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產業和勞動者必背知識點

  高三學年,複習至關重要。想要高效複習政治,需要學生整理出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Δ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勞動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和勞動者履行的基本義務構成,通過勞動者實現權利和履行義務體現出來

  Δ勞動者的權利是指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律行使的權力和享受的利益勞動權是公民享有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權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難以實現在我國,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取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保障勞動者享有基本權利,是保障和落實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發揮勞動者積極性、創造力、智慧,使他們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的保證

  Δ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是統一的只有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才能充分體現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勞動者依法履行的基本義務包括: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Δ提高職業技能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①首先,職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勞動生產率水平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國家的勞動者技能水平代表這個國家的技術實力甚至生產力的水平②其次,勞動者職業技能的提高,是勞動者迎接21世紀挑戰的需要

  Δ遵守職業道德也是勞動者應該履行的義務

  Δ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勞動中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我國的職業道德,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體現其基本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①遵守職業道德是每個勞動者基本的道德準則

  ②遵守職業道德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

  Δ總之,將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維護,以及對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重視

  作為社會主義勞動者,要依法行使勞動者的權利,忠實履行勞動者的義務,自覺發揚主人翁的精神,遵守職業道德,積極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為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勞動合同制度

  Δ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係並確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專門規範勞動合同的制度,稱為勞動合同制度

  Δ勞動合同的內容,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經過平等協商後達成的關於權利和義務事項的條款

  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訂立勞動合同,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

  平等自願原則這是勞動合同訂立的核心原則,它是指勞動關係雙方當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應以平等的身份,依法律規定由雙方共同協商訂立勞動合同

  協商一致的原則這是平等自願原則的延伸和結果它是指勞動合同的訂立要依照雙方當事人的意志,不能使用強加於人和欺騙的手段

  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原則這是訂立勞動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

  Δ勞動合同的訂立程式是:首先需要簽訂勞動合同書,然後要由勞動行政部門對多籤勞動合同進行鑑證鑑證的目的是證明勞動合同是否真實和合法,對勞動合同的鑑證工作有利於勞動合同的認真履行

  Δ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勢在必行的選擇①首先,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方面起基礎性作用勞動合同制度的建立,⑴使用人單位真正行使了勞動用人自主權⑵也使勞動者有了選擇職業的自主權②其次,建立勞動合同制度,可以增強勞動者的競爭意識,促進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高③實行勞動合同制,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④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維護勞動者權利、體現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Δ勞動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首先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不管受僱於誰,都沒有改變國家主人翁的地位,都受法律保護其次,要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受到侵犯,就要理直氣壯,據理力爭,依法到有關部門申訴,把損失補回來

  <四>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Δ社會保障制度是由國家依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而提供救助和補貼的一種制度

  Δ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等內容

  Δ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法律強制實施,為工薪勞動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業以及遭受職業傷害的情況下,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它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

  Δ社會救濟,是政府對生活在社會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貧困地區或貧困居民所給予的基本生活保障***最低層次的社會保障***

  Δ社會福利,是政府為社會成員舉辦的各種公益性事業及為各類殘疾人、生活無保障人員提供生活保障的事業

  Δ社會優撫,是政府對軍屬、烈屬、復員轉業軍人、傷殘軍人所進行的有待撫卹制度

  Δ建立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堅持兩個基本原則

  ①既要有利於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②權利和義務統一

  Δ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①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失業人員必須得到必要的再就業培訓和適當的生活保障,才能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提供安定的社會環境因此,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對企業改革的深入發展,起著促進和保證作用***

  ②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又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

  ③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也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人們的物質生活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普遍保證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下降並逐步提高,是社會安定的根本前提及時提供社會保障,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至關重要,這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