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總結會校長講話稿

  期中考試是檢驗與反饋階段性教學成效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老師們,孩子們:

  下午好,今天,我們全校師生在這麼一個狹小的空間,舉行20xx下學期中考總結大會,作為校長,我帶著沉重的心情發言,今天不談你們的表現怎樣,不說你們的成績如何,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誰來拯救我們”。

  一、我們站在了起跑線的後面

  首先,孩子們,要明白:

  1、我們處於不利的教育環境

  我們的教育裝置等硬體設施遠遠落後於東部發達地區,落後於本地的城市,孩子們都知道,我們的多媒體教室都無法使用了,也談不上班班通這種裝置了,更談不上電子互動白板的使用了;我們也沒有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

  我們的師資力量比不上城裡,孩子們,我知道你不高興,給我們上課的都是50多歲的老頭子,每天板著一副臉,沒有一絲笑容,課堂沒有生趣。音樂課不教我們唱歌,美術課不教我們畫畫,體育課也不教我們基本鍛鍊技能。孩子們,我知道你們有話想說,卻不敢說。其實,我們也很苦啊,我們很多老師並不是專業的音樂美術老師,他們也不會啊。

  我們家長,其實也是一個弱勢群體:孩子們,我們的爸爸媽媽,在這個社會中,應該是底層了,他們只有一個鐵打不動的身份——農民。偶爾,也會閃現另外一個身份——農民工。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他們一生都在為這個家的生存格生活勞累著,他們對於我們的教育,思想境界也確實不能和城裡的家長相提並論。孩子們,我們在這裡安心地享受知識的洗滌,我們就應該感恩生活,學習更多的知識,不能有更多無理的要求了。

  2、我們的優勢在丟失,劣勢在擴大

  從前,人們常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來讚揚農村的孩子,那是說明,我們農村的孩子有優點,能吃苦耐勞,懂事早,並且還具備著憨厚朴實、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等很多優點。

  但是我這只是說“以前”,孩子們!現在,這些優點正一點一點從我們身上消失,原因很多,有社會的負面影響,地域的閉塞和學習條件的限制,父母本身的影響等等,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孩子們,你們自己,捫心自問,你們哪一個不是一樣的從小嬌生慣養,你們現在,不是一樣拿不動刀,扛不起鋤頭,挑不起桶,下不得廚房。還早當家,能當家嗎?試問,如今我們和城裡的孩子相比,優勢何在?

  相反,我們的劣勢,卻在進一步擴大,以前,家長和學生都一個觀念:讀書是擺脫貧窮改變現狀的唯一途徑。因而那時,農村孩子挑燈夜戰,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考上大學,所以,那時的大學,農村學生反而是佔多數的。現在,體制改革以後,大學生也不包分配了,許多家長***包括部分的學生***看到暴發戶,做生意居然生活條件也很不錯,好像也從來不缺錢。也許你們在心裡會產生疑問:讀書有用嗎?考什麼大學,反正不包分配,考不起,大不了回家種田。

  孩子們,你知道,大多數城裡的孩子怎麼想的嗎?城裡的孩子,無需家長講太多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看到更多謀生的艱辛,他們過早的認識了打工族,民工潮的艱辛。他們早就意識到了,在這個社會中要爭上游,無權無勢,沒房沒車,又不是富二代,唯一的途徑,就是拼命學習,他們的學習熱情,他們的努力和辛苦早就遠遠超過了我們。孩子們,當你們放學後,悠閒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時,你知道城裡的孩子們在做什麼嗎?當你們週末三五成群地在網咖裡瘋玩的時候,你知道城裡的孩子們在做什麼嗎?

  二、我們的路在何方?

  前面,我們講了那麼多,孩子們,你們現在應該明白一個殘酷的現實:我們已經落在了起跑線的後面。也許你們疑惑了,我們還有出路嗎?路在何方?

