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七年級語文教學評估與考核的主要依據和內容,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一、試卷分析

  ***一***試卷總評:本次試卷的試題依據課標,源於教材,貼近學生生活,關注學生成長。試卷反映的命題思想和導向,有利於我們進一步轉變觀念,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既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更重視能力的培養,從而把語文素質教育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試卷的結構有四部分組成:一、積累與運用25分***包括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成語使用選擇3分、古詩文默寫8分、課內文言文字詞翻譯6分、名著4分***。二、現代文閱讀25分***共2篇,課內是魏巍的《我的老師》14分、課外是賈平凹的《我的老師》11分***。三、古詩文閱讀15分***古詩欣賞4分,課內外文言文對比閱讀《世說新語》中有關陳元方的故事,11分***。四、語言運用***小作文:寫一條簡訊5分,大作文: ,有我!30分***。

  ***二***試題特點

  1.強調語文基礎。

  試卷強調語文基礎,既考查簡單識記的知識,更注重考查學以致用的能力,出示的問題不少都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辨析,但個別題難度逼近中考,如課外文言文第16題***2***小題以及17題,對剛入學不久的七年級新生來說實在有點難。

  2.題型與新課程理念接軌,關注學生對文字的認真研讀。

  題型與新課程理念接軌,關注學生對文字的認真研讀,具體體現在不少題型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不僅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還增加了評價型、探究型的題型。不僅考查了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聯絡生活實際的能力,也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創新能力。

  3.試卷重視由課內到課外的延伸,引導學生關注人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

  如:1、2、3、4小題重視課本知識,考查名著《繁星 春水》的常識,又考查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現代文閱讀,引導學生關注人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文言文閱讀,緊扣課本,又有所延伸,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並較好的體現了語文學科所承載的德育功能。

  4.語言運用題:小作文時代感強,寫簡訊,又涉及網購,貼近生活;大作文為半命題: ,有我!既開放又有一定的束縛,挺好!如果能給出一段溫馨的提示性語言,減少審題難度,是否更合適。

  二、答卷分析

  ***一***典型錯誤:

  1.積累及運用***25分***

  學生的典型錯誤主要表現在:***1***“寬巨集”的“巨集”字錯誤率極高,寫成“洪”、“浤”,這是同音字分辨不清,沒有結合語境造成的。“慍”誤寫成的“蘊”字的也不少,“徒”錯成“陡”的也有少數。***2***答案為B,但學生太多寫A,“不求甚解”、“忍俊不禁”意義不懂造成。***3***默寫題中“若出其中,星漢燦爛”,寫一條橫線上,序號指示性不強,“雁”與“燕”的混淆,“涯”、“啄”、“郎”的誤寫,“洛陽”寫成“落陽”。***4***文言文:序號 ② ③ ④亂了,指示性不強,學生審題不仔細,通假字解釋不完整,不規範。“兒女”寫成“侄兒侄女”很多,“因”寫成“因為”較多。***5***冰心的《繁星 春水》誤寫成“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很多,寫道理對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顯得太難太深,角度偏差太多了,很多理解為“自由的追求”。

  2.閱讀理解***25分***

  ***1***課內現代文閱讀,四道題呈由易到難的梯度設計,第6題“用簡潔語言概括關於蔡老師的幾件事”看似簡單但容易失分,許多學生未寫全4點,個別學生答題不簡潔;第7題抓關鍵詞賞析精彩語句,既有限制又有張力,學生做得不錯;第8題學生基本未答到“她的教育方法很特別”;第9題學生基本選擇其中一種觀點說理由,少數學生提到兩者不可分割,失分率較高。

  ***2***現代文閱讀二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敘事散文,有許多品賞玩味之處。四道題目,有難度,有梯度。第10題,考查語境中用詞的準確性,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本想降低難度,但學生對“譏笑、嗤笑、哂笑”和“教育、教誨、教導”的用法分不清,瞎蒙!沒幾個學生能都蒙對,失分嚴重;第11道題,考查反覆修辭手法的作用,難度適中,得分率較高;第12題,出卷者已很用心地提醒“外部特徵和內在品質”,部分孩子還是混在一起寫,不少學生只是從一個角度來寫,答題不全面不嚴謹;第13題,部分孩子對這句話理解錯誤,認為“我的老師只有我一個學生”,導致失分。

