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導學案

  深入理解導學案設計的理念,學習教學設計的相關知識,科學有效地運用現代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使教學設計更好地為七年級生物課程服務,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設計

  生物的特徵

  教師寄語:有生命,就精彩!

  知識目標:1.初步認識生物 2.區別生物和非生物 3.說出生物特徵

  能力目標:通過積極主動參與討論培養學生觀察、區別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物的生命現象”的討論,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關愛生物的品質。

  學習重點:生物的共同特徵。

  學習難點:生物的各特徵對生物生活的意義。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藉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儀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時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匯入新課:同學們:你一定認識其中不少的生物。那麼,我們的教室裡有哪些生物?請各小組討論後出示課前觀察的結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過各小組的回答說明,要想區分生物與非生物,我們必須首先學會觀察。閱讀課本P2頁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關於科學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科學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B.科學觀察必須藉助有關用具才能進行

  C.觀察時要全面、細緻和事實就是,並及時記錄下來

  D.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

  ***二***閱讀課本P2-P5頁,探究下列問題:

  1.填充下圖,識記生物的基本特徵。

  2.觀察動物題材的投影片和教室裡盆栽植物,結合課本第插圖,討論:

  ***1***植物和動物對營養物質的獲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人類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撥出_______________。

  ***3***動物和人排出體內廢物的方式有哪幾種?

  ***4***課本第五頁插圖的內容說明了什麼?

  四、拓展創新

  1.除了課本介紹的,你還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徵?看哪個小組說得好

  2.下面是貓和鼠的部分生命現象,請分析說明它們各屬於生物的何種基本特徵

  ***1***小貓長成大貓屬於 。

  ***2***貓生小貓屬於 。

  ***3***貓生貓,鼠生鼠屬於 。

  ***4***一窩貓中有白貓、黑貓和花貓,這種現象屬於 。

  ***5***鼠聽到貓叫,立即躲近洞裡的現象屬於 。

  新課改農村初中生物教學途徑

  摘要:

  改革創新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的熱門話題,教育也搭上了這一潮流的順風車,新課改應運而生。本文從初中生物教學切入,闡述了新課改下生物有效教學的衡量標準,分析了一系列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從而探討了有效提高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質量的方法,而作為中國教育最薄弱的環節——農村教育教學,尤其需要在新課改環境中,加強對初中生物教學的研究和改變。

  關鍵詞:

  新課改;農村;生物教學;問題;途徑

  一、新課改下生物有效教學的衡量標準

  1.知識成為興趣點

  新課改十分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造能力。對於生物這一門對實踐要求比較高的應用學科來說,學生更是要加強動手能力,通過反覆的實驗發現並總結某些生物規律。因此,教師需要轉變長久以來單純傳授知識的身份,轉而側重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主動權,使學習成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生活的一部分,使知識成為其興趣點。

  2.教師採用的方式影響教育的效果是否可觀

  教育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教學方法也被歷代教育從業者反覆探討,其宗旨在於尋找一個最能為學生所接受的途徑,從而在教育可以實現的範圍內最好地增強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保障教學的品質。教學方法千差萬別,卻總有共通之處,它們必須結合生物課堂的實際情況和初中學生的特殊性格。實事求是、對症下藥進行應對,才能更有力地發揮效果。當然,對於生物老師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實驗品質教育效果的大小有很大的影響。

  3.學生能夠把知識嫁接到實際的生活中才是教育質量高的終極體現

  學習的終極目標在於運用,所有的理論知識也只有在生活實踐中發揮作用、造福人類,才能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在越來越講究實際效益的現代社會,實用的知識更能得到大眾青睞。這不僅要求老師的教學不能再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抓住課程的核心點,化繁為簡、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也需要擺脫傳統教學習慣給自己加上的枷鎖,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能根據時代進步更新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不沉淪於“老學究”形象的老師才能高效率地幫助學生髮展。最能活學活用的學生才是課堂的王者,一味死學的書呆子只會被時代淘汰。

