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隆學校教師節足球操

  柏隆初中坐落於旌陽區柏隆鎮場鎮,現有15個教學班,佔地面積23652平方米,建築面積 10761平方米,“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學校所有房屋均進行了加固。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挑選了柏隆學習教師節足球操的資料,希望你喜歡。

  柏隆學校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學校板房教師住宿125間,學生寢室192 間,食堂2間,教室17間。學校學生861人,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連年被評為旌陽區“文明單位”、“衛生單位”、“旌陽區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旌陽區基層工會標準化建設達標單位”、“繼續教育先進單位”、“四川省關愛留守兒童先進集體”。

  學校簡介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柏隆鎮初級中學

  柏隆鎮初中坐落於旌陽區柏隆鎮場鎮,1984年與原柏隆一小分離後成為獨立的單設初中,學校現有15個教學班,佔地面積23652平方米,建築面積10761平方米,“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學校所有房屋均進行了加固。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學校板房教師住宿125間,學生寢室192間,食堂2間,教室17間。學校學生861人,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連年被評為旌陽區“文明單位”、“衛生單位”、“旌陽區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旌陽區基層工會標準化建設達標單位”、“繼續教育先進單位”、“四川省關愛留守兒童先進集體”,學校近年來獲得旌陽區教學質量優勝獎、旌陽區第三屆中小學藝術節一等獎,區級科研課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機制研究》分獲德陽市、旌陽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學校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四有新人”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民主管理、質量興校、德育為首”的辦學特色,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多年位居旌陽區前茅。學校以優秀的教師隊伍為支柱,以嚴格科學的管理為保證,以優良的辦學條件為基礎,以教育教學改革為活力,全校師生“團結、勤奮、求實、創新”,辦學效益不斷提高,使學校成為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的搖籃!   柏隆鎮初中長期以來深入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從2005年10月起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機制研究》的區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分別榮獲市、區科研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並受德陽市政府表彰和榮獲四川省關愛留守兒童先進集體。市、區各級領導多次到校關愛留守兒童,柏隆鎮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留守兒童,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從而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管理機制、執行機制、保障機制和評價機制,使留守兒童享受了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教育。   柏隆鎮初中以建立“德陽市義務教育示範鄉鎮”為契機,大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援下,規劃和建設柏隆鎮教育新園區工作已全面啟動。但就在此時,發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教學綜合樓、實驗樓、教師宿舍,學生宿舍都已成危房,教學設施裝置損毀慘重。但地震沒有震垮柏隆鎮初中全體師生抗震救災的決心和勇氣,在支部書記、校長陳遠才同志的帶領下,全體教師積極開展抗震自救,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迅速讓初三複課,並安排好學生的生活。在湖南省教育工會和青少年基金會的援助下,柏隆初中的活動板房7月初全部搭建完畢,初一、初二的學生全部及時復課,全校師生同心協力,順利地完成了震後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併為下學期的開學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按照旌陽區教育局對柏隆教育的重建規劃,柏隆初中與柏隆一小將合併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新的教育園區進行建設,屆時,一所佔地面積48畝,師生人數達2600多人的柏隆學校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2007年,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通過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借湖南衛視《勇往直前》節目平臺,捐贈225萬元援建8所騰訊希望小學。其中柏隆學校改造專案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資25萬元重建該校初中部教學樓,工程於2008年3月動工,由於受地震影響,2009年4月完成加固工作,竣工投入使用。   2008年下半年,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再通過與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湖南衛視的《智勇大沖關》節目合作,為該校配套體育活動設施,待教學樓專案全部建成,板房教室拆除後,將建起孩子們課外活動的“快樂體育園地”。

  足球操作文

  今天下午學校三年級部將要舉行一場足球操比賽,我們班同學排著歪歪斜斜的隊伍,伴著喜悅的心情,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後操場。雖然天很冷,我們臉都凍得紅彤彤的,但是我們心裡卻是暖洋洋的,因為不僅在現場有許多老師和校長在給我們打氣,而且我們足球操比賽用的背景音樂是最炫民族風,這是一支我們都喜歡的歌曲,更重要的是足球操是我們喜愛的運動。

  做第一節的時候,一二三四是拿著球蹲下去的,五六七八是把足球向頭上頂,最後是一隻手舉向左上方就行了。雖然以前訓練時我還不怎麼會,但經過幾天的刻苦學習,我終於做熟練了。當然在今天的表演比賽中也非常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