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素材圖片資料

  讀書可以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素質。製作一份讀書手抄報也可以增加對讀書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素材,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圖片***1***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圖片***2***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圖片***3***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圖片***4***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圖片***5***

  一年級愛讀書手抄報的資料1:讀書伴我成長

  從小,媽媽就對我說:“你要多讀書,讀好書,長大才能有出息,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媽媽以前是一名教師,她非常喜歡讀書。受到她的影響和薰陶,我也變的越來越喜歡上了讀書。為了支援我讀書,爸爸和媽媽每次出差回來,總會給我捎上一些書,有歷史的、科學的、文學的、自然的以及我最喜歡的漫畫書等等。

  每每捧起一本新書我總是愛不釋手,讀的津津有味。歷史書中的《水滸傳》裡面的梁山好漢,個個有情有義,他們專殺貪官汙吏,從不傷害窮苦百姓;科學書中的《十萬個為什麼》,讓我知道了廣袤宇宙的無窮奧妙;文學書中的《中華民俗大殿堂》,讓我懂得了社會發展和文化積累需要每個民族的共同努力;閱讀類的《小故事大道理》中的每個故事,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書,讓我的生活變的更加有趣。在書中我找到了無窮的快樂,從書本上我知道了人類的偉大,自然的神奇,宇宙的浩瀚,科學的奧祕,知識的力量。書,引領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它也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陪我度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所以,我喜歡讀書!

  同學們,讓我們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學習條件,讀更多的書,掌握更多的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讀書手抄報的資料2:書香伴我成長

  還記得我們敬愛的周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愛讀書,卻沒敢說的那麼有氣魄;又記起古人“金榜題名”的榮耀,我愛讀書,卻沒敢想的那麼遠大;只是為了耳邊常回響的話語:“兒啊!好好讀書,學會了做人才會有出息啊!”

  從小,母親就要求我好好讀書。《三字經》是我的第一個夥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裡面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可那三字一組的小短句卻夠我受用一生。

  百善孝為先,鴉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木蘭詩》中的花木蘭,為了年邁的老父,不惜掩飾自己的女兒身,替餘從軍。今日的我們雖不能做的這般壯烈,也應在北風凜凜的寒冬為自己的父母端上一回洗腳水吧!也應在炎炎夏日為自己的父母捧上一杯涼開水吧!

  漸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讀書視野越來越廣。我迷上

  了書中那刀光血影的古代,為那些為國捐軀的忠義之士所折服。想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骨氣,誦著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詩句,讀著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秋景,我感慨萬千。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雖不能為國殺敵,雖不能感天動地,卻可以在內心深入呼籲我要為祖國的明天更努力的讀書。書賦予我最神聖的使命——愛與責任。

  當我開始懂得怎麼去愛一個人時,我就不可自拔的愛上《巴黎聖母院》中的那個醜陋的敲鐘人,為還滴水之恩,甘願為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南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愛的定義就是奉獻給予。

  十六七歲是一個多夢的年齡,我在書的海洋中幻想著自己的未來。池田大作說:“沒有思想的人生就像沒有舵的船。”人就應該追求自己的夢,因為夢想會在你的成功的道路上加油吶喊。簡愛曾經說過:“雖然我不美,又貧窮,但我們是平等的,就像我們死後都會經由墓地,平等的跪在上帝面前一樣。”這段感人的語言,就是她追求平等的夢,她永不停歇地追求,感染著我,催促著我追求自己的夢想,永不言棄。

  我記起巴金先生寫給侄兒李致的四句話:“讀書的時候用功讀書,玩耍的時候放心玩耍,說話要說真話,做人得做好人。”這四句時時鞭策我好好讀書,爭做好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我曾許諾母親好好讀書,好好做人。書教會我規矩,教會我忠義,更教會我奉獻、責任。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我會讓那充滿墨香的書如影子一樣永遠陪著我,我會讓書中那些充滿神聖的心靈如清泉一般流淌在我的胸膛。“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座書山,我上定了,因為我愛讀書,我要成長!

  讀書手抄報的資料3

  讀書方法

  白壽彝的“研讀”法: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認為,“讀書之讀,似應理解為書法家讀貼讀碑之讀,畫家讀畫之讀,而不是一般的閱覽或誦習。”

  馮亦代說:“我在看書時,每逢看到好處,不免自己的身心也進入書中的‘角色’。好像演員在舞臺上演戲,演到好處,不由得為所飾劇中人的‘角色’左右”。

  餘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餘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儘量減少與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裡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物件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名人讀書論

  趙樹理的“淘金法”:“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

  華羅庚的“厚薄法”:“書由厚變薄是閱讀能力提高的標誌。”

  冰心的“創新法”:“讀書恨與古人同。”

  李準的“先濃後淡法”:“先濃後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雜七雜八法”:“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比較活躍。”

  陳善的“出入法”:“既能夠鑽進去,又能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