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榮八恥演講稿範文

  八榮八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簡稱。“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了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同時又與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提出的以“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全社會和我軍廣大官兵中引起強烈反響。一個文明社會,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必須旗幟鮮明。因此,每個軍人都應當自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切實做到以榮為榮、以恥為恥,做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排頭兵。

  以榮為榮,以恥為恥,本是十分自然的事。古人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然而,近年來,由於受物質利益的驅動和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人的榮辱觀出現了扭曲,把本以為榮的東西當成不可取的,把本以為可恥的東西當成值得炫耀的,比如有人把投機取巧、撈取不當名利,當成是有本事;把一擲千金鋪張浪費,當成是“有現代意識”。諸如此類,都可以說是榮辱觀混淆和扭曲的表現。強調以榮為榮、以恥為恥,就是要把一些人心目中一度扭曲了的東西糾正過來,大力弘揚傳統美德,以保持與當代文明社會相適應的道德觀、價值觀、榮辱觀,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向前發展,使我們所要實現的小康社會不只是物質生活上的小康,更是精神生活上的小康,道德生活上的小康。

  也許有人說,文明時代的社會更加開放和寬容,社會生活呈現出多樣化,榮辱標準已不可能像過去一樣的要求。不可否認,社會的文明進步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是,這一切都不能離開人們所應具備的基本道德要求,不能沒有基本的榮辱標準。如果沒有這些基本要求和標準,那麼社會主義文明社會也就建立不起來;即使建立起來也會因為人們失去道德準則而將文明社會葬送。

  能否做到以榮為榮、以恥為恥,其根本還是看一個人受什麼樣的思想道德觀念的教育和影響。保持正確的榮辱觀,就必須認真學習社會主義道德思想,認真汲取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通過學習,糾正榮辱觀上錯誤的東西。保持什麼樣的榮辱觀還受到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不應否認,在我們周圍不乏缺少信仰的人、唯利是圖的人、不守信譽的人和損人利己的人,我們有時甚至因為他們而受到傷害。但這也不能因此而改變我們的道德節操和榮辱標準。這些人及其行為畢竟是個別的,為社會所唾棄的。榮辱觀念的模糊和混淆其實有一個漸變過程,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榮辱觀念的顛倒,它通常是通過一些小事,使得本以為榮的而不為榮、本以為恥的而不為恥,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注意在點滴小事上堅持正確的榮辱標準,正可謂:“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只要堅持從我做起,從細處做起,就能真正將“八榮八恥”轉化為自覺行動。

  篇2

  錦濤關於“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闡明瞭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深刻內涵,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和要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明確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為我們劃出了評判是非、榮辱、美醜的標準和界限。

  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一方面要強調“內疚神明”,依照社會主義榮辱觀指明的價值取向加強道德修養;一方面要強調“外憚法紀”,通過制度建設規範和約束人們的道德行為。揚榮抑恥,規矩分明,才能做道德之事,拒恥辱之行,揚社會正氣,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良好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道德和價值觀念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現代社會也給予人們道德選擇更多的寬容;但寬容並不意味著主次不分,賞罰不明。

  必須看到,當前社會上存在著一些榮辱不分、是非顛倒的道德行為,甚至出現少數以榮為恥、以恥為榮違背道德準則的現象。這股道德逆流,侵蝕我們社會主流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造成了一些人思想觀念的混亂,破壞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因此,我們不僅要加大“八榮八恥”的宣傳教育力度,而且要在制度規範的建立方面下大功夫,使得人們更加知榮明恥、揚榮抑恥,使得社會更加守則有度、規矩分明。

  建立一個好的社會機制,可以做到是非分明,讓為惡者得到應有的譴責,讓行善者得到應有的讚賞。“沒有規矩,難以成方圓”。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機制和規範,便會導致為惡者得不到社會的譴責,反而得益,甚至常得益;為善者得不到社會的讚賞,反而受損,甚至常受損。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公德便難以發揚,甚至會出現扭曲和倒退。

