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重點知識點

  哲學是高二政治最難學的一部分內容,有哪些重點知識點要深入理解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可以比較物質與意識、實踐與認識辨證關係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2、理解推動社會運動、變化、發展的兩對基本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

  3、比較並理解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不同表現及解決方式

  階級社會:主要通過階級鬥爭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只能通過改革解決。

  4、瞭解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人民群眾

  5、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群眾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想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二***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②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三大發現。③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4***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生物的反應形式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2***意識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社會的產物。

  ***5***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複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6***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總之,物質世界先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三***

  1、運動

  ***1***哲學上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2***物質和運動的關係: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和變化中,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著,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運動。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3***運動和靜止的關係:①區別: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恆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②聯絡: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③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2、運動是有規律的

  ***1***規律的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規律。

  ***3***方法論:①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②在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

  ***1***原理: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2***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