  二、教育中的不足

  1.學生現代意識缺乏

  傳統生物教學中,老師傾向於向學生灌輸死板的生物知識,學生養成了抄爛筆記、背熟課本的習慣。久而久之,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意識——不管是長年累月的死記硬背,還是臨時抱佛腳的挑燈夜讀,最後的目的都是拿一個高分。然而,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侷限在單純記憶和複製知識的層面,只有原創性的東西才是個人實力的最高體現。所以,學生需要樹立現代意識,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去發掘生物的本質價值,去提高生物方面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2.農村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由於農村在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劣勢,許多農村初中生物老師的實際能力不強,喜歡裝模作樣、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等也會影響在農村推行新課改,進而影響生物教學的效果。如果農村老師對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概念沒有透徹的理解,對現代高新的生物技術沒有充分的認識,對前沿的生物研究成果沒有探索的眼光,就只能淪為“老學究”。

  3.生物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生物教學是面向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種類而言的,為了培養出色的生物學科人才,必須讓學生充分接觸大自然。大自然的奧祕無窮無盡,遠遠不是課程影象文字所能完全展示的。此外,實踐出真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重要的一部分,開設實驗室是勢在必行的。學校不能為了減少實驗室配備的資金成本,選擇能省則省、低劣的實驗設施和浮於表面的實驗形式,這都不利於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如果一味依靠課本和老師的單向灌輸,只會讓學生擁有一個麻木的大腦。

  4.農村教學課程資源較為匱乏

  課程資源是學生進行生物課程學習的基礎,就像大樹需要汲取養分才能維持生存一樣,學生需要依靠課本、網路、實驗室等課程資源來提升生物內涵。然而,現在許多農村中學,由於資金不夠雄厚、實踐意識不夠強烈等原因,缺乏對網路教學資源的深度和廣度挖掘,沒有使其發揮作用。農村學校實驗室的開發也不是很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正常進步和穩健發展。

  三、在新課改環境中改善教育質量的舉措

  1.師生踐行新課改思想

  意識指導行動,在新課改實踐之前,就要對課改主體——教師和學生進行意識上的啟發和培訓。學習生物固然有太多需要記憶的東西,課程因背誦顯得枯燥和累人,學生也要儘量培養興趣點,多親近大自然,在自然之美中愉悅身心。此外,學生要注重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不要一味沉醉於課題的攻克。要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把自己打造成德智體美齊頭並進的優秀人才。老師也要轉化角色,不能只保持課堂上一板一眼不可侵犯的權威,要走進學生的日常和生物學習生活中,親切地解決學生的生物學習困難,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同時帶領學生更深刻地領會新課改的意義。

  2.創新豐富教育的方法

  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必須緊扣“新課改”的時代脈搏和核心主題,其首要特徵即在於“新”上。生物老師要更新教學觀念,高中學生要提高創新能力,當然,教學也要是新型的,所以,必須大力開展探索式教學。探索是對新東西的發掘,而討論更能擦出新思想的火花。老師要鼓勵學生大量地進行積極討論。其次,要在實踐過程中發現新東西,如果只是抱著書本“朝九晚五”,成果都難免是“紙上談兵”,學校應該熱情地組織籌備實踐活動,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在行動中自己解決問題。

  3.合理優化農村的課程資源

  許多農村的課程資源匱乏,如何進行優化和搭配是一門學問。要擺脫老式教學的束縛,便要在課程資源優化上降低對課本的依賴程度。網路知識五花八門,正確使用網路是對學生有巨大的幫助,尤其是對生物教學排版中有聯絡的知識點分散佈局的情況,可以通過在網上查閱未學或未懂的知識來幫助理解和聯絡。

  4.融入資訊科技發展大背景

  資訊工程是順應計算機技術快速進步的環境提出的全新的網路系統工程,對於教育體系而言,它旨在指導教育機構利用網路和計算機的力量打造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使新課改的進展可以乘上高科技的東風。網路的傳播速度快、覆蓋範圍廣、互動便捷,這些優勢的確不失為推動新課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發展,帶動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良方。

  總之,初中生物教學是一門精深的學問,新課改更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在實施新課改過程中,生物教師要不斷反思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創新。採取培養學生和教師的新課改教育意識、大力開展探索式教學、合理優化課程資源、充分融入新型資訊工程系統等有效手段,爭取實現新課改下初中生物教學目標,培養具有卓越的實踐能力、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一代生物人才。

  作者:黃興旺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小湖鎮中學

  參考文獻:

  [1]陳淑娟.關於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分析[J].高考***綜合版***,2014,***10***.

  [2]沈麗琴.淺談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