷茫煙雨艱難地起航,有抗日戰士直衝雲天的熱血,有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的悲愴,有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氣象,也有千里躍進萬馬奔騰的豪壯,書中更有一曲曲直沖霄漢、光照九州的正氣歌!一段段歷史,一頁頁記載著苦難與輝煌的文字裡,我看到了先輩前賢們雖九死猶未悔的艱難探索,我看到了人們對公平、自由與正義的不懈追求!我看到尋求幸福的道路百轉千回荊棘密佈,我更看到人們披荊斬棘跋山涉水一往無前的勇敢!這一切,都讓我明白肩上的責任,讓我看清前方的路,更使我明白,該怎樣煅造一個潔白而美麗的靈魂!

  各位朋友們,同學們,我想對你們說,享受閱讀吧,這會讓你享受到陽光的明媚,空氣的清新,享受到心靈的愉悅和生命的奇妙!享受閱讀吧!讓思想的火炬飛越亂雲飛渡,雨腳如麻的歲月,穿行在漫漫長夜亙古荒原,在坎坷中前行,在低谷中攀升,照亮你前行的長路。享受閱讀吧!乘著書的翅膀,掠過千山萬水,走近自然,期盼幸福,收藏陽光!

  讓我們都來開啟書,開啟神奇的世界,開啟無窮無盡的希望。讓文明之火薪火相傳,讓智慧之聲響徹美麗人間!

  謝謝大家!

  篇2

  去年讀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讓我覺得很大氣。於是,今年買了他的新書《自由在高處》,讀完後感到溫暖和力量。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著熊培雲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為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並非毫無選擇,個體要想收穫自由,就必須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並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地位、為所欲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選擇,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沒辦法、體制就是如此”、“大家都這樣”等此類的話語。一般人也都會選擇隨大流,一邊隨一邊抱怨。其實,選擇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場或者說信仰,並能夠根據自己的信仰對生活做出解釋,從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在選擇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觀點和行動進行調整。注意,是“調整”不是放棄自己的觀點隨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體性聯絡在一起的。要想獲得自由,就必須有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心甘情願的放棄自己的權利。

  近來,讀了西方的一些理論書籍,發現自由、平等是所有學科都繞不過主題,也是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話語。自由與平等哪個更重要?我覺得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還是可以實現的。

  自由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也都面臨著自己自由與否的問題。

  可是,我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斷這些框架的過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包括想不做什麼的自由。比如,有時候當我吃完飯就到網路上閒逛時,其實就是不自由的。

  一個自由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也是一個精神上很強大的人。頭腦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動的自由要以頭腦的自由為前提。

  做老師也有些年頭了,深感現在大學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變化,但學生的自由選擇能力還有待提高。因為,有時候自由是要爭取的,別人施與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們生活中,自由總是被誤讀、也總是不忽視。不但有無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雲這本書寫得很精彩,並不是我所能複述。我只是讀完後,發表自己的一點感慨。

  篇3

  最近正在重讀《家》這部經典著作。初一的時候只讀過一半,這幾天正好藉著電視劇《家》的熱播重讀經典。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內容是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來寫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盪。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對封建勢力進行揭露,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並與這種家庭決裂。《家》這部分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用巴金老先生自己的話說:他“所要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間的一幅圖畫”。高氏豪門外表上詩禮傳家,書香門第,但掩蓋在這層帷幕之後的,卻是內部的相互傾軋,明爭暗鬥,腐朽齷齪,荒淫無恥。為了維護這個作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臨崩潰的家庭,以高老太爺和高克明為代表的那些衛道者,竭力奉持著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為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並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表姐的抑鬱致死,瑞珏的悲慘命運,鳴鳳的投湖悲劇,婉兒的被逼出嫁……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無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禮教、迷信迫害的結果。作者通過這些描寫,表現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憤,並向垂死的制度發出了“我控訴”的呼聲。

  覺新、覺民、覺慧兄弟三人的不同命運也是作品的一條主線,是始終貫串在《激流》三部曲裡的人。

  覺新,作者對他所花的筆墨最多,而且可以說是整個作品佈局的主幹。這是一個為舊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裡雖然有著是非和愛憎的界限,也理解奪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奪去了他所最愛的梅和瑞珏的是“全個禮教,全個傳統,全個迷信”,但他無力掙扎,只能傷心地痛哭,忍愛著精神上的痛苦。他是舊禮教制度下的犧牲者,但同時又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維護者的角色。原著中作者對他是有一些批判的,大多是通過覺慧,批判他的怯弱、“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讀者只有在把他當作一個犧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產生一點惋惜;這種情緒卻往往又為人物自己的行動所否定了。

  覺民的性格是沉著的,也是比較定型的;作者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順利的遭遇,使他勝利地得到愛情,跨過了逃婚的鬥爭。他也有改變和發展,但都是順著一條路向前的,他自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熱情和理想,也回深了他們對於舊的制度和生活的憎恨。《家》中的重要人物覺慧,便是這種受到新思潮衝擊的新生的民主主義力量的代表。他堅決反對大哥覺新的“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他的信念很單純,對舊勢力“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他的確是“幼稚”的,對周圍的一切還不能作出科學的分析,甚至感到“這舊家庭裡面的一切簡直是一個複雜的結”,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但因為“五四”時代對舊的一切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精神,他知道這個家庭是“無可挽救的了”。他並不想對“家”寄託什麼希望,而熱心於交結新朋友、討論社會問題、編輯刊物,創辦閱報社等等社會活動,“誇大地把改良社會、解放人群的責任放在自己的肩上”。即使在他與鳴鳳熱戀的時期,他在外面也“確實忘了鳴鳳”,只有回到那和沙漠一樣寂寞的家裡時,才“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惱”。最後,覺慧無所顧忌地離開家而遠走了。作者通過覺慧寫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盪,寫出了包含在舊家庭內部的新力量的成長,也通過覺慧來對覺新的“作揖主義”和別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作品中四位女主人公不同的命運中又有著某種相同——

  瑞珏,舊社會的一個女人,可以說死在封建的禮教下,也可以說是死在她對愛情的追求下。我寧願認為她是死在對愛情追求下,也不願認為她是死在封建的禮教下。因為最起碼他追求到了她的愛情,那是有價值的死;但在那個封建思想瀰漫的社會下,如果說她死於封建禮教,那並不希奇,封建禮教下死的女人還不夠多麼?鳴鳳就是一個例子,所以說她死於封建禮教會讓我覺得她的沒有任何的價值。所以我更願意說瑞珏是被愛情葬送……

  巴金在回憶自己寫下這些文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熟悉我所描寫的人物和生活,因為我在那樣的家庭裡度過了我最初的十九年的歲月,那些人都是我當時朝夕相見的,也是我所愛過和我所恨過的。然而我並不是寫我自己家庭的歷史,我寫了一般的官僚地主家庭的歷史。我寫梅,寫瑞珏,寫鳴鳳,我心裡充滿了同情和悲憤。我慶幸我把自己的感情放進了我的小說,我代那許多做了不必要的犧牲的年輕女人叫出了一聲:冤枉!我真不忍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那裡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令人傷心斷腸的痛史。”

  是啊!“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看完“”的人

1.中學生讀書心得演講稿5篇

2.高中生讀書心得1000字3篇

3.高中生讀書心得800字3篇

4.高中生1000字讀書心得3篇

5.高中生讀書心得800字3篇範文

6.高中生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