  3.古詩文閱讀***15分***

  ***1***蘇軾的這首詞,難度較大,初一學生不知何為“情懷”,除了有幾個班級曾經做過此題,其他學生失分幾乎都在2-3分。第14題寫不出“繁茂”;第15題大部分學生答成“思鄉之情”。

  ***2***文言文是失分重災區。第16題,課內文言文翻譯得分率較高,但課外翻譯失分極其嚴重,極少數學生能寫對“法”和“孤”的意思;第17題出卷者已很用心地提醒“分別”,可有些孩子就是視而不見,籠統地寫在一起,部分孩子答題缺乏針對性;第18題出題指向性不十分明確,“結合甲乙兩文”如改成“結合具體語句”那學生的審題就不出現歧義,所以好多學生不知道要不要引用原文的語句或意思,部分學生答題時,不會抓住文中關鍵的語句來揣摩人物形象,只是憑感覺來寫“講信用、為人正直、性格開朗”等等,這顯然是不準確的,特別是不會從多個角度來找答案,如“聰明、機智、靈活、隨機應變”“大膽、勇敢、果斷”“剛正不阿、為人正直”等,其實這些答案的詞語是同一個意思。

  4.語言運用***35分***

  第19題:

  出題中的“*”符號,不符合習慣,學生寫得麻煩,又浪費時間。答題時主要出現如下兩個問題: ①答題不完整。本題應解決“發簡訊的原因”“表示歉意”“圍巾的處置***包括郵費***”“衣服的傳送”等問題。但很多學生就是落掉一些內容。②語言不簡煉。一個問題本應一句話能說完的,但非要羅哩羅嗦地講上好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另外,標點符號、格式也偶爾會出現一些錯誤。

  第20題:

  本次七年級作文題《______,有我》,這是一個振奮人心、展現自信、宣誓自我的作文題,給人以鼓舞,給人以正能量。但要把這個作文題寫好,難度很大。題眼是“有我”,重點寫清為什麼要“有我”,“有我”會怎麼樣。但是很多學生只寫為什麼要“有我”,很長篇幅寫什麼情況下,結尾點到“有我”,就結束。卻沒有詳寫“有我”會怎麼樣?產生怎樣的影響?因此,很多學生有偏題、離題的現象。有些學生擬題不當,如《未來,有我》《地球,有我》《童年,有我》,改成《開創未來,有我》《保護地球,有我》《美好童真,有我》就好一些,既通順又具體,把題意範圍縮小,但這種題目還是很難寫好的。有些學生擬出的題目不錯,有哲理,有詩意,但文章沒寫好,如《成長路上,有我》《這個秋天裡,有我》《失敗背後,有我》等等。

  總之,這次作文失分率很高,優秀作文不多。

  三、對今後語文教學的建議

  1.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重在平時的實踐積累。應以課內文字教學為主要載體,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

  2.要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尤其是直接的語言積累,要加強古詩文的背誦與默寫;同時加強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

  3.精讀訓練要有目的,要講究方法,要注重講評反饋,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答題思路,要提升學生答題時的語言表達水平。堅決反對高耗低效的大容量練習。

  4.要加強課外閱讀,現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普遍偏少,有的學生幾乎沒有課外閱讀,僅靠語文課本是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的。課外閱讀也同樣需要教師的認真指導,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要求上,也不能只看到開展課外閱讀的困難而不去想辦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有一套管理辦法,有要求,有交流,有檢查,有考核,才會有效果。

  5.作文方面:***1***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在平時的學習中,就得要求並訓練學生規範整潔的書寫,雖不能人人字型美觀,但一定要做到工整、乾淨。***2***加強作文與生活的聯絡。要訓練學生學習從生活中選材,儘量做到求新求異,不僅真正做到以我手寫我心,而且真正重視獨創。***3***強化作文基本功訓練。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講,學些記敘文,要學會正確審題,恰當選材,做到敘事清楚明白,條理清晰,詳略得當。

  6.要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語文,聯絡生活實際學習語文。真正開放我們的語文教學,加強學生的語文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探求語文知識,主動獲取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要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從活動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養。

  範文二

  2011-2012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為今後更加紮實地開展語文教學,進一步樹立質量第一的教學意識,作為七年級語文教師我在認真分析試卷的基礎之上,以七年級的期中語文考試成績,對本次考試情況作一個客觀的分析,現分析如下:

  一、資料分析

  本次考試,我所帶班級共有2個班級98名學生參加考試,考試的資料分析情況如下:

  90分以上2人,80分以上14人72-80分共13人。及格率太低。

  二、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考查範圍為七年級語文上冊1-3單元課文與綜實踐活動,試卷由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古詩文閱讀與記憶、課外閱讀及寫作幾大板塊組成,分別考查了學生知識積累、分析理解、語言運用等能力。同時,此套試卷充分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原則,整個題目的設定科學有序,基礎知識30分,古詩文閱讀19分,課外閱讀21分,寫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夠從學生的得分來反饋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師平時教學的情況,又檢測了學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檢驗老師在教學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綜上所述,本次調研考試的命題思路:以教材為藍本,以課內為重點,強調雙基,注重運用,突出考查能力。

