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多做練習可以快速提高考試成績。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必修四政治期中考試試卷的詳細資料,供您閱讀。

  必修四政治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1.學習了《生活與哲學》之後,同學們的視野開闊了,思維更加科學、活躍,以下是幾位同學學習之後的感受,其中正確的是*** ***

  ①哲學並不神祕,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②哲學比較神祕,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

  ③哲學博大精深,需要在實踐中去理解和運用

  ④哲學學好了,其他學科自然也就學好了

  A.① ④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③

  2.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給災區的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面對這些災難,有的人求菩薩保佑 ,有的人講防治,也有的人聽天由命。這說明*** ***

  A.每個人的世界觀不同

  B.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

  C.思維是世界的本原,思維決定存在

  D.世界觀不同,人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

  3.下列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B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C世界觀理論化之後形成的就是哲學

  D方法論完全由世界觀決定

  4.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這說明 ***  ***

  A.自然科學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 B.哲學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C.自然科學以哲學為基礎 D.哲學為自然科學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

  5.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物質和思維的關係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係問題 D、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6.2010年7月16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的《盜夢空間》連續三週蟬聯北美票房冠軍,並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僅可以進入別人的夢境對其植入思想,而且認為這些思維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們靠思維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時空,人們甚至可以通過思維來進行犯罪。這反映了哲學基本問題的 內容。 *** ***

  ①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 ②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

  ③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 ④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2011年高考前,不少網站出現了“考神”主頁。“考神”全稱“考試必過神”。高考前,不少考生拜了“考神”。從世界觀上看,這些學生或多或少地*** ***

  ①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與人生的主宰

  ②認為宇宙與人生只是客觀精神的外化與表現

  ③受客觀唯心主義的影響來想問題、辦事情

  ④相信“艱辛努力+“考神”=成功

  A.②③ B. ③④ C.①② D. ①③

  8.下列選項和漫畫寓意相反的是 ***  ***

  A.存在即被感知 B.萬物生於水,又復歸於水

  C.天地合而萬物生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9.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 ***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10.古代歐洲,有過這樣一首詩:“那時候,上面的青天還沒有稱呼,下面的大地也沒有名字,其阿瑪詩***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萬物都和水連在一起。”這首詩體現的是***  ***

  A.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唯心主義觀點

  1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長相。你是駱駝,就不要去唱蒼鷹的歌,駱駝照樣充滿魅力。”這段話是一個    命題。 ***  ***

  A.唯心主義   B.唯物主義 C.悲觀主義 D.教條主義

  1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第一次實現了*** ***

  ①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②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結合

  ③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④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3.“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反映了 *** ***

  A.運動是物質的根本特性

  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

  C.客觀事物的存在與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物質的

  14.宋代詩人陳與義詩云:“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漫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說明了*** ***

  A.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B.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

  C.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有機統一 D.靜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15.漫畫“咱的天敵都被人吃光了”說的是,由於人們大量捕殺貓頭鷹、蛇等野生動物,失去天敵的田鼠便大量繁殖,洞庭湖地區就爆發了“鼠患”。這提醒我們

  ①人類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變了自然規律

  ②認識和改造自然必須以保護自然為前提

  ③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界便失去客觀性

  ④必須尊重自然規律,與自然界和諧相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6、我國農業生產中有這樣的諺語:“清明前後,栽瓜種豆”。而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時生產反季節蔬菜。由此可見

  A.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B.規律依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

  C.科技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D.規律既能被發現,也能被創造

  17.下列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種瓜地瓜種豆得豆 B滄海桑田,斗轉星移

  C抱殘守缺,因循守舊 D方中方睨,方生方死

  18.明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叛亂,建文帝的兒子朱文奎,事變時年僅兩歲被朱棣幽禁,除必要的衣食提供外禁止其與外界接觸。57歲時才被釋放出來,但智力只相當於幼童,連牛馬都不認識。這一史實主要說明

  A.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B.生物的反應形式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

  C.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D.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客觀存在

  19、在我國雲南,納西族地區沿用了十多個世紀的東巴文字是一種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於生活,又保持著生動、誇張、簡約的圖畫特徵,這表明

  A.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B.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具有能動性,對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20.人們在生活中常常通過心理暗示來調節自己的狀態。譬如,當你心情煩躁、學習狀態不佳時,暗示自己能夠靜下心來、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也許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屬於很有修養的人,也許按照一定的標準長此以往的心理暗示,真的成為很有修養的人。這啟示我們

