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政治複習提綱

  期末考政治複習開始了,高二上冊政治知識點有哪些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

  一、文化是什麼 識記

  1、什麼是文化?文化是怎樣產生的?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二、文化的力量 識記

  1、文化的內容、文化的力量

  內容: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者為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②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作用:***原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表現***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三、文化與經濟、政治 簡單應用

  1、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的關係?

  ①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四、感受文化影響 識記

  1、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和特點?

  表現: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特點:①潛移默化

  ②深遠持久

  五、文化塑造人生 理解

  1、優秀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是什麼***體現在哪些方面***?

  三方面:①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上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及作用: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突出原因: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②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程序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

  如何增強文化競爭力: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

  3、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係?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

  一、異彩紛呈 交相輝映 識記

  1、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現在①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優勢,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達;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我們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

  ②文化遺產: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二、透視文化多樣性 理解

  1、怎樣認識文化多樣性?***地位,作用***

  地位作用: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為什麼說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2***各民族間的經濟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又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沒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爭妍鬥豔、五彩繽紛的景象。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三、尊重文化多樣性 簡單應用

  1、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態度和原則***】

  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原則:各國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2、為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和儲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③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樣性對於維持生態平衡那樣必不可少。

  四、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識記

  1、什麼是文化傳播?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即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資訊、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2、文化傳播有哪些途徑?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遊,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

  3、什麼是傳媒?大眾傳媒?

  傳媒:傳播媒介***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路等發展階段***

  大眾傳媒: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告、電視、網路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4、大眾傳媒對文化傳播有何作用?

  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5、中學生應怎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①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

  ②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強中國文化影響力;

  ③藉助傳媒、網路、技術和知識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6、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義?

  對內--中華文化: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維護民族文化。

  ②將中國先進文化推向世界,有利於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競爭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④有利於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對外--世界文化:①有利於吸收和借鑑,取長補短,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③有利於加強交流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相互瞭解,發展友好合

  作,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建設和諧世界。

  五、傳統文化面面觀 識記

  1、傳統文化的含義?傳統文化的繼承包括哪些?

  含義: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繼承方式和途徑:①傳統習俗的繼承 ②傳統建築的繼承

  ③傳統文藝的繼承 ④傳統思想的繼承

  六、傳統文化在今天 識記

  1、傳統文化的特點?

  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多樣性,繼承性

  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簡單應用

  1、怎樣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①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②面對傳統文化,要辨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③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八、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理解

  1、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

  關係:①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要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②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③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我們就能夠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因素:①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②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2、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麼?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九、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 簡單應用

  1、文化發展的實質?文化創新的源泉與作用?

  實質: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源泉與動力:社會實踐

  作用: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②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十、文化創新的途徑 簡單應用

  1、文化創新的主體?途徑?為什麼?

  主體:人民群眾

  途徑: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

  重要途徑: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原因:只有充分認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意義,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刻苦鑽研,銳意創新,才能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2、為什麼要建立學習型社會?怎樣建立?

  ①人類知識的總量激增,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爆炸”是人們不能不改變傳統的教育和學習方式;

  ②現代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為教育和學習方式的改進提供了條件;

  ③建立學習型社會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著文化傳承方式的新變革;

  ④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