  古人云:“慈於子者不敢絕衣食,慈於身者不敢離法度,慈於方圓者不敢舍規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程序中,我們應該注重建立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制度約束機制,對於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除了在道德、輿論上給予批判和譴責外,還應當用社會規範、制度甚至法律來約束之。

  鄧小平同志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我們要通過一系列規範、制度的建立,用社會制度的約束力,讓無德者不敢做壞事,讓有德者更好地做好事。規範、制度以及一系列法律機制的建立健全,是促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落到實處、社會風氣得以扭轉的有力保障。

  社會機制的建立健全,為社會公德的發揚和人們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提供了強大的支援和保障。“德者,內也。得者,外也。”榮辱觀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它不僅需要得到個人的自我確認,更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榮”是社會賦予的,“辱”也是社會給予的。高尚的人做出道德的行為,是出於內心高尚的道德觀念,這種行為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褒獎,應有所“得”;同樣,對於那些違背社會公德的人,社會也應該加以批判、制裁,讓他們有所“失”。也只有如此,才能激發更多的人去做更高尚的事,也只有如此,“榮”才能得以發揚,“恥”才能得以抑止。

  當前,我們一方面要加大“為榮”層面的宣傳教育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為恥”方面的制度約束力度。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立健全機制,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保障作用,發揮規章制度的激勵作用,發揮具體政策的導向作用。既要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又要加強制度和機制的創新,做到是非明確、賞罰分明,讓廣大社會成員不僅從內心的道德感,而且從社會大眾的評價中,感受到有德者高尚,得到讚賞和推崇;無德者可恥,受到貶斥和制裁。

  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展開,這既反映出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高度認同,也表明廣大人民群眾對良好社會風氣的迫切期望。為了更好地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需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並舉,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的長效機制,做到內外兼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匡正社會風氣、提高文明程度並最終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大家好!

  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座談胡錦濤最近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覺得,的講話令人充滿力量,使我的精神受到極大鼓舞。“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了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同時又與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個人沒有一點精神是不行的,一個民族沒有精神更是不行的。胡及時地提出的“八榮八恥”,對樹立正確價值觀,對明確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當前,我們正站在實現“十一五”規劃、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起點。作為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一員,我們必須從時代發展的高度出發,牢記“八榮八恥”的教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激發崇高精神追求,以學成過硬本領、努力報效祖國為榮,“民族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工人更要積極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當中去,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體現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艱苦奮鬥、為國爭光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八榮八恥”的第一條就是要以熱愛祖國為榮,其實,愛國之心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有,關鍵在於怎樣把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作為一個一線產業工人,我想,熱愛祖國就是要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知識技能,立足崗位,為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我經歷過一件讓我終生難忘的事情,那時我們公司第一次引進國外紡紗裝置,我向外方除錯人員索要操作手冊,客氣的語言換來的卻是對方滿懷戒備的拒絕。洋人的傲慢和自私,大大刺傷了我的自尊心。當時我心裡感到特別難過,我想,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落後就要捱打,一名工人技術水平落後同樣沒人瞧得起。所以,我下定決心:“學”,要刻苦學!為中國爭口氣,超過外國人。從此,我訂下學習計劃,每晚必須看一個半小時的技術書籍和有關資料,常常是捧著書進入了夢鄉;為彌補自身知識結構的不足,我參加自學考試,專攻計算機應用技術。攻下大專學歷以後,又去攻讀本科專業。同時,我還特別注意針對企業需要廣泛蒐集資料,潛心研究進口裝置,瞭解跟蹤國際紡織機械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最新動態。為國爭光的機會終於來了。1997年,公司進口的德國氣流紡紗機的中樞系統―――變頻器燒壞了,急需更換。這種變頻器價格高達9萬元,德方在中國沒有現貨供應,訂貨週期長達兩個多月。我和同事們經過測試、分析、測算,決定向“洋裝置”開刀,採用類似的國產變頻器替代,近三天的時間完成了上百個技術引數的修改後,機器終於恢復了正常運轉。訊息傳到德國公司總部,對方全然不信,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自己還沒有這樣的先例,於是派人專程飛來常州黑牡丹考察,親眼目睹後,嚴謹的德國專家不禁蹺起了大拇指:“中國工人了不起!”

