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剛升上高一的同學想要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需要同學們重視文言文的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同學們閱讀練習。

  高一文言文閱讀原文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所以不列於五嶽、闕載於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堙祀,故事絕於常篇,名標於奇紀。

  然影象之興,豈虛也哉!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餘所以馳神運思,晝詠宵興,俯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纓絡,永託茲嶺,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邈彼絕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見而不知,仁者以路絕而莫曉。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見標,瀑飛流以界道。

  睹靈驗而遂徂,忽乎吾之將行。苟臺嶺之可攀,亦何羨於層城?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披荒榛之蒙茸,陟峭崿之崢嶸。濟棲楢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徵。跨穹窿之懸磴,臨萬丈之絕冥。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攬桕木之長蘿,援葛蕌之非莖。必契誠於幽昧,履重險而逾平。

  既克濟於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籍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鬆。過靈溪而一濯,疏煩不想於心胸。

  陟降信宿,迄於仙都。雙闕雲辣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朱閣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於高隅。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湧溜於陰渠。

  於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閒。害馬既去,世事多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凝思幽巖,朗詠長川。爾乃義和亭午,遊氣高蹇,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揚煙。肆覲天宗,爰集通仙。漱以華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悟遺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玄;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渾永珍以冥觀,兀同體於自然。

  【注】:禋***yin***:泛指祭祀。②蕌***lěi***:纏繞。

  高一文言文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睹靈驗而遂徂 徂:往,到

  B.披荒榛之蒙茸 披:撥開

  C.酸泉湧溜於陰渠 陰:陰森

  D.遊氣高蹇 蹇:慢走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B.闕載於常典者 以其無禮於晉

  C.不任吟想之至 蚓無爪牙之利.

  D.忽乎吾之將行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

  B.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

  C.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

  D.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點明天台山的神奇秀異,說它雄奇秀美、物產豐富,是福地洞天,接著又點出天台山未能名列五嶽的原因,是地處幽深,路途遙遠。

  B.作者遊賞天台山,馳思遐想,晝詠夜起,第二次登臨時,想脫離塵世的羈絆,永遠隱居此嶺。於是措詞遣句,奮筆疾書來抒發情懷。

  C.作者歷盡九折,登上天台山的頂部;縱目騁懷,頓感心曠神怡;憩坐萋萋纖草中,蔭倚落落長松下,頓時將各種煩憂全部忘卻。

  D.作者因留戀天台山的美景,渴望到天台山的最高處仙都遊賞,所以在天台山上下連住了兩晚上,終於將天台山全都遊覽了一遍,體靜身閒,俗念頓消。

  第II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始經魅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5分***

  ***2***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5分***

  高一文言文閱讀答案

  9.C***陰:水之南***

  10.D***均為詞尾。A.……的人/ 句中表停頓 B.介詞,在/介詞,對 C.動詞,到/定語後置的標誌***

  11.C

  12.B***“第二次登臨”錯,應是“好像已兩次登臨”***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10分***

  ⑴***5分***先走過魑魅盤踞的道路,最後踏上杳無人煙的地方;全世界很少有人能夠登攀,帝王從來沒有在這裡祭祀。

  ***“始”“卒”“踐”“舉”“陟”各1分***

  ⑵***5分***擺脫人間不捨的煩想雜事,盡情抒發超脫的崇高情懷。身著毛絨豐滿的粗麻短衫,搖動鈴鈴振響的登山柺杖。

  ***“釋”“域中”“暢”“被”各1分,“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句式1分***

  高一文言文閱讀譯文

  天台山,是山嶽中神奇秀異之山。渡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都是玄聖遊化、神仙居住的福地洞天。其高峻形貌、祥瑞華美,極富山海瑰寶異珍,盡顯人間仙界雄奇。之所以未列五嶽,缺載經典,是因為所處幽深,路途遙遠。有的倒影於浩瀚大海,有的匿峰於峻峭崇山。須先走過魑魅盤踞之路,爾後穿越杳無人煙之地。舉世很少有人能夠登攀,帝王從來沒有於此祭祀。所以其事蹟,常典沒有記載,傳奇標著美名。

  但是影象的興起、流行,難道是虛的麼!若不是遺棄世俗,修仙學道,辟穀食芝之人,怎能輕而易舉覓地居住?若不是寄情世外,盡力尋找,篤信神明之人,豈願苦思冥想持有異論?我因此馳思遐想,晝詠夜起,剎那間,彷彿已二次登臨,猶將脫離世網,永遠隱居此嶺。不勝吟想之極,姑且措詞遣句,奮筆疾書以抒發情懷。

  遙遠彼岸,偏僻勝地。深邃幽美,聖山天台。小智者,持己所見而不去;欲去者,卻因路絕而莫曉。笑彼似夏蟲,疑冰存在;願己若雄鷹,展翅翱翔。赤城棲霞,建標立物,以為天台標誌;桐柏瀑布,飛珠濺玉,劃出青山界道。

  目睹靈驗,就欲前往;轉瞬之間,我即動身。假如臺嶺可以登攀,何必羨慕崑崙層城?擺脫人間不捨之煩想雜事,盡情抒發超脫之崇高情懷。身著毛絨豐滿之粗麻短衫,策動鈴鈴振響之登山柺杖。穿越草木茂密之原始森林,攀登高峻突兀之峭壁懸崖。渡過楢溪,徑直前進;奔向天台;疾速行走。跨過高懸穹窿之石樑,面臨深逾萬丈之深淵。踏著長滿莓苔之滑石,搏擊壁立如劈之翠屏。緊攬樛木長長藤蘿,攀援葛藟直生枝椏。雖然不顧垂堂險境,卻能獲得永存長生。務必心誠意真,投合玄道;當感仄徑平坦,履險如夷。

  既而歷盡九折,登上臺嶺;驀見路道逶迤,已然修通。騁目馳懷,心曠神怡;從容漫步,氣爽神清。憩坐萋萋纖草,蔭倚落落長鬆。過靈溪洗去俗塵,疏煩想暢達心胸。

  上下連住兩宿,終究到達仙都。雙闕高聳入雲,夾路矗立;瓊臺拔地而起,中天懸居。珠閣玲瓏,掩映林間;玉堂華美,驚現高隅。朱欄繡戶,彤雲繚繞;鏤花綺窗,日光炯晃。八桂茂盛挺拔,凌霜不凋;五芝含秀晨展,爭奇鬥豔。微風輕拂,聚芳於南林,醴泉甘甜,奔湧於北渠。

  於是遊覽一週,體靜心閒。俗念已去,世事全拋。體察入微,得心應手。身倚幽巖凝思,面臨長川朗詠。不覺時至正午,剎那雲開日朗。法鼓琅琅,香菸嫋嫋。朝拜天尊,眾仙會聚。舀嘗玄玉瓊膏,漱飲華池甘泉;探討仙道學說,暢談儒佛經典。始悟遣有為之不盡,頓覺涉無為之滯有。泯滅色空,歸於同一;思無即有,參禪得道。釋有名無名,同出一源;消色慾空觀,成就無為。放縱語樂終日,等乎寂默不言。悟識玄妙永珍,兀達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