  三、考情分析

  ***一***積累與運用***滿分30分***

  本次考試,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做得好一點的是“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下設計七個小題,總分為30分。

  1.【滿分2分】本題是單純的根據拼音寫漢字和在括號內注音。

  此題總體上得分情況不好,絕大多數學生失分,最令我吃驚的就是部分學生竟然連基本的拼音都不會,可見我們學生小學的基礎很差,由此我也得到個感悟漢字教學應該成為一種經常化,要及時檢查,經常鞏固。

  2.【滿分2分】 本題是改正錯別字的題型

  此題得分情況不好,主要是不能準確發現錯別字,並改正,對形近字的模稜兩可是失分的主要原因,說明要加強形近字的辨析,和錯別字改正的訓練。並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錯字集,要讓學生有意識的積累!

  3. 【滿分2分】 本題的對加點字意思解釋的題型

  此題得分情況也還是不太理想,可見這些基本功仍然沒怎麼打好,仍然需要對基本功的再次強調。

  4. 【滿分2分】 本題是填寫恰當詞語的題型句,但還有部分同學沒能掌握課文,由此題可見學生平時還要把基本功放在“讀”上。

  5. 【滿分2分】 本題是修改病句的題型

  此題主要2個病句,都是平時最常見的病句,1題是“在···的過程中”和“使”字的重複使用的病句。2題也是最常見的“提高與水平”相搭配的題型。但是還是有些同學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太好,可見平時還是學生自我總結的太少,應教會學生如何學會自我總結。

  6,【滿分2分】 本題是自我發揮的題型,也是送分的題。本題得分率較高。

  7. 【滿分2分】 【滿分6分】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本詩文積累的掌握。

  此題得分較平常單元考試的詩詞題,有較大進步,主要原因是平常默寫注重了落實,學生注意了錯別字,這是以後應該堅持的!

  第二部分的閱讀理解第一篇選段是出自課內?《論語》十則。滿分為19分,下設有8個小題。

  第8題,【滿分2分】是對作者相關的基本常識的填寫,考察的是對孔子的基本瞭解,本題得分率達到99%。

  9. 【滿分2分】本題是對本文中通假字的總結和解釋,本題得分率也達90%多,也有部分學生沒看清題,忘記對該通假字進行解釋。

  10-15題。主要是對本文基本知識的考核,部分學生未能準確把握本課。仍需加強文言文的賞析提高。

  第三部分的閱讀理解的選了2篇課外閱讀,其中有一篇是說明文的解析,該題總分21分,得分情況很不理想,得15分者不超過80人,均分在10分左右。最高得分18分,最低得分4分。此題共設8個小題,第1題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由於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練習較少,閱讀能力有待提高,在做題中對文章的內容把握得不準,只是概括表面意思沒有體會到本文的重點能夠回答完全正確的極少。

  第四部分就是作文,本次作文是以“面對----,我選擇----”為題目的,要求在橫線出補充完整題目,文體不限,600字左右。但本次作文整體情況不好,能得到優分的學生比較少。從寫作實情分析,大部分學生寫作能力較差,不能認真審題,沒有寫自己理想的生活或環境。大部分學生書寫不太工整,語言表達空流暢,結構思路不很清晰。平均得分在34-36分。

  四、存在的問題及教學建議

  綜合本次考試,我們發現儘管有許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時也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課文的例子作用重視不夠,對閱讀未過好“四關”

  古詩文閱讀和課內閱讀選自課內,從答題的效果來看,部分學生對教材還不能熟練掌握,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也許是老師沒深鑽教材,也許是教師沒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標性、指向性。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充分的利用例子來舉一反三,那麼,這又從何談起語文讀寫聽說遷移能力的培養呢?因此,教師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讀課文中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要把知識點落到實處。將“字詞關”、“課文關”、“背誦關”、“練習關”紮紮實實落實到位。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差,要在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本次考試閱讀理解部分共有40分,能夠得到35分以上的學生不到總數的15%,大多數學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別是語言概括能力、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為欠缺。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應以教材為基礎,並加大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習慣。

  3、要進一步夯實語文基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從本次考試的情況看學生的語文基礎並不牢固。從書寫的情況看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在進入七年級之後,還沒有從小學的貪玩,馬馬虎虎的學習習慣中改正過來。因此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知道“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

  4、加強古詩文言文教學,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

  新的課標對古詩詞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見對經典古詩名著的重視。特別是七年級要培養學生的對文言的興趣,打好文言基礎。從本次考試看,學生對文言的詞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強化文言實詞、虛詞的教學,要引導學生理解、誦讀,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

