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四年級教學設計

  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的關鍵期,如何進行高效的語文課教學是小學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教學設計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課四年級《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瞭解什麼是好書,激發讀整本書、讀好書的興趣。

  2.自主選擇內容,自由習作,把自己想讀的意思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3.讀“我的發現”,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並交流自己的發現。

  4.讀背歇後語,積累歇後語,初步瞭解歇後語的作用。

  5.熟讀趣味故事,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讀一本好書。

  2.實物投影儀。

  小學語文課四年級《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名言匯入

  對於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麼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說過讀書的作用。

  ***多媒體打出,師生齊讀***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伏爾泰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別林斯基說:“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麼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自由交談:自己讀過哪些好書***說說書名,可不提及內容***

  介紹一本好書

  1.指名介紹一本好書。

  a.請1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b.徵求大家的意見,想了解哪個同學讀的哪本書,請那位同學介紹。

  師生評價,概括出介紹、推薦一本好書的方法:一是要把書名、內容說清楚明白;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介紹──比如有趣的部分、書給人的啟示、快樂等;三是要把握聽的同學的疑問簡要解答。

  2.小組開始互相介紹。

  可以介紹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紹的一本書,也可以根據小組同學的興趣,應他們要求,介紹一本自己讀過大家又感興趣的書。小組之間評價誰介紹得清楚,選出大家都感興趣的一本或兩本書。

  3.各小組評出都感興趣的一本書,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4.教師也參與介紹一本好書,在語言上給學生一種規範、引導和點撥。

  5.根據學生介紹,把好書名字寫在黑板“好書看臺”裡,鼓勵大家有條件親自讀一讀這些書。

  再讀名言,能說說通過以前的讀書經歷和今天的交流,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交流,體會好書的作用***

  小結:名人們說的書,應該都是指好書。今天,我們談到的書,應該說也都是“好書”。這些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開啟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請家長為自己購買一本同學推薦的好書,要把這本書的內容跟家長介紹清楚。

  2.在適當的時機,多開展幾次“推薦一本好書”“推薦一種好雜誌***報紙***”的活動,使學生對讀書產生持久的熱情。

  小學語文課四年級《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第二、三課時

  匯入激趣,拓展思路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內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說,要是讓我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2.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麼。

  3.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內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實事,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自主習作

  師生評議作文

  1.交流自己寫了什麼內容。

  2.小組之內交流讀習作,選出大家認為比較優秀的文章,並說說好在哪。

  在讀習作前,小組成員要把文章的特點講一講,以激發聽者的興趣。

  3.同學讀自己的習作。根據實際情況,可體現以下特點:內容各異,體裁各異,語言流暢,內容具體。

  4.教師推薦一篇有明顯優點也存在問題的文章,引導大家讀、修改。修改後再讀一讀。

  5.自己修改習作。

  拓展閱讀風格各異的小文

  1.導讀:寫作文最好是有感而發,寫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要說的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這樣的作文才會感染人。我們來欣賞一下風格各異的幾篇文章,有的是專家寫的,有的是小學生寫的,相信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

  2.自由讀文章。

  小學語文課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籬、疏、蝶、吳、蓮、徐、剝、鋤、蓬、賴、媚、簷”十二個生字。

  2、理解詩句意思,瞭解古代兒童的生活樂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教材分析】

  古時候兒童的生活情景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閱讀古人留給我們的詩文就會知道。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詩人楊萬里,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兒童追春圖。新市,古縣名,在今湖南省攸縣北。徐公店,即姓徐的人開的店。詩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家客店,用他那善於觀察的眼睛,發現了這樣具有詩情畫意的一幕。

  “籬落疏疏一徑深”。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幽深。這句的意思是:稀疏的籬笆下,一條小路伸向遠方。

  “樹頭花落未成陰”。未,沒有。陰,樹陰。這句的意思是:樹上的花落了,但是葉子還沒有長茂密。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急走,奔跑。這兩句的意思是: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黃蝴蝶飛入黃色的菜花之中,再也找不到了。

