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珠寶銷售有哪些技巧

  翡翠雖然不產於中國,但與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或者更準確地說,中國的文化與玉有深刻的歷史淵源。玉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翡翠珠寶銷售四個技巧:

  翡翠珠寶銷售技巧一、 初識顧客

  人與人之間,或遠或近都有一段心理距離,親人之間、好友之間可以很貼心,心理距離很短、很近。但營業員和顧客之間就不是這樣了,顧客進入店內,特別是從未光臨過本店的顧客進入店內,心裡總是帶著一種很強的防範意 識,缺乏安全感。還有前述的原因,購買一件鑽石的花費可能是普通顧客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蓄,消費起來怎麼不小心翼翼呢!特別是來購買鑽石這種自己很不瞭解的商品,這種防範意識就會更加強烈。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一位文雅的小姐走進珠寶店,營業員微笑著熱情地迎了上去,並熱心地向她一件一件地推介商品,還主動地詢問她要購買什麼商品。但這位小姐始終表情冷淡,最後說了一名:我只是隨便看看,然後掉頭走了。營業員覺得莫名其妙,難道自己接待錯了嗎?其 實,真正有經驗的營業員是絕對不會這樣去接待顧客的。要向顧客推薦自己的產品,必須先了解顧客的需要。而要了解顧客的需要,就必須做到了解顧客的心理,知道顧客的真正願望。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推銷。

  翡翠珠寶銷售技巧二、貨品推介

  當然,有些顧客可能由於擔心你取出貨品是想向他發起猛烈的推銷而堅決拒絕時,應該尊重顧客的意見,繼續讓其瀏覽欣賞,同時在適當的距離內用平緩、輕柔的語氣介紹本公司商品的特點,如新穎的款式、精細的做工等。千萬 不要急於推銷某一具體的商品,應當親切、友好、客觀地介紹,逐漸打消顧客緊張、戒備的心理,一步一步地

  翡翠珠寶銷售技巧三、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是商業交易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一種市場不成熟的表現,價格策略是珠寶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的一部分,是珠寶營業員不能左右的。營業員的職責就是忠實執行企業的價格策略,用自己的智慧讓顧客接受企業的價 格策略。這時營業員是在打一場心理戰,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去影響顧客的思維。

  翡翠珠寶銷售技巧四、貨品交付

  交易達成以後,就要進入商品交付階段。首先要詢問顧 客的貨款支付方式,為顧客開好票據,是現金支付還是刷卡,然後,引導顧客到收銀臺結算。在這個間隙的時間裡,你應該快速而有條理地為客人做好交付準備,首先是包裝用品——將貨品包裝好;其次是貨品配套的其它資料——鑑定證書、售後服務卡、與貨品相關的產品說明等以及本公司宣傳材料。等顧客結算完畢返回櫃檯時,最好將這些工作全部準備好,讓顧客一一驗收。然後,用公司統一製作的包裝袋連同貨及銷售票據一起裝入其中,別忘了還有饋贈的禮品,並再次提醒顧客首飾 的佩戴及保養常識,並歡迎他定期來本公司做清洗、維護工作;最後與客人友好地道別。

  翡翠珠寶銷售報價技巧:

  一、直接報價

  顧客問價格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往往是第一個關注的問題,這個無可厚非。儘管顧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標價,都還是喜歡問多少錢,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優惠。冰箱導購採取直接報價法:4960。一開始並沒有說出任何的優惠政策,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很多導購在顧客問價格後,馬上把優惠政策丟擲來,這是不妥當的。

  筆者也常常這樣,有一次明明看到一個標價500元的東東,還是問多少錢。沒想到導購一句話把筆者趕了出來。導購說,你沒看見嗎,不是寫著500元嗎  銷售心態比什麼都重要,銷售心態不好,80%的顧客都會被趕跑。

  二、用反問迴應價格訴求

  當導購不丟擲優惠誘餌的時候,顧客往往會問:能不能優惠?打幾折?最低多少錢?這個時候是最考驗導購的時候,導購因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導致顧客轉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勝列舉。該導購使用的方法是用反問迴應顧客的價格訴求:那今天能定下來嗎?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優惠,不能定,不能隨便給你優惠。這個反問一下子把問題拋回給了顧客,可攻可守,進退自如。

  三、要求對方報價

  在銷售報價中,一般的原則是儘可能地讓對方先報價。當然,當對方的報價離你的底價相差很遠的話,則需要很好的迴旋技巧。顧客要求優惠,導購非常聰明,馬上問顧客願意出價多少。

  由於顧客看上了這臺冰箱,就說出了自己的底價:4500。要求對方報價的風險就是可能超出了自己的底線。4500的報價導購不能接受,接下來就需要運用銷售策略進一步討價還價。看來國美和菜市場是一樣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不得不讓人想起黃巨集生說過的一句話:賣彩電不如賣白菜。

  四、對客戶的第一個報價說NO

  顧客的出價是4500,超出了導購的底線,導購不能接受,於是說,這個價格我們不可以的。假如一旦答應顧客,那顧客就可能放棄購買,因為你的讓步很容易,顧客就會感到他上當了,繼而繼續還價或者決定退出。

  就算顧客的報價沒有超出導購底線,在顧客報價後,導購也是不能同意的,要對顧客的第一個報價說NO,甚至第二個報價,第三個報價都要說NO,即使最後同意了,也要表現得極不情願,這就是“極不情願”策略,只是在這裡沒有細節表現出來。

  五、報價留有餘地

  標價是4960,在顧客要求優惠後,導購報價是4870,最後主任說底價是4800,而結果是4650成交,比最初的報價優惠了310。假設導購方的底價是4650,那她在報價的時候是要高於4650的,這是連豬豬都知道的道理。只有這樣才可能給顧客還價的空間,只有這樣才可能讓顧客有“成就感”。

  在報價和最後成交價的中間要經過很多次廝殺,然後一步一步接近成交價或者自己的底線。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沒有平衡的天平,通過拆左右補右邊,拆右邊補左右的方式最後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