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故事的精彩演講稿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恆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

  感恩,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我站在這裡的理由就是感恩。感謝老師同學的支援愛戴,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感謝母親的培養,感謝我自己的付出。因為感謝著這些,我今天便站在這裡了。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出於真誠懇切的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但感恩,並不止於此。當一個人經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報怨,多了份珍惜;當一個社會經常說“感恩”時,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紛爭,多了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知足,一種珍惜,一種前進。

  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謝天神,感謝主。當然,我們感謝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我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所以我們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給予的生命,撫養我們成人;感謝老師,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感謝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感謝他們令我們不斷進取、努力。並把感恩的心像一支支光明燦爛的火炬傳遞下去。簫伯納就有這樣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人們。”這不正是傳遞感恩的體現嗎!

  感恩,讓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為貴”;感恩,讓我懂得“承膝於祖輩的樂趣”;感恩,讓我領略到陽光的嫵媚;感恩讓我明白什麼是披肝瀝膽,風雨同舟;感恩,讓我明白鳥語花香…蔚藍的蒼穹…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因為有了愛,所以感動;因為感動了,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於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一縷陽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於乳羊跪母、烏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麼,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願天下人都學會“感恩”!

  讓感恩意識傳遞,相信我們的前途會更加光明,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感恩是一條清澈的溪流,流入了每個人的心田;感恩是一次人生中最好的洗禮,把每個人的心靈都洗刷的那麼純潔無暇。當每個人呱呱墜地的時候,心靈中就擁有一隻永不凋謝的花朵,它的名字就叫做——感恩。

  在 人生中,有許多愛為我而付出,每一次愛的付出,都那麼值得令我而去感恩。雖然有一些愛的記憶,已經被時間的橡皮擦,弄的漸漸模糊,但爺爺對我的那種愛,是 即使他已故去,也令我永生難忘的。那是一個炎熱的暑假,酷日當頭,知了也在不停地鳴叫。看,那個忙碌的身影就是我的爺爺。他那時雙腿已經不聽他的命令,只 能艱難的走路。渾身的不適令他徹夜難眠。可是,他卻為了我,為了我寫著一頁頁的計算題。我的心在顫抖,在一次次感動。於是,我幼小的心靈就已經對感恩留下 了深深的印跡。

  從那以後每天放學,我不再像小夥伴那樣在外面盡情的玩耍。而是回家認真的把作業寫完,讓爺爺不再為我的學習而勞累著。寫完 作業,我就會乖乖的湊到爺爺的身旁,用小手為爺爺一下下地捶著腿。累了,就甩一甩胳膊。我想我的努力應該能為爺爺減少些痛苦吧!可是,可是---那可怕的 一天還是到來了,爺爺在醫院昏迷了過去。醫生說:爺爺他沒有幾天了。我傷心欲絕,幾乎把眼淚都流盡了。小小年紀的我,也學會安靜的守在爺爺的身旁。每天, 我和媽媽就早早的來到醫院。每次我都主動的拿起盆,打上滿滿的一盆熱水,用毛巾一遍一遍擦拭著他的身體。爺爺的眼角膜已經開始脫落了,不斷的有眼淚,有異 物從他的眼角流出。我用爺爺送我的小手帕把那下那些東西擦乾淨,不讓爺爺有一處不乾淨。我用手。握著爺爺的手。希望我身體的溫度能讓爺爺暖和起來。希望他 的身體不要涼啊!不要啊!我也只能為爺爺做這些了。我希望我的這顆感恩的心,能讓爺爺感受到。能讓他像以前一樣陪著我。可是,他卻走了,永遠的走了!

  我感謝爺爺,感謝他對我付出的一切。爺爺啊!您在天堂感受到了我對您的那顆感恩的心了麼?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回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謝謝大家!

  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從小時候起,我就聽過許多與感恩有關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樵夫在山裡遇到一隻老虎,老虎向他張開了大嘴,但是卻沒有咬他,只是用眼睛看著他。樵夫發現老虎的嘴裡嵌著一根木刺,明白這是老虎在向他求助。最後他大著膽子把手伸進虎口,把木刺拔了出來。後來,老虎不但沒有吃他,還經常叼來山雞、野兔放在樵夫的門口表示感謝。你看,這隻老虎多麼懂得知恩圖報啊!

  還有一些故事是相反的。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叫做《農夫和蛇》:蛇在路上凍僵了,一個農夫看它可憐,就放在懷裡暖,蛇倒是活過來了,可是它活了之後馬上就咬了農夫一口。我國古代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就是《東郭先生和中山狼》:狼遭到獵人的追殺,東郭先生把狼救了,可是狼反而要吃了他。蛇和狼恩將仇報,心腸是多麼歹毒啊!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感恩,知恩不報,甚至恩將仇報,那就與蛇、狼之類沒有什麼區別了,說是“禽獸不如”也不為過。因為人家老虎還懂得報恩呢!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感恩。我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說的是有一位好心人,看到他家附近的一個乞丐非常可憐,所以經常施捨錢給那個乞丐,這樣過了兩三年。有一天,在他又一次把錢遞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對他說:“先生,有個問題我憋了很久了,我想請問你:前年的時候,你每次都給我十塊錢;去年減為一次給五塊,到了今年,一次只給兩塊了,這是為什麼呢?”這位好心人就解釋說:“因為兩年前,我還是個單身漢,所以有能力多給你些錢。可是去年我結婚了,今年家裡又添了一個孩子,家庭負擔就重了,所以只能節省一些。”這個乞丐一聽,氣憤地說:“你怎麼可以拿我的錢,去養活你的老婆孩子呢?”

  各位同學,你們在笑的時候肯定在想:這個乞丐也太不知道好歹了。他對接受施捨習以為常,把受人恩惠看作理所應當,沒有一顆感恩的心。

  可是,聽過之後,請大家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最後,請讓我用兩句詩來結束:

  如果我是一汪清泉,

  我要感謝源頭活水;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

  我要感謝根下沃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