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來經典散文

  周善來,男,1975年2月出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江蘇沭陽人,宿遷市作家協會會員、沭陽縣作家協會副祕書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那人,那湖

  城市因湖而生靈氣。那人,那湖,讓人如痴如醉。

  那一日,闊別多年的芸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如同仙女下凡。清秀的面頰,飄逸的長髮,甜甜的微笑,眼前的芸依舊美麗清純。

  芸離開家鄉後,去了南方一個陌生的城市。經過幾年打拼,芸很快升任公司副總,功成名就,凱旋歸來。

  我問芸:你還是一個人嗎?芸指了指身旁的帥哥,笑著說:這是我們公司年輕的董事長,也是我的準老公。芸告訴我:這一次既是回鄉探親,也是順便考察,準備在家鄉投資建專案。我投去讚許的目光:支援家鄉的發展,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芸說:時間還早,咱們出去兜兜風吧。

  芸的寶馬帶著我直驅南部新城區。去哪?這真是一個多餘的問題。要去的地方,我和芸心知肚明。那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地方,那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那個地方叫南湖公園。

  故地重遊,美景盡收眼底。此情此景,勾起我美好的回憶……

  那一年,芸決定辭職外出打拼。在芸離開家鄉的前一天,在南湖公園,我和芸攜手同遊。盪舟湖上,我們儼然一對情侶。不,糾正一下:我和芸雖然像一對情侶,但並不是真正的情侶,我們只是平常的好友,我和芸之間並沒有浪漫的愛情,也沒有太多的故事。在依依惜別之際,我為芸送上美好的祝福,祝她一路順風,取得成功。

  如今的我,還是從前的我;今天的芸,已是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白領佳人。重回故里,芸不由感嘆道:人未變,只見家鄉舊貌換新顏!

  南湖公園是鑲嵌在南部新城區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徜徉其中,如臨仙境,令人心曠神怡。園內的人工湖如同一塊巨大的翡翠,有源頭活水的滋潤,更顯得靈動飄逸。小橋流水,疏影橫斜,碧波盪漾,充滿詩情畫意。

  這裡有花木博物館,集中展示的花木品種琳琅滿目,使人眼花繚亂;這裡有遊樂園,摩天輪的驚險刺激會讓你心有餘悸;這裡有虞姬館,你可以盡情領略虞美人的風采;這裡有三維立體畫藝術館和5D動感影院,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站在那把碩大的“桃花扇”前,你或許會感受到一位風姿綽約、人面桃花的妙齡少女正向你款款走來。作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的“崇孝苑”, 是陶冶情操、洗滌心靈的地方,是人們的精神家園,彰顯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孝賢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你是遠方的來客,在花鄉沭陽,有一個地方絕不能錯過,那就是南湖公園。這樣的人間天堂如果不去,你會終生遺憾!

  南湖公園和芸一樣,都是婀娜多姿、風韻迷人的女神。遊南湖公園,踏上一次千載難逢的邂逅之旅,和女神的“豔遇”不容錯過!

  :相見不如懷念

  相隔一定的距離就會產生一定的美感。這種距離美感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

  大愛無言,真愛無邊。這是我喜歡的一句話,因此經常掛在嘴邊。歐陽修的《踏莎行》最能體現這種心境:“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思婦與心上人離別之後,登高遠望,可是望到的只有平遠的草地和草地盡處的渺茫的春山,自己心愛的人漸行漸遠,早已在更遠的春山之外了。以時空轉換的方式傾訴哀怨離愁,意味深遠,品讀吟誦間產生特殊的美感。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遠在天涯海角,但是隻要心心相印,深厚的情誼仍然牢不可破。鴻雁傳書有時更是一種很好的情感交流方式。彼此相愛的人不一定要朝朝見面、形影不離,久別的人情誼更濃、相思更切。

  喜歡聽黃安的那首老歌:“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漂流”,不光旋律美,歌詞也美。翻開歷史的長卷,有多少文人墨客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的《虞美人》描摹了在“故國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難禁的痛苦,透出訴不完的傷感,以“一江春水向東流”比愁思不盡,貼切感人。全詞不用典故,不加藻飾,純以白描手法寓景抒情,通過意境的創造來感染讀者,將詩人對江山、故國的懷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就會深切體會到時空距離感所帶來的無限美妙。