  1、上大學是我們最好的出路

  前面我們提到,我們那個時代,大學裡隨便挑一個班比例均佔80%以上,可是現在,農村大學生的比例已經不足30%,重點大學這個比例就更小了,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更是我們農村孩子的悲哀。難道,我們農村孩子都被這種“高額的學費,畢業後難就業”的現狀嚇到了嗎?我們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觀點深信不疑?

  當然不是,時間有限,這裡不多展開,我只提出幾個問題,大家去調查,思考:

  ①企事業單位,公司招聘上是否有一條:只要小學初中文化?

  ②調查你家長與你爺爺或父親同輩的人,以前在農村,後因上大學進城,現在他們的子女在做什麼?什麼文化?

  調查完後,再來思考這句話:“上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確實最好的出路,要上就上最好的大學。”

  2、進城打工——不得已的選擇

  雖然現在的大學全面擴招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但我們知道,現如今要考上大學,也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尤其是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除了學習成績意外,起碼還需要家庭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因此,找不到最好的出路,我們也不能就此放棄,初高中畢業後進城打工,似乎又成了較好的選擇。孩子們,也許你們覺得這也不錯,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年四季在外打工,爺爺奶奶給你的零用錢還不少,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可你關心過你的父母嗎?瞭解他們心裡的無奈和痛楚嗎?

  有人專門做了一個《農民工現狀調查》,我這裡具體介紹,只總結一下調查裡面的幾個突出特點:

  ①年輕一代的農民工已無農業生產技能,無法從事農業生產。

  ②文化水平以初中為主。

  ③主要以民營性質的的工業生產為主,其次是商業、餐飲和家庭服務業。

  ④農民工職業技能素質總體偏低,上班時間長,可收入偏低。

  ⑤社會保障比例偏低,業餘生活貧乏,只能看電視打牌。

  不說了,從目前我們農村狀況的發展來看,除了進城打工、創業,暫時還找不出比這更好的出路。可是,我們該不該思考:若干年後,孩子們你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也會擁進城市打工、創業。是不是也面臨著上面的狀況?我們又該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現在我們又該如何準備?

  3、響應黨的號召,建設社會主義新型農村

  黨和政府歷來關注農村建設,關注農村教育,近年來,加大了建設農村的力度,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會不會給我們農村的孩子指明瞭一條出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的實現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擔任什麼樣的角色?市場的規律是很現實的,哪裡更好掙錢,哪裡就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人們自然就會往那裡去。那些努力學習大學畢業的,那些掌握一技之長的原本是農村的孩子,現如今,城裡更好發展,自然就削尖了腦袋往大城市擠,剩下我們少部分,好吃懶做,不學無術的農村孩子能建設美麗的新農村?當然是不行的。國家肯定會通過加大農村的投入,增加農村的基礎建設,讓我們的農村也變成能創造財富,創造幸福的人間天堂,到那時,大批優秀的城市孩子又紛紛湧入農村,為我們農村的建設添磚加瓦。如果你好吃懶做,你能幹什麼?當然,還是有你能做的事,只不過那時,你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你都處在這個社會的最底層,還是黨和政府“關懷”的物件。

  我說這麼多,孩子們,我們明白了我們現在的處境,也知道了我們農村的孩子出路的艱辛,那麼究竟誰能拯救我們?

  三、誰能拯救我們?

  孩子們,請不要被我們的現狀嚇到,更不能麻木地接受這種現狀——不努力,不進取,只為混日子,隨便在社會上找個生路餬口了事。你們要重新找回自己的夢想,認認真真的做好現在的每一件事,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走向成功。

  你們要放大自己的力量,不要虛榮,總是去比較家庭環境,經濟狀況和學習環境。既然外在的條件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拼搏出一條未來的康莊大道。

  我們可以變得更自信,更樂觀,不用拼爹,不用拼家庭關係,你們就拼自己的努力。相信黨和政府能讓我們的學習條件越來越好,只要努力,我們的出路也將更廣,

  孩子們,你們看到學校的變化了嗎?我們的新食堂,新餐廳和兩年前比怎麼樣?我們的就餐環境和飯菜質量和以前比如何?我們的校園雖然依然陳舊,但是不是比以前整潔乾淨了?我們的孩子們是不是比以前學習努力了?進步了?

