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九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對於九年級的數學老師來說尤為重要,只有做好教學計劃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篇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能力發展、學習心理情況***

  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為61.16分,最高分108.5,最低分12分,有23人幾格,及格率為41.81%,全鄉前10名有2人;11~20名有4人; 21~30名有7人;31~40名有2人:41~50有4人;51~60有5人,總體來看,成績一般,但缺乏中等生和尖子生。與前一期相比較,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有所提高,全鄉前六十名人數個數未變***24人***,11~30名增加6人,但及格率下降八個百分點、全鄉前十名減少2人。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一部分學生能夠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但個別學生連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在學習能力上,一些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在學習態度上,半數以上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但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毅力,根本就不學習數學,甚至不做數學作業。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

  本掌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第二十二章《二次根式》,本章通過平方根的有關性質的回顧建立了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質和運演算法則,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根式的化簡、求值。第二十三章《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教材從與學生熟悉的實際情景出發,引入並展開有關知識,使學生體會到一元二次方程是反映現實世界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一種重要的數學模型,並學會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該章的最後,還設定了“實踐與探索”一小節,目的在於通過一兩個例項,與學生一起解剖分析,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逐步提高這種能力。第二十四章《圖形的相似》的主要內容是相似圖形的概念和性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應用、相似多邊形、位似變換。在本章學習之前,已經研究了圖形的全等以及圖形的一些變換,如平移、軸對稱、旋轉等,本章將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研究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性質與判定,並進一步研究一種特殊的變換***位似變換***,結合一些圖形性質的探索、證明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第二十五章《解直角三角形》,本章是在圖形相似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圖形變換這一有效的數學工具探索發現直角三角形邊角的關係。第二十六章《隨機事件的概率》一章是在前幾冊統計內容的基礎上,引入概率的隨機事件的頻率,統計定義的概率,古典定義及特點的關係。通過學習,應初步具備概率的運算能力。利用概率的基本知識,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概率論是研究現實世界中隨機現象規律性的科學,是近代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工作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具備一些概率論的基本知識對於經濟工作人員是十分必要的。由於學生剛剛接觸隨機事件的概率,對內容覺得新鮮和抽象,學習起來感到難。

  三、教學工作目標和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式,掌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式等進行描述。

  ***2***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基本性質、變換、位置關係的過程,掌握圖形相似的基本性質,

  體會證明的必要性: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3***從事收集、描述、分析資料,作出判斷並進行交流的活動,感受抽樣的必要性,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掌握必要的資料處理技能,進一步豐富對概率的認識,知道頻率與概率的關係,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2、數學思考

  ***1***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資訊作山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式刻畫事物間的相互芙系。

  ***2***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位似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的相互轉換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3***能收集、選擇、處理數學資訊,並作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

  ***4***能用例項對一些數學猜想作出檢驗,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5***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

  ***1***能結合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2***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3***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能用文字、字母或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5***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4、情感與態度

  ***1***樂於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資訊,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2***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體驗數、符號和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4***認識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5***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並能用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並能用它進行簡單地推理證明。

  ***4***掌握銳角三角函式的意義並能熟練地解直角三角形。

  ***5***理解概率的意義,掌握用樹狀圖求隨機事件的概率,對實際問題的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且初步能進行預測。

  難點:***1***二次根式的四則混臺運算。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列一無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進行推理證明。***4***求隨機事件的概率和對實際題的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且初步能進行預測。

  五、達到本學期教學目標要求將採取的具體措施和教學方法上的改革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考試試卷,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圍,分享快樂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強學生解題速度和準確度的培養訓練,在新授課時,凡是能當堂完成的作業,要求學生比速度和準確度,誰先完成誰就先交給老師批改,凡是做的全對的依次獲得前十名,以資鼓勵。

  7、加強個別輔導,加強面批、面改,加強定式作業的訓練。並進行作業展覽,對作業書寫的好又全部正確的貼在學習園地中。

  8、積極主動的與其他教師協同配合,認真鑽研教材,積極參加集體備課,不斷學習他人之長處。

  9、認真搞好個別輔尋和作業當面批改。

  10、抓好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讓尖子生在數學小組活動中拓寬知識、增強能力。

  11、搞好家校聯絡,對思想上需要幫助且又必須與家長密切配合進行教育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或者請家長到學校共同教育孩子。

  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篇二

  一、學情分析

  1、新學期,根據九年級合班的實際,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穩住學生,然後根據學生學情分佈情況,重新劃分學習小組,對新合班過來的學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們迅速適應新環境,然後,儘快幫他們找到新的學習榜樣和新學伴,幫他們樹立競爭意識和發展意識以及創新意識,鼓勵大家在新學期,獲得更大的進步,取得更大的發展。

  2、通過對上期期末檢測分析,發現本班學生存在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是平時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的數學的方法和技巧,但學習數學興趣不夠濃厚,怕吃苦,,少問,欠鑽研精神;二是相當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數學已經落後很遠很遠,基本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指導思想

  1、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中考成績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提高學生解題答題的能力。

  2、通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完成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任務。

  3、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完成九年級下冊新授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性質;會解一元二次方程;研究二次函式的概念、圖象和基本性質並加以理解應用;理解旋轉的基本性質;掌握圓及與圓有關的概念、性質;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推理、歸納的能力,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推理認證表達能力,提高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3、態度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絡,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設定好每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慾望。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突出重點,講透難點。

  2、加強對學生課後的輔導,尤其是中等生和後進生的基礎知識的輔導,提高他們的解題作答能力和正確率。

  3、精心組織單元測試,認真分析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並對其中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分析與講解,力求透徹。對於少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組輔導,突破難點。

  4、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篇三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 222 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 3 6人,上學期期末參加縣局統考及格率為 48 .6%,平均 55 .3分。考試成績不理想,落後面比較大,學習風氣還欠濃厚。

  二、指導思想:

  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為指導,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實施,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過初三數學的教學,提供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唯物主義觀。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 教學內容 包括 :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題定理與證明,第三章 圖形的相似 ,第四章 銳角三角函式 ,第五章概率的計算。

  四、教學目的: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技能目標: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會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理解命題、定理、證明等概念;能正確寫出證明;掌握銳角三角函式的性質;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能運用三角函式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計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推理、歸納的能力,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推理認證表達能力,提高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態度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絡,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

  五、教學重點、難點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點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種解法; 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難 點 是1、會運用方程和函式建立數學模型,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和交流,倡導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命題定理與證明》的重點是1、要求學生掌握證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學會推理論證;2、探索證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證明的多樣性。難點是1、引導學生探索、猜測、證明,體會證明的必要性;2、在教學中滲透如歸納、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

  《圖形 的 相似》的重點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難點是綜合運用三角形、四邊形等知識進行推理論證,正確寫出證明,《 銳角 三角 函式 》的重點是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探索銳角三角函式,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據已知的邊與角求出未知的邊與角。難點是運用直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概率的計算》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活動,理解事件發生的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係,體會概率是描述隨機現象的的數學模型,體會頻率的穩定性,掌握概率的計算方法。難點是注重素材的真實性、科學性、以及來源渠道的多樣性,理解試驗頻率穩定於理論概率,必須藉助於大量重複試驗,從而提示概率與統計之間的記憶體聯絡。

  六、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 , 適度安排教學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

  2、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課堂。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學中注重數學理論與社會實踐的聯絡,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實際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問題,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視實習作業。指導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7、開展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定a、b、c三類分層佈置分別適合於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好各個層次的學生,使他們都得到發展。

  8、把輔優補潛工作落到實處,進行個別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