  你嚮往穿越時空的愛戀嗎?天上的牛郎織女愛得有多深,可是一年中卻只能在鵲橋相會一次。迢迢星漢,將相愛的人無情隔斷在兩邊,與其把它視作一種悲情,倒不如把它當作是一種愛的前奏、愛的序曲、愛的醞釀。因為存在著距離,所以思更切、愛更深。

  那些感人的經典愛情故事永遠是人們珍藏在記憶中的篇目。從天上的牛郎織女,到人間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不論是虛構的情節,還是現實的回放,既有激動人心的團圓相聚,也有令人悲嘆的傷痛別離。古往今來,有多少紅塵故事曾經讓痴情男女茶飯不思!

  距離也是一種美。塵封已久的故事,有誰會記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多年前,他遇到了純真的你,並結下了一段難忘的情緣。多年後,你們再次見面,異地邂逅彼此都感到吃驚,可是在問候之後卻是無言的靜默。你還是過去的老樣子,一身樸素的衣著,除了久別重逢的驚訝之外,還有一絲不安和無奈。你帶給他的依舊是那清純而恬靜的眼神。彼此簡單地說了幾名話,詢問對方近況後便匆匆分手。

  相見不如懷念。很久沒有看到你,腦中還儲存著你最初的笑靨和美好的身影;很久沒有聽到你的聲音,耳際迴響的還是你多年前爽朗的笑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富有戲劇性,在遠與近之間不停地迴圈往復,讓你慢慢體會距離所帶來的美感。

  相隔多年的摯友未曾見面,總期盼著有一天能夠重逢。可是,當兩個朝思暮想的人真正重逢時,卻又無話可說,出現令彼此都很尷尬的局面。只好把一肚子的思念全部埋藏在心裡。閒暇時難免要回憶往事。童年的樂趣,少年的奇幻,青年的奔放,就像過電影似的在腦中閃過,那一幕幕似曾相識的場景讓人留戀。

  一直以來,心中總有一份牽掛——對家的牽掛,對親人的牽掛,對朋友的牽掛。人世間,我們牽掛的東西太多太多,值得懷念的東西也數不勝數。

  相見不如懷念。其實,距離上的美感是相思的另一種崇高的境界。

  :距離也是美

  我們這些同學有的同在一個市,有的住鄰近縣市,相距並不遠。但畢業以來,由於我們平時工作都很忙,除了本縣的同學會偶爾接觸,與外縣同學見面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欠別重逢的人,心裡自然格外地喜悅。記得前些日子幾個同學相聚,吃完晚飯後有人提議去唱歌,大家一致贊同。一位同學唱了首《駝鈴》,我續唱了一首《久別的人》。歌聲讓我們回想起校園學習、生活的難忘時光,把我們帶到了多年前畢業會餐的那個不眠之夜。最後,大家合唱了一曲《難忘今宵》,才依依惜別。

  “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可我們都知道:有相聚,就有分離。聚散離愁是人之常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門遠行的人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憑窗吟誦李白的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久別的朋友也常常會用蘇軾的詞來自我安慰。

  那些曾經耳濡目染的故事可以獨自一人慢慢回味,那些不能磨滅的記憶可以把它永久珍藏在心裡。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首過去的往事,哪怕是一舉手一投足,哪怕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都覺得是那麼美好。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北宋著名詞人李之儀這首詞用江水之悠悠不斷,喻相思之綿綿不已,寫出了雙方的空間阻隔和情思聯絡,把相離之遠與相思之切寫得傳神入化。美好的詞境和幽幽的情思讓人久久回味、難以釋懷。

  適當地保持距離,也就留住了美。作為未曾謀面的朋友,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聯絡,可以用一種特殊的交流來增進彼此間的瞭解,從相識到相知,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雖然也有距離,甚至遠隔萬水千山,但這種距離反而讓彼此覺得更加親近。

  其實,距離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