  兩年前,當我們的初中畢業會考進入縣一中的學生為零時,又有誰會想到我們本屆九年級進入全縣前50名的學生就有三位。

  努力,孩子們!老師們永遠支援你們,我們雖然年紀比較大了,上課比較枯燥,但請相信我們,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本可進城,但為了農村的教育一直守望在這鄉村。

  拼搏吧,孩子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這一切,改變這一切的不平衡,改變自己,也改變我們生活的農村,我會看到你們成功的那一天,我們老師們一直守在這裡,等著你們。

  ***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期中考試已經過去,對於你的成績,你是滿意,還是失望。無論其結果怎樣,從現在起,就讓它們隨時間匆匆流過吧!不過,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努力地不斷攀登知識的高峰,尋找成功的祕訣。因此,我們要抱著一顆“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去面對接下來的學習。

  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吧。弱小的水滴之所以能穿透堅硬的石頭,是因為它有著堅持不懈,堅忍不拔,堅定不移的精神。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總會經歷些風風雨雨,當我們在面臨挫折和困難時,只要擁有這種精神,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要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對於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勇敢面對困難。我想,一切的困難都會化整為零,正如那句話:“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去面對困難。”

  其實,學習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對於初中的學習,我們只要緊緊抓住十個字“課內抓效率,課外抓廣度。”因為初中的學習任務比較緊,那麼要抓緊時間學習就應從提高效率入手了,如何提高呢?我認為必須在課堂上集中精力,並努力把自己的思維積極調動起來,課內45分鐘極為有限,而要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高效益,就必須使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聽課要專注。當然,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在課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要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因為這對鞏固與補充課內知識大有好處。

  當我們聽到“分數”這個詞,不同人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我看來,分數僅僅是檢驗知識、能力的一種標記,它並不能代表知識與能力,因此我們學生應該追求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在我看來:知識是種子,能力是樹幹,分數是樹葉,只有種子發芽,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只有根深,獲取的營養豐富,才能葉茂,這就是知識、能力和分數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因此,要端正考試態度,不弄虛作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不足,我們要學習知識,形成能力,面向未來,迎接挑戰。

  同學們,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並不是為父母或是老師讀書。周恩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的這種偉大志向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作為二十一世紀,接班人的我們,如果問你為何讀書?確切的說無非是為了自己的將來,為了將來的生活。但如果說得更偉大些,便是為了祖國的發展,一個人要想擁有美好的未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口頭說說,而是要付諸行動,要用行動證明。因此“只有現在努力學習,長大了才能有資本去履行這個行動。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時間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著。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每一分鐘,每一秒鐘。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應該想的更多。

  要知道:總結昨天的得與失,把握好今天的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創造明天的輝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同學們,努力吧!

  謝謝各位。

  ***三***:

  大家下午好!

  期中考試是對前兩個月零11天兩個成績的全面檢驗,所有師生的努力都集中反映在兩個成績上,下面向大家報告五個內容:

  一、本次期中考試的兩個成績

  1.文化知識成績,即是對智商的開發。本次考試高中市級考核生人數76人,初中市級考核生人數58人。初一最高分8科440.5分王倩,初二最高分8科570分苗燕利,初三10科最高分549.1分劉宇,高一文科最高分473分田開,高一理科最高分438分李向東,高一本次試卷難度係數大於高考標準,高二文科最高分521.8分史玲玲,高二理科最高分475.1分苗靜,高三文科最高分476分丁路,高三理科最高分語文缺考471分金波波,高三喬逸偉、季睿兩名復讀生缺考,但分數較高。

