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寒窗苦讀為前途,望子成龍父母情。誠心祝願你考場上“亮劍”,為自己,也為家人!祝你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成功!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人教版,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人教版

  一、選擇題

  1.暑假期間,小明隨同學一起參加了以“尋找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的足跡”為主題的夏令營活動。他們應該到

  A、雲南元謀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在黃河流域的原始農耕居民是

  A、北京人 B、丁村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

  A、實行禪讓制 B、實行分封制

  C、確立世襲制 D、推行郡縣制

  4.一位新同學自我介紹說,我的姓和中國歷史上第一 個王朝的名稱是一樣的,試判斷,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5.商鞅變法中對後世地方行政設定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措施是

  A、獎勵耕戰 B、承認土地私有

  C、廢除舊貴族特權 D、建立縣制

  6.一位歐洲商人走陸上“絲綢之路”到長安販運絲綢,不可能經過的地方是

  A、河西走廊 B、西亞

  C、玉門關 D、印度洋上的斯里蘭卡

  7.經典誦讀已成為當今中國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經》中“嬴秦 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所包含的朝代順序是

  A、秦→西漢 B、西漢→東漢

  C、東漢→三國 D、三國→西晉

  8.宗教是對社會 現實虛幻的反映,也是一種信仰和文化。下列哪一現象反映了佛教傳入後對中國的影響

  A、使用公元紀年法 B、聖誕節前人們互贈聖誕賀卡

  C、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 D、在洛陽建造白馬寺

  9.“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林俊杰的歌曲《三國》深受大家喜愛。那麼,奠定三國鼎立局面基礎的戰役是

  A、鉅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10.杜甫的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稱讚的歷史人物是

  A、劉備 B、孫權 C、諸葛亮 D、周瑜

  11.“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魯迅先生對一部史書的評價,這部史書的作者是

  A、屈原 B、老子 C、司馬遷 D、孔子

  12.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化水害為水利的 著名工程。下列中國先民興建的工程中,也具有這一特點的是

  A、長城 B、都江堰 C、靈渠 D、趙州橋

  13.下列科技成就中,屬於東漢時期科學家張衡發明

  A、指南針 B、計時儀 C、地動儀 D、火藥

  14.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是

  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 C、《論語》 D、《春秋》

  15.今x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開始於

  A、張騫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產傳入內地

  C、西域都護的設定 D、絲綢之路的開闢

  Ⅱ主觀卷45分

  二、簡答題20分

  按朝代順序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完成如下填空:

  商朝     春秋     秦朝     東漢     兩晉

  1 A ;B ;C ;D ;E ;F 。6分

  2A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啟繼承王位, 制代替 制,從此“公天下”變成“家天下”2分

  3B王朝因為實行 制,出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1分

  4C時期 的改革使 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2分

  5D時期開通的一條重要商路是 ,對 開通這條商路貢獻最大的人物是 ,這條商路開 通的 意義是 。4分

  6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E建立前夕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時段,發生過很多著名的戰役,請列舉其中兩例著名 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 。2分

  7F時期黃河流域出現了“胡人漢服”“漢人胡食”等現象,這是因為 改革,推行 政策,加速了 的過程3分

  三、材料與問答共25分

  1.秦漢時期有許多成語典故,你知道有哪些嗎?試寫出至少兩個成語2分

  2.漢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時期。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請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兩漢時期的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漢武帝派誰出使西域,初衷是什麼?3分

  2舉出西漢時期反映中原王朝與匈奴之間關係的事例戰和各舉一例4分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秦統一後,由政府統一鑄造通行全國的圓形方孔銅錢,叫“半兩錢”。其重量也正好是半兩。秦以前的其他貨幣均被廢除。

  材料二:“今亡逃亡亦死,計大舉發動起義亦死。等死一樣的死,死國經營圖國,意為推翻秦朝、奪取政權可乎?” ——摘自《史記•陳涉世家》

  1嬴政統一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在中央設立哪三個官職,分別掌握國家的行政、軍事和監察大權?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採納了誰的什麼建議?4分

  2 材料二中所說的歷史事件是什麼?請你用最簡潔的語言說明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2分

  4.右圖為四川成都出土的東漢畫像磚《講經圖》,這裡所說的“經”是指“六經”,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共10分

  1中國最早興辦太學的皇帝是誰?當時

  太學設定在何處2分

  2這位 皇帝採納哪位學者的什麼建議,使儒家學說從此成為中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2分

  3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誰?2分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麼?2分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請談談這句話對你處理與同學的關係有什麼啟示?2分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人教版參考答案

  二、1A:夏朝;B:西周;C:戰國;D:西漢;E:三國;F:南北朝

  2王位世襲制;禪讓制 3分封制 4商鞅變法;秦國 5絲綢之路;張騫;絲綢之路是聯絡中外的紐帶,溝通東西方的橋樑或者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6官渡之 戰、赤壁之戰 7北魏孝文帝改革;漢化政策;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過程

  3、1秦王在中央政府設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國家的行政、軍事和監察大權。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採納了李斯的焚書坑儒建議

  2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1漢武帝;長安 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孔子;仁 4尊重他,求同存異;適度忍讓,體諒別人;與同學坦誠相待,主動與別人溝通符合題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