  5、進一步加大語文與生活的聯絡,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提高學生的語言文書處理的實踐能力。

  從本次試卷來看,很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考查,這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題型,學生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從做題情況來看,有部分學生的平時的語言現象積累不夠,記憶不牢,運用不活,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參加綜合活動,主動參與,增加積累。

  6、寫作水平急待加強,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寫”,“多”出效果,“多”出成績。

  本次作文考試,非常明確的告訴學生寫作內容,但學生不知道究竟怎樣來緊扣題目的要求,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考慮作文的行文思路,選詞造句沒有錘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表現力。因此在下一階段要加

  大寫作的技巧與語言的表達訓練,在練中提高寫作水平。

  範文三

  瑞雪迎新年,隨著翩飛的雪花,新的一年來臨。2013——2014年度秋季學期告一段落,為了懲前毖後,特將此次語文試卷得失分析如下:

  一、試卷總體評價

  攀枝花市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試卷的組織和編寫充分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改變了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答題的現狀,積極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考試的答題方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樣化,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改變了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的語文考試的答題方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樣化,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遵循了語文教育教學的規律,使學生體會到了應該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突出了學生語文實踐活動,沒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特別注重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形式的考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彈性,給地方,學校,老師留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彈性,更給學生留有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自主地學習和發展。

  本次命題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注重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課改理念的滲透,強調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的要求,較好地體現了教育部“語文考試應著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精神。

  本試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試卷結構

  本次試卷共分兩個大部分試題卷,和答題卷,試題卷也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單項選擇共16分,一、二題是積累運用***16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積累;第二部分是非選擇題共84分,含2分卷面分。又分為三個大題。三題古詩文默寫翻譯***15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背誦,理解。四大題為閱讀題共27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小部分共5個小題,共11分,第二小部分共6個小題,共16分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運用、分析、概括能力;

  ***四***作文***42分,內含2分卷面分***。本次試卷能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能比較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素養,題量適中,便於學生在120

  分鐘內完成。

  三、考試情況分析

  從考試後學生的得分和失分情況看,第一、二部分主要是考查學生平時知識的積累運用、知識的掌握情況共16分6小題,本題題型較活注重基礎,學生答的較好的是第1、5小題,考查學生對字詞、名句的掌握情況,得分率分別為86%、82%;第2、3、4、6題是單項選擇題,考查學生對成語、作家作品、文言語句的停頓等題型的掌握情況,學生失分較多.

  第三部分文言文語句默寫及翻譯,默寫得分不錯,翻譯重點詞語沒有翻譯出來的學生不少,以後有待加強。

  第四部分是現代文閱讀,共兩環節,合計27分,其中第一環節是三個選段,學生的得分率總體約為76%。第二環節散文閱讀的得分率為: 55%,其中,9、11、12、13、14題得分率相對較高,為: 80%,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判斷能力的10、15、16、17、18題得分率為69%左右。

  第五部分是作文,得分率在78%左右。這個作文學生有較深刻的體驗,有話可說,感情也較為真摯,但缺少深刻的表現,就是說,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麼表達,不懂得在細節中體現自己的情感,閱讀面窄,選用的材料不是很新穎,有不少同學的材料顯得老套。濫用詞語,語句不通,語言匱乏,不能很好地藉助一些有效的表達方式突出主旨。

  四、存在問題

  綜合而言,本次考試暴露出了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成語、病句題錯的較多; 二是閱讀中理解不準確,答題不到位;三是表述不嚴謹,詞不達意; 四是寫作基本功不夠紮實,仿作、虛構的作文較多。 這都表明,學生在語文基礎、語文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硬傷”,需要廣大師生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克服。

  五、對語文教學的一些建議

  1、順應課程改革,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教師注意學習,從整體思考語文教學,立足課內放眼課外,“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更新觀念,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立足實際,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能得法於課內。在注重雙基的同時,讓課堂充滿活力,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題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題目。

  3、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能讓學生受益於課外。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廣泛的閱讀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語感就包含於其中。沒有對語言文字的足夠積累,學生就會讀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語言的含義,不能正確使用文字。學生在答題中

  的出現的錯別字,古詩詞默寫錯誤,基本的文學常識缺乏,寫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說明了我們平時在閱讀教學中還不夠重視多方面的積累。所以必須引導學生向課外要時間,擴大閱讀面,拓展知識視野,多讀書、讀精品、多觀察、多思考、勤動筆,增加語言積累,增強語感,提高表達能力。

  4、強化作文教學,強化“識字與寫字”教學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身邊的人和事,體會自己親身做的事,積累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勤於動筆,這樣作文就會左右逢源,言之有物了,才能使學生寫出有活力的文章。

  以上是對此次期末調研考試的簡要分析,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