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學期政治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學校按照培養目標制定的指導初二政治教學活動的規範性檔案,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一

  本學期我擔任初二級***1—4***班的思想品德課教學,為了配合學校工作,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現將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熱情、好動、好奇心與參與意識模仿能力較強。但行動魯莽,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情緒變化大而快,自控力差,在教學過程中對其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學習政治的思維方式基本形成,但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有待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包含四個單元九課的內容,以人際交往為主題,圍繞學生生活圈的擴充套件,分別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我們共有一個家,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掌握交往藝術提高交往能力,合作競爭求發展,合奏好生活的樂章,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伴我一生的權利,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通過半年時間的教育教學,幫助學生學會交往,提高他們的交往品德,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使他們終身受益,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具體分析如下:

  本冊教材由四個單元構成,每單元包括兩課***除第四單元包括了3課外***,共九課。內容由易到難,由近而遠。

  第1單元“讓愛駐我家”,包括兩目內容,通過典型事例,使學生正確認識“家”的含義,瞭解家的意義和作用,學會與家人和諧相處,並最終為“家”而努力學習。

  第2單元“學會交往天地寬”,本單元告訴我們交往的重要性和交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學會與人交往,不斷完善自己。

  第3單元“在合作中發展”,社會生活中有競爭也有合作。在競爭中不忘合作。這樣,可以拓寬生活之路,使生活更富情趣,但應注意“誠信”為先。

  第4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通過對權利和義務的瞭解,明確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瞭解公民玫些最基本的權利,從而學會依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學生交往品德的培養,道德實踐活動的開展。

  三、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良好品質,健全人格以及最基本的權利、義務教育。通過學習,使學生能與人和協相處,善於交往,誠信待人,知道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以及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瞭解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權利;同時,在學習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的完善自己。

  四、教學措施

  1,教師要反覆學習新課標,深入理解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創新的力度,儘快摸索出一條既適應新形勢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學條件和教學物件實際的教育教學的新路子。

  2,同科、同教室教師要加強合作、虛心求教,共同開展好教學科研工作。 協調好學校領導,班主任,其他教師,家長的關係,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3,教師課前要深入鑽研教材,深入分析學生情況,確定好教學環節的重點難點,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4,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精心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5,組織管理好學生,注意培養學習活動的積極分子,利用積極分子帶動全班學生,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搞好教學的關鍵。

  6、狠抓常規管理,重點放在課堂提問和課後作業的檢查、督促上。

  7、以教材為主,精講多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充分體現體驗式教學理念與生活化教學意識

  8、注重教學方法的應用和學法的指導。根據教材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在精心佈署作業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內容的講述,典型事例列舉和分析,採用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和自我剖析法加上一些小圖片、掛圖、多媒體課件,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有效的教學時間約20周共40課時,課堂教學時間需15周30課時,機動5課時,用於開展課外活動和期末複習考試。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

  1

  9.1-9.9

  教材特點介紹及方法解析

  第一課第一框家,溫馨的港灣

  2

  2

  9.12—9.16

  第一課第二框學會與父母溝通

  第二課第一框我愛你,中國

  2

  3

  9.19—9.23

  第二課第二框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完成各項作業

  2

  4

  9.26—9.30

  第一單元複習及測試

  2

  5

  10.03—10.07

  第三課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2

  6

  10.10—10.14

  第三課第二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第四課第一框文明交往禮為先

  2

  7

  10.17—10.21

  第四課第二框交往講藝術

  第二單元複習及測試

  2

  8

  10.24—10.28

  月考複習

  月考試卷分析

  2

  9

  10.31—11.04

  第五課第一框合作是生活之路更寬暢

  第五課第二框競爭不忘合作

  2

  10

  11.07—11.11

  第六課第一框心中有他人

  第六課第二框與誠信結伴同行

  2

  11

  11.14—11.18

  第三單元複習

  第三單元測試

  2

  12

  11.21—11.25

  第七課第一框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2

  13

  11.28—12.02

  第七課第二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

  14

  1205—12.09

  第八課第一框法律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2

  15

  12.12—12.16

  第八課第二框法律保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2

  16

  12.19—12.23

  第九課第一框財產屬於誰、留給誰

  2

  17

  12.26—12.30

  第九課第二框法律保護我們的無形財產

  2

  18

  12.27—1.2

  第九課第三框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2

  19

  1.3—1.9

  第四單元複習及測試

  2

  20

  1.10—1.16

  期末複習考試

  2

  篇二

  一、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品德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以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

