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複習資料

  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期末考試,我們將歷史知識的重要考點整理了一下!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歷史知識點複習,歡迎閱讀!

  高中歷史知識點複習:中國古代史

  ***一***政治

  1、歷史階段特徵:

  總體特徵: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

  ***1***政治方面:封建國家從分裂割據,若干民族政權並立到逐步走向全國統一;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2***經濟方面: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並超越隋唐水平;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充套件,少數民族經濟有很大發展;北方經濟幾經破壞,幾經恢復;海外貿易大規模開展。

  ***3***民族關係方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頂點在元朝;民族間戰爭雖然一度頻繁,但和平仍是主流;幾個民族政權由並立到統一。

  ***4***對外關係方面:海外貿易發達;對外交通以海路為主;對外交往範圍擴大,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5***文化方面:封建文化高度繁榮,特別是科技方面繼續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①目的:直接目的是防止唐後期以來藩鎮割據局面出現。根本目的:穩定北宋政權。

  ②指導思想:重文輕武,守內虛外。

  ③具體措施:中央分相權:設樞密院、參知政事、三司使分別分割宰相的軍權、行政權、財政權。

  地方收權: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設通判監督;設轉運使把地方財賦運到中央。

  ④影響:使地方失去割據的經濟基礎,結束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卻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導致積貧積弱的局面。

  3、王安石變法

  ①歷史背景:A北宋中期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由於土地兼併、沉重的地租賦役以及高利貸盤剝之下,農民生活困苦,階級矛盾尖銳;B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C慶曆新政。

  ②主要內容:A富國之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

  B強兵之法: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

  C取士之法:改革科舉制度,廢除明經諸科,規定進士科不再考詩賦,專考經義和實務策;設明法科,專考律令、斷案等;整頓太學,太學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

  ③變法的結局:王安石變法的“富國之法”意在抑制兼併,針對的是社會上層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因此從一開始就遭到激烈反對。

  新法固然增加了國家的收入,但在實行過程中卻加重了貧苦百姓的負擔。

  宋神宗去世,司馬光等逐步廢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

  ④變法的歷史作用

  A積貧局面改善,國家財政收入增加,可是有些新法措施卻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B積弱局面改善,國力得到增強。

  高中歷史知識點複習: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

  考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成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毛澤東當選主席。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會議決定改北平為新中國的首都,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採用公元紀年。

  ***2***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是繼俄國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後世界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考點:建國初民主政治建設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標誌著中國人民政治生活進一步民主化,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型別的憲法,為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健全社會主義發展奠定初步基礎。

  ②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49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後,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中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1982年中共十二大確立了中共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使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進一步完善。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原則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是各民族平等聯合,團結在祖國大家庭內,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最恰當的制度。

  考點:新時期的民主與法制建設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此後為劉少奇案平反;1982年,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九屆全國人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推進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③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更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④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把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寫進憲法,使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達到新的高度,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里程碑。

  考點:“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

  ①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發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呼籲。

  ②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

  ③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鄧小平就香港前途問題與他進行了會談。

  ④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宣告。1987年中葡兩國簽署了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宣告。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

  ⑤臺灣成立海基會、祖國大陸成立海協會。雙方達成了“九二共識”。

  高中歷史知識複習:中國早期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現了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和王位繼承的傳子制度。

  ***2***商朝:內外服制度是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有限。 為強化王權,商王壟斷神權。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的內容和影響

  ***1***內容:王族功臣和貴族,齊魯燕衛與宋晉。地方諸侯多義務,貢賦聽命隨軍徵。

  ***2***影響: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諸國後變更。鞏固統治拓疆土,東周混戰國裂分。

  ***3***型別:同姓親族建立的封國,如晉、魯、衛等;功臣、姻親建立的封國,如齊國;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國,如宋國。

  ***4***分佈特點:王族佔據戰略要地及富庶地區,是分封制的主體,直觀地反映了“拱衛王室”的分封意圖。

  ***5***分封制的作用

  ***A***積極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較高的權威,周王對諸侯國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向心力。諸侯國對周王室起到拱衛作用,使周朝不僅鞏固了統治,而且擴大了疆域,成為地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國家。

  ***B***消極作用:諸侯在封地內有權分封卿大夫、設定官員、建立武裝、擴大統治區域等,具有較大的獨立性,為分裂割據提供了條件。

  3、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特點

  以嫡長子繼承製為主要特點,大宗和小宗的關係是相對的;血緣關係與政治關係相結合;形成森嚴的 社會等級。

  宗法制理解中的幾個要點

  ***1***一個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2***兩個原則:“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3***三個宗法形式:家譜、宗祠、族規。

  ***4***四個重要觀念:“親親尊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帶風氣、蔭庇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