  高中市級考核生文科考核1線487分,文科考核2線386分,理科考核1線464分,考核2線336分。初中市級考核生考核1線481.1分,考核2線360分。

  主要通過有效的五步教學法和刻苦的冠軍訓練量以及對教師的考核實現分數的增長。

  2.人文素養成績,即是對情商的培養,主要是班風的體現,由班級和團委雙重考核,通過正負一分制對31項指標進行量化,本次期中考試排名結果是:

  第一名初一1班,第二名初一2班,第三名初二1班,倒數第一名高三理科班,倒數第二名高一理2班,倒數第三名高二理1班。倒數班級班風主要差在週日返校缺勤嚴重、早晨下午遲到、不誠實上交手機三個方面。

  0分以上的學生數17人,0分學生數105人,0分以下的學生數163人,對0分以下的同學提出警示。人文素養是保證文化知識成績的重要基礎,所以絕不能小瞧忽視人文素養成績。

  3.家庭教育。根據20xx年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各班級家長履職率排名結果:第一名初二2班,第二名高一文1班,第三名初二1班。

  本次期中獎學金根據人文成績≥0分,文化成績達到市級考核1線,從高到低按10%確定。下週間操發放。

  二、模考與中高考成績

  1.初三體育中考成績。最高分40分,平均分31.37分,優秀率***34分***53%。

  2.初三模考成績。7個科目有5個科目超越全市平均分,我校平均分320.4分,全市平均分276.79分,超越43.61分。

  3.初二模考成績。2個科目中生物滿分50分與農大附中並列呼市第一,地理我校平均分35.95分,全市平均分27.47分,超越8.48分。

  4.高三年級目前確定有4名同學已具備赴國外攻讀本科的資格。

  5.高中生生涯規劃。世上沒有捷徑,天上不會掉餡餅,唯有先天天賦和後天勤奮相加才有可能成功,特別是特長生一定是有天賦才行,靠突擊走捷徑最後會後悔來不及。腳踏實地最為珍貴。

  三、給同學們和老師們加油鼓勁

  今天是20xx年5月22日,距離20xx年高考有15天,初三中考有26天,初二中考有28天,高二學考有31天,我不敢預測,但5月10日揭曉的中考體育成績足以證明我們是有冠軍潛力的,具備冠軍素質的,冠軍精神深深植根於我們的血液中和靈魂中的,我一直篤信只要精神在毅力在就一定會產生奇蹟創造成功。初三中考、高三高考、初二中考、高二學考的勇士們,現在讓我們共同高喊起來:我為自己爭光,我為班級爭光,我為學校爭光,精神在!毅力在!紅旗就在!

  四、制度與習慣的重要性

  一個強盛國家必定具有優秀的政治制度,一個成功的學霸必定具有優秀的學習習慣。國飛大家庭特別注重制度建設和落實,習慣養成和發揮,所有師生、校友、家長都有切身體會,我們每天都在努力著。

  實事求是的分析,我們的智商不是最高的,所以必須得明白古訓的科學道理,勤能補拙,除了必修時間外,更要充分利用好自主晨讀課、自主自習課、週末作業、週末網課。望所有人都能重視起來落實好。

  在追求優秀制度和優秀習慣中,我們欣喜的看到從264分左右的特長生到485分以上的優等生,都有平均20%的進步,例如典型校友牛林霞、邢睿博、霍佳欣、李潔、蘭江波等。

  五、教研與競賽

  1.4月8號我校語文組被新城區教研室作為示範課在38中向全區展示。

  2.3月18日我校校長被新城區教研室推薦向新東方校長及中層幹部做教研報告。

  3.在5月18日至20日的新城區運動會上,我校奪得民辦校第一名,全區總分第三名,獎牌19塊,獎盃4個。

  老師們,同學們,任務不是包袱,使命不是壓力,讓我們一起輕裝上陣,奔向光明的前景。

  走近國飛,家國齊飛!願人人都能成為社會進步的積極力量!祝願大家如願順意!

  謝謝聆聽!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