  我覺得,“八榮八恥”的精髓是服務精神,服務祖國,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一個人只有將自己的生命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緊密聯絡到一起才有意義,才能體現人生價值。的倡導告訴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良好道德是國家先進的顯著標志,要使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都能與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接軌。那麼,作為我們產業工人,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電子資訊化時代,社會的突飛猛進催促我們不斷鍛造自我,磨鍊自我,提升自我,發展自我,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充實自己的道德涵養,昇華自己的精神氣質,最終練就一身為全人民服務的過硬本領。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這句話我感觸尤其深刻。作為一名技術工人,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不斷攻關,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業的技術競爭力。我們公司的“鄧建軍科研組”是一個崇尚知識、團結互助、辛勤勞動、艱苦奮鬥的集體。為使生產靛藍牛仔布的關鍵裝置功能最大化,我和我的夥伴們合作,先後對染漿聯合機進行四次改造,從而率先在國內解決了連續生產不用停車這一難題;我們在洋裝置面前敢於創新,在世界性難題面前敢於衝擊,用變頻技術改變了世界先進棉紡裝備清梳聯合機執行的經濟、安全效能;我們採用電子與氣動技術的完善結合,使“黑牡丹”牛仔布的預縮率精度穩定的控制在2.5%以內,優於3%的國際標準。我總結了傳統的檢測和控制方法,創造性地把電化學原理與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運用到紡織品印染領域,科學地消化吸收並整合了相關研究成果,成功地研製出“染液組分線上檢測和控制系統”,並經過一年多來在工業化生產的應用實踐,證實了該系統具有較強的穩定、科學、合理性,以及能大幅度提升產品質量的功效。該專案已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2005年底以證書號第747635號授權專利。18年來,我們參與的技改專案達400多個,其中我本人獨立完成145個。當今世界紡織行業公認可用於色織行業的18項最新技術,“黑牡丹”已成功應用用15項。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技術創新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關鍵環節,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新能力,決定著生產力發展的速度和質量。這一鮮明的時代特徵,迫切要求我們產業工人順應形勢發展,爭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主力軍中的高素質的勞動者。

  我是恰巧趕上並參與了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並榮幸地以唯一的創新技術工人的身份躋身2005年度中國紡織十大創新人物。在改革開放這個偉大的歷史程序中,我作為一名企業的藍領技術工人,要竭力服務於發展經濟的生產建設,努力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新一代知識型職工職業道德的核心要素。工業現代化的程序,變得對產業工人素質現代化的要求日益強烈。因此,可以這樣說,中國產業工人的平凡勞動,始終與一個偉大的時代緊密相聯。發展的中國,需要產業工人彰顯整體知識化,開放的神州,要求中國的產業工人向世界展示昂揚的民族精神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不斷體現工人階級先進性,才能表達出中國工人階級獨有的寬廣胸懷和獨特的精神境界。

  學習胡錦濤論“八榮八恥”的講話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指導我們工人階級正確的發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面對世界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和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藍領技術工人,我將學習不斷,繼續以全新的知識來提升自己的文化技術素質;我將創新不止,繼續在技術工作的實踐中,提高中華民族的技術競爭力;我將創業不停,在掌握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更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技術,努力將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使中華民族在世界先進技術領域中佔有更大的份額,努力做到不負共和國脊樑的歷史使命。我認為,這些就是我們新時代產業工人必須主動承擔起的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歷史重任。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看完“”的人

1.關於奮鬥主題演講稿範文

2.初一八榮八職演講稿3篇

3.奉獻精神演講稿3篇

4.勵志演講稿1500字範文

5.關於艱苦奮鬥攻難關演講稿範文

6.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精選3篇

7.關於青春奉獻的演講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