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

  好的學習習慣是複習七年級歷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1、民族團結:

  ***1***政治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政治制度。***。

  ***2***經濟上:實行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2、香港和澳門迴歸:

  ***1***“一國兩制”的構想的提出: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針對臺灣問題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目的是為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祖國的最後統一。

  ***2***“一國兩制”的含義: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實行“一國兩制”原因:“一國兩制”正是從歷史和現實考慮,一要實現香港、澳門、臺灣的主權迴歸,二要維持香港,澳門,臺灣經濟的繁榮。

  ***4***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門歸還給中國說明: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

  ***5***港、澳迴歸祖國的意義和影響:中國人民洗刷了百年國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進改革開放,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峽兩岸的交往:

  ***1***我國的對臺政策:新中國成立後,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改革開放以後,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1995年,江、澤、民又提出了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成為了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思想。

  ***2***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①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放棄“三不‘政策。②1992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達成共識***即“九二共識“***。③20多年來,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蓬勃發展。

  ***3***對我國統一臺灣的看法***必然性***

  ①從歷史角度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從民族角度看,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完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心願;

  ③從現實角度看,海峽兩岸日益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從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國家法》的頒佈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

  ⑤從可行性來看,香港、澳門的迴歸和持續繁榮為統一臺灣提供了範例。

  ***二***

  一、新中國外交的主要成就:

  1、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建國的第一年裡,中國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3、1953年底,周恩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首先得到印度尼赫魯、緬甸吳努的肯定,並發表聯合宣告。見課本P72《中印兩國聯合宣告》***

  4、在亞非國際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這一方針的提出具有重要意義:①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②促進了中國同亞洲各國的團結與合作,③使中國贏得與會國的理解和尊重。

  5、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

  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關係正常化***見課本P77《中美建交公報》***。

  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新中國終於重返聯合國。

  8、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9、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簡稱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10、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它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11、新中國取得輝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義。

  ***1***原因:①歸功於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②歸功於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③歸功於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2***意義:為我國的現代化營造了一個和平的建設環境,加強了我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聯絡,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

  一、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

  ***1***核技術領域:①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意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於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②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發射成功,我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導彈。

  ***2***航天技術領域: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後,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9年,成功發射第一顆無人飛船“神州一號”。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將宇航員楊利偉送上太空。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又成功地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送上了太空。

  ***3***傑出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鄧稼先、袁隆平***學習他們振興中華、刻苦鑽研、奮發圖強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優良品質,進一步增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和信心***。

  2、秈型雜交水稻

  ***1***培育者: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2***啟示:知識是最大的財富,也證實了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二、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1、“863計劃”***見課本P90***:確定把生物技術、航天技術、資訊科技、鐳射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等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

  2、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

  ***1***應用:瀏覽新聞,查閱資料,發電子郵件***E-mail***,通話,購物、上課、看病等。

  ***2***影響:①正面:健康上網,有利於增強自己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有利於創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關係。②負面:網路的不健康也會給青少年網民帶來危害。如:在網上瀏覽不良資訊,有的超時無節制上網,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