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素質教育對孩子能力的培養有什麼影響

  家庭的氛圍、家長的態度,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會具有“順水推舟”或“逆水翻舟”兩個截然不同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家庭的素質教育對孩子能力的培養的影響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家庭的素質教育對孩子能力的培養的影響

  1、父母的文化素質決定家庭教育

  不少孩子從小喜歡擺弄玩具車,但後來的走向截然不同——— 這不是他們自己的興趣發生了變化,而是家長的態度左右了孩子。有一位姓張的男孩,特別喜歡玩具車,購買的玩具車,幾乎在家裡可以開一個店鋪,不過,他的高學歷父親倒十分寬容孩子近乎“瘋狂”的行為,因為他覺得孩子不僅對玩具車和小轎車的牌子瞭如指掌,而且已經在注意車子設計方面的事。而另一位姓李的男孩,卻沒有這麼幸運,玩車子在他母親看來是“不務正業”,甚至一再縮減孩子這方面的開支,孩子已有的一些興趣被“鎖”上了。

  父母文化素質是決定家庭教育環境的重要方面,一般父母文化素質越高,越可能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越能為培養子女創造力提供有利的條件。

  2、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大

  “小孩不懂瞎胡鬧”,這往往是家長對孩子興趣的一記悶棍。家長喜歡用成人的視野,對孩子創造力的萌芽不自覺地加以扼殺。有一位女孩對擺弄電腦有特別愛好,結果還是被母親斥責為“破壞”行為。

  其實“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利於子女創造力的培養。調查通過對子女拆鬧鐘的反應來分析家長的教育型別。“很生氣,訓斥我一頓”和“警告我以後別再做這樣的事”屬“強制型”教育方式;“無所謂,反正都已經拆了”屬“溺愛型”教育方式;而“讚許,並加以鼓勵”和“陪我一同做,並給我講解相關知識”屬“民主型”教育方式。結果發現,“民主型”佔54.4%,“強制型”佔33.5%,“溺愛型”佔12.2%。從父母文化程度與“民主型”教育方式的關係看,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越會採取“民主型”教育方式。

  父母在孩子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時不在地影響著孩子。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因而,家長的思想作風、思想信仰、道德品格、生活方式、語言行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最早、最直接的影響。因此,家長應以身培德,爭做孩子的榜樣,給他們以真、善、美的薰陶。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有的是直接的要求和指導;有的是孩子從父母對周圍事物的評價的態度中觀察到的;有的是從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學習到的。

  總之,家長作為陪伴孩子終生的老師,在培養孩子身心健康、內在修養、外在氣質全面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鐵還須自身硬,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培養出色的新一代。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