  A.意識能夠改變人生的態度和命運 B.應當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

  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D.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21、“你想用賣糖水來度過餘生,還是想要一個機會來改變世界?三個蘋果改變了世界。第一個誘惑了夏娃,第二個砸醒了牛頓,第三個曾被喬布斯掌握。”網上流傳的喬布斯***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名言和相關評價,都表達了一個老命題:機遇青睞有準備的頭腦,這是強調*** ***

  A.人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人們需要哲學的指導

  C.具體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 D.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22、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

  段。“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採用了多項新技術,這些新技術主要用在空間技術方面,也

  是為將來空間站的建造和試驗做先期的技術驗證。這表明***   ***

  ①人類的實踐活動總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

  ②人類主觀能動性對客觀規律有了一種新的突破

  ③物質世界的可知性和人類認識的無限性的統一

  ④提高人類的實踐水平有賴於認識上的新發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3.2011年1月17日,重慶市ll萬名大學生奔赴企事業單位和農村地區,開展帶薪實習、“三進三同”***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和社會熱點問題調研。下列名言與題意相符的是*** ***

  ①心中醒,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

  ②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富者行不果

  ③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

  ④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馬克思說:“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說明*** ***

  A思想觀念不能說明實踐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D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25、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對這段話的正確理解是*** ***

  A認識不斷髮展 B認識的需要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6.“吸菸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多少年來,人們普遍認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的禍首。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尼古丁只是引起吸菸者對香菸造成依賴的化學物質,因吸菸致死的人群大部分死於亞硝胺、苯荓芘引發的肺癌。這說明*** ***

  A.人的認識具有反覆性,上升性 B.人的認識是有限的

  C.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 D.客觀性是真理的基本屬性

  27、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歷了從“大包乾”到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表明*** ***

  ①實踐是客觀見之於主觀活動

  ②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認識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8、孔子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這體現的哲理是*** ***

  ①認識是變化發展的 ②理論與實踐應該相結合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讀書和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29.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通過新的行星定義,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①真理是客觀的 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③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④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我國社會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既十分緊迫又需要長期努力。為此,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從唯物論角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 ***

  ①以我國的客觀實際作為工作的依據

  ②堅持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③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 的佛,菩薩,基督教的上帝,耶穌,他們極具有人的外表,也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並且都按照人的行為方式來活動。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漢族人,上帝的外貌像西方人。

  上述事實說明了什麼哲學道理 ***10分***

  32.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我國經濟社會執行申出鸚的物價上漲、行業、地區、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汙,把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調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穩妥的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結合材料,用辨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2011年我國巨集觀經濟政策調整的理論依據。***15分***

  33.食品新增劑可以改善食物品質、口感而被廣泛應用到食品加工領域。由於濫用和非法使用食品新增劑,近段時間關於食品新增劑的事件頻發,“三聚氰胺”、“染色饅頭”、“瘦肉精”等報道接二連三地見諸於報端,食品變“毒品”。食品新增劑在廣大消費者心中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

  通過科學研究和實驗,不使用防腐劑也具有危險性,因為變質的食物往往會引起人們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劑除了能防止食品變質外,還可以殺滅麴黴素茵等產毒微生物。因此,國家禁止濫用和非法使用食品新增劑,要求企業必須按國家標準合理使用食品新增劑。

  結合材料,運用“求索真理的歷程”有關知識分析對食品新增劑的認識過程。***15分***

  必修四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DDABB 6——10 BCABA

  11——15 BDCCC 16——20ABDBB

  21——25ADCBC 26——30ACADB

  二、非選擇題

  31***1***第一個人屬於客觀唯心主義***2分***;第二個人雖屬於唯物主義但缺乏辯證思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2分***;第三個人屬於辯證唯物主義***2分***

  ***2***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第一個人認為天意決定一切,是聽天由命的宿命論,是荒謬的。第二個人只看到災難給人們的困難,認為人無法改變,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無所作為的觀點。第三個人既承認災害,又看到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可以戰勝災害,這是完全正確的觀點。***4分***

  32、***15分***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中央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調整巨集觀經濟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5分***

  ②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中央調整巨集觀經濟政策是為了“穩經濟、調結構、控物價”;***5分***

  ③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要求我們按客觀規律辦事,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巨集觀經濟政策的調整遵循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5分***

  33、***15分***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通過科學研究和實驗,合理使用食品新增劑,既可以改善食物品質、口感,又能防止因濫用而產生的危害,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標準。***8分***

  ②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人們對食品新增劑的正確認識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並在實踐中不斷地向前發展。***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