  這首詩描寫了南方農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園風光中,穿插了兒童追捉蝴蝶的場面,寫出了兒童的天真爛漫,富有兒童情趣。這首小詩突出特點在於設色:黃黃的蝴蝶,飛進大片的金黃的油菜花中,一下子看不見了,這是一種絕妙的不同事物的色彩融合。面對這樣一種情景,追趕蝴蝶的頑童會是一種怎樣的神態?對照前面“急走”的情形,我們不難想象,孩子是多麼希望捕捉到那美麗的蝴蝶!然而,蝴蝶更加頑皮,它置身大自然這一切生靈的守護神的懷抱中,是大自然的博愛掩護了那嬌小的蝴蝶。這時,孩子會有些惆悵,但小詩給我們讀者留下的卻是盎然的春意,別樣的情趣!

  《清平樂》的作者是宋朝的辛棄疾。這首詞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生活勞作的圖景。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茅,茅屋。溪,小溪。這句的意思是: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長著綠油油的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醉,酒醉。吳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話語。媚,柔媚。好,問好,閒談。這句的意思是: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話語相互問好、閒談。

  “白髮誰家翁媼?”翁,老翁。媼,老婆婆。這是誰家的老翁、老婆婆呢?

  “大兒鋤豆溪東”。這句的意思是: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鋤豆子。

  “中兒正織雞籠”。這句的意思是: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無聊,無所事事。這句的意思是:最可喜的是小兒子感到無聊,趴在小溪岸邊剝著蓮蓬。

  今天讀到“茅簷低小”“白髮翁媼”時,我們眼前出現的畫面也許有些淒涼、衰敗,但和“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以及三個兒子的活動聯絡起來,傳達給我們的則是一幅溫馨、充實、和諧。辛棄疾用極其簡練的文字,勾畫了一幅古時南方農人依山水而居,勤於農時,滿足、悠閒的生活畫面。

  【教學建議】

  1、揭示本單元的閱讀主題——追尋、享受童年的快樂。

  “童年是一張白紙,可以繪出最美的圖畫,可以寫出最感人的詩文。童年是一片土地,可以種出各種莊稼,開出各種鮮花,也可以長出茂盛的森林。”這是音樂家劉熾對童年的一段描述。其道出了童年的美好,也暗含了童年的多彩和多變。現在和古時候的孩子相比,中國和國外的孩子相比,也許會有不同。下面,先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宋代,看那時候的孩子玩些什麼。

  2、這兩首古詩詞除個別語句之外,大部分詩句並不難懂,因此,完全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主讀書、交流討論。

  ***1***教師揭示古詩,請學生自己閱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第一首詩中“籬落”“陰”“急走”不容易理解,教師要格外關注。

  第二首詩中“茅簷”“醉裡吳音相媚好”“無賴”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作必要指導。

  3、讓學生說說讀了詩句,自己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古人的哪些生活情景讓自己感覺很有趣?

  閱讀著詩句,我們會覺得一幅幅優美的田園風光圖歷歷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籬笆疏疏,小徑幽深。籬笆一旁的樹木,枝頭正吐露著新芽。不遠的油菜地上,油菜花金黃一片,蝴蝶翻飛,到處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就在這樣的情景之中,一雙兒童正追逐著飛舞的蝴蝶。而黃花與黃蝶的視覺上的錯誤,給兒童造成的“飛入菜花無處尋”結果,可謂是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的點睛之筆,這是春樹、春花、春蝶與青春年少的兒童構成的完美與和諧。

  辛棄疾的詩詞以豪放見長,而這首《清平樂·茅簷低小》卻呈現出自然清新的風格。它不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宋代農村的生活圖景,更把一種生活的情趣蘊涵其中:酒醉中和老婆婆打招呼“相媚好”的老翁,還有“溪頭臥剝蓮蓬”的小兒,都具有非常鮮明的性格特點,使得我們也禁不住想走進詩句,走進畫面,與那老翁,與那小兒攀談一番……

  4、朗讀、背誦古詩。

  5、擴充套件閱讀一些描寫兒童生活的其他古詩詞,培養孩子閱讀古詩的能力。如楊萬里的《稚子弄冰》,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6、建議本課教學兩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