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兩篇的教案

  冰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獨樹一幟的女作家,她的散文經歷了風雨歷史的沖刷,藝術魅力依然不減,這源於她一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吸收與融合。那我們該怎樣欣賞冰心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編要與你分享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

  教學要點:
       1、學習散文聯想與想象,進而拓寬文章意蘊的方法。

  2、學習本文對比的手法,進而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練習對比閱讀,迅速理解中心。

  教學設想:討論中對比閱讀,是什麼方法使得平淡的語言平常的選材有了豐富的立意?注意文章思路中見出的內在思維的變換。課前指導自讀,課內討論,在讀中理解散文技法。

  教學內容:

  一、有關冰心的簡介:冰心﹙1900~1999﹚﹕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長樂縣。父親是清政府的海軍軍官。1904年她隨父移居煙臺,童年是在海邊度過的,自幼熱愛大海。1911年進女子師範學校學習,1914年入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子中學學習,1918年入北京協和女子大學預科。“五四”運動爆發後,她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活動。她發表的第一篇作品是《兩個家庭》,開始了以社會、家庭、婦女為主題的“問題小說”的創作。隨後發表了《斯人獨憔悴》、《莊鴻的姊姊》等。1921年後,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愛”或“人類之愛”為解決社會人生問題的理想。1923年,她從燕京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專攻英國文學,同時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為《寄小讀者》。1926年回國後,冰心先後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1931年寫了小說《分》,標誌著作家對社會現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932年北新書局開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抗戰爆發後,她於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慶,曾以“男士”的筆名寫了散文《關於女人》。1946年抗戰勝利後,曾在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中國新文學”課程。1951年秋回國,她寫了散文《歸來以後》等作品,創作上揭開了新的一頁。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記》。1958年3月《人民日報》開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讀者》,內容多是介紹國外見聞、歌頌友誼以及勉勵兒童努力上進。此外,還出版了《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小橘燈》,以及《冰心小說散文選》等。***期間,香港朝陽出版社還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櫻花和友誼》、《我們這裡沒有冬天》。粉碎“四人幫”以後,她開始在《兒童時代》上發表《三寄小讀者》。建國以後,冰心曾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社會活動。

  二、詞語驗收:給下列詞語注音

  雲翳yì 璀璨cuǐcàn 惆悵chóuchàng 眷戀juàn 作揖yī 迦jiā 回溯 sù

  三、課前準備:

  1、認真閱讀兩篇散文,圍繞散文的“形”與“神”來加以分析,兩篇文章分別寫了什麼“形”也就是材料,又能否看出文章中隱含的“神”也就是思想內容呢?同位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努力形成共識。

  2、兩篇文章同樣是散文,同樣言簡意賅,那麼兩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異同?能努力說出一兩點嗎?要從修辭、思路、詳略和思維的變換等角度來分析。

  3、找出文章中的難懂的詞句來討論,力求深入理解它的深層含義。

  四、課上步驟:

  ***一***、齊讀《霞》,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1、作者由霞,得出了什麼結論?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嗎?

  明確:雲彩更多,霞光才愈美。

  2、作者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沒有立即停止,而是把文章的思路轉到了什麼地方?

  明確:轉而想到的是人生中的快樂與痛苦的關係。快樂與痛苦交織,人生才更美麗。這是一種人生感悟,是經歷了大風大浪後的人生況味,是對人生的冷靜思考後的深層概括與領悟。

  3、而文章的結尾又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這樣安排?

  明確:提示我們,只有到了像作者這樣的晚年才會更能品味出人生命的真正意義以“地球不停地繞著太陽轉”的常識和“東方不亮西方亮”的俗語來作結,啟示人你去思考與領悟。而且“太陽正向慰冰湖上走去”又讓人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像。達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4、綜觀全文,支撐起整篇文章的思路的關鍵是什麼?

  明確:這就是聯想與想像。作者的思維發生的兩次大的跳躍,都是源自聯想。一次是由雲彩想到了人生的變幻,另一次則是由一般的人生想到的是個人的晚年。這也正是散文的精髓。

  ***二***、齊讀《我的家在哪裡?》,然後討論:

  1、文章開頭為什麼要提到對夢的看法?

  明確:引起了下文的夢,也為後文寫到自己的靈魂深處做了有效的鋪墊。

  2、在夢境中,作者沒有詳細地寫自己的心情,而是以更多的筆墨來寫車伕,那麼從字裡行間,你能讀出作者的心情嗎?

  明確:那是一種渴望快速回到自己家的焦急的心情。而以年幼的身份,更能突出盼歸的焦急與無奈。

  3、夢境本已寫完,為什麼又要寫到夢醒之後的所見所想?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樣寫目的就是產生一種對比,夢裡始終不能忘卻的只是自己年幼時的家,而非幾十年中自己經歷的生活與家庭。“只有住著我的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4、文章寫至此,作者又想到了什麼?感嘆的是什麼?

  明確:回溯的是九十年所走過的甜、酸、苦、辣的生活道路,得出的是自己無官無權無級無款無舊,無牽無掛,卻有的是一個朝思暮想的家。

  5、我們知道,冰心一生獲得的名利不少,為什麼她還說自己無牽無掛,只有一個家?

  明確:這足見她對名利的淡薄,而沉澱在心中的只有一種割捨不掉的親情,這是任何其它的友情愛情都無法替代的。

  6、其實,文中作者給我們描繪的是兩種不同的家,一種是現實中的,一種則是夢中的家,兩者在性質上有什麼不同?才會在作者的心中有如此大的差異?

  明確:現實中的家,充滿的是爭鬥,湧動的是暗流;而夢中的家,則是美好的,無爭鬥的。兩相對比,表現的正是作者的追求和淡薄的情懷。

  ***三***、從文中,我們能看出作者此刻什麼心境?

  明確:從容不迫、灑脫自如;是作者一生素養***思想和藝術***之自然獨到的發揮,充滿的是徹悟人生的快樂。本文風格是:含蓄而深沉,警句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