  思想品德教學應結合本省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本科目教學要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科目的學習有所瞭解,但也只是表面上的認識,還欠缺根本上的正確認識。本屆八年級學生的總體表現不是很好,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態度還不夠認真。有個別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學生還處於學習本科目的門檻邊緣。隨著難度的加大,學生遇到的困難增多,加上學生對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視,難免會在教學中出現許多困難。與其他科目比較,表面上看思想品德容易得分,但要真正取得不錯的成績,卻非常讓學生頭痛。久而久之會打消學生對思想品德科目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思想品德科目教學所面臨的形勢是比較嚴峻的。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思想品德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本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養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有責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質;形成敢於競爭、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二***能力目標:逐步掌握交往與溝通的技能,學習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三***知識目標:瞭解我與他人和集體關係的基本知識,認識處理我與他人和集體關係的基本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

  通過對每一章節的學習,讓學生都能有所認識與體會,並能正確地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身邊的事。同時能夠用知識幫助別人解答所遇到的困難,解答別人的問題,並能在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第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學習本冊思想品德必須深刻體會課文中的例子,體會課本中的文字。必須要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學習解答課本中的思考題時結合自身實際,多思考,多練習,多感悟,多實踐!

  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準確把握課程性質,全面落實課程目標;強調與生活實際以及其他課程的聯絡;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第五、教材總體分析

  初二上冊的思想品德共有四單元十課,其主要內容講:學會與周圍的人與事物相處,做合格的人。

  第一單元講:與家人相處

  第二單元講:與老師,同學,朋友相處

  第三單元講:與其他更多的人相處

  第四單元講:文明交往,做合格的人

  本冊教材的學習需要不同學們用心感受身邊的人和事,注意細末之處,體會到來自他人的情感。同時也需要同學們通過一些實踐體會人與人之間,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

  教學計劃小結:以學生為主體,以課本為基點,嚴格要求,嚴謹教育教學,就會完成所教任務,達到既教學生又教授知識的目的。

  篇三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1.部分初二學生對上學期學習的“意志”等心理品質理解不夠深入。

  2.學生對於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易產生混淆和錯誤。

  3.學生閱讀能力低下,有些學生讀不明白問題。

  4.獨生子女在長輩的溺愛下,形成交往苦難,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5.獨生子女形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同學、朋友之間交往中矛盾不會解決

  二、本學科教學主要任務和要求

  1. 教會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和自強觀念。

  2. 教會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學會戰勝挫折的方法。

  3. 通過鮮活案例,使學生能夠選擇堅強。

  4. 感受法律的尊嚴,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意識,學會用法律途徑保護自己。

  三、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單元:

  ***1***辯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的危害。***2***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於孝行的能力。***3***熱愛家庭、愛父母。

  第二單元:

  ***1***認識對異性愛慕的情感,辨別正常交往與早戀的區別;

  ***2***掌握解決與同學、朋友交往方法。

  第三單元:正確看待外來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認識到網路的利與弊,學合理利用網路。

  第四單元:樹立“競爭合作”意識,學會“競爭與合作”,學會寬容待人,誠信做人,正確看待“善意的謊言。誠信做人。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完善“情智發展課堂”教學模式,重視自主學習,落實“三維目標”側重“情感生成”。

  2.進一步研究“情境教學方法”,營造學生體驗氛圍,注重師生關係軟環境的營造。注重情感目標落實,側重對於學生情感培養。

  3.教會學生自學方法,組織好小組,開展好合作探究活動。

  4. 教會學生閱讀方法,鍛鍊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5.積極對學生進行評價,創新評價方式和方法。

  6.課餘期間加強溝通,傾聽學生新生,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