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精選作文

  對於高中散文的寫作,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呢?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吧!
 

  :雨戀

  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固執地認為:雨是天上的淚。但凡下雨,一定是蒼天眷戀大地上所發生的往事,感動地流了眼淚。上學後,才知道雨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這其中的情緣全都只是無謂的想象!然而,不能作罷的是我一直對雨持有特殊的情結和愛戀。

  我喜歡輕盈而又飄柔的雨。像姑娘的柔發,像歡快的舞姿那樣,只是緘默著,緘默著。如同牛毛細雨密密地斜織在天地間,輕柔的被風一吹便調轉了方向。經不住日光的暴晒,是如此柔嫩,需要人的呵護。又彷彿淅淅瀝瀝的連陰雨,讓人在不見天日的時光裡,感受著生活的另一種美好。沒有張揚和喧囂,留在人間的也只是瞬間的美:落到地上便化作漣漪,變為泡影。

  我也喜歡猛烈而又磅礴的雨。縱然氾濫成河,縱然風雷大作,縱然是那麼的不近人情。我喜歡那種獨具一格的美。不像嬌柔的溫室花朵般經不起風吹雨打,也不像迷途的浪子那樣忘卻前方的路。我所追求的是暴風雨來臨時的驚天動地。是那轉瞬即逝,天空中忽現的閃電;是那澎湃激情,永不停息的大地上的狂風;是那驚心動魄,充斥在天地間的迅雷。這是一種多麼強,多麼富有力量的美呀!她彷彿在告訴世人:前方的磨難已蕩然無存,而後面的過往也已無影無蹤。著眼於當前,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我更喜歡追逐雨的足跡。在下雨的日子裡,我願意隨風舞動,享受著雨的滋潤——淋雨。沒有淋過雨的人自然無法體驗雨的溫度,也無法感受雨的情結。雨也是有生命的。在追逐雨兒足跡的同時,我也試著與其合二為一。我和風賽跑,和雨嬉戲,對著太陽大笑,迎著彩虹祈禱。我也不曾一次試著解讀雨的密碼:雨的情愫如同我的心結。她和我一樣,因此無論我快樂還是傷心,她也默默分享和承受著我的一切。當然,觀雨則是一種另類的“尋雨之旅”。即使沒有親身經歷,也可以通過眼睛的觀察,耳朵的傾聽,心靈的感受去發現雨的另一種形態,去詮釋雨的另一種美。

  雨或大或小,人或喜或悲,事物總是經時間磨礪而改變。世間沒有永恆的東西,正如雨一樣,落在地上,便消失於“無”!

  雨戀,戀雨……

 

  :完美人生

  人生?乍一看,好大一個字眼;乍一聽,好深一個詞彙;乍一寫,好艱澀一個筆觸。

  有的人,每天日出而作,何為完美人生日落而息,曾披星戴月,撥荊斬棘,故而少不了“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的冷清,與此同時,或許他們也有“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人生概論;有的人,朝夕出沒於官場生活,恐怕絲竹早已亂耳,案牘早已勞形,何處去找尋那座高峰能夠讓鳶飛唳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物者,窺谷忘返?有的人,為了做人上人,方去吃苦中苦,為了功成名就,為了光宗耀祖,整天爬書山,遊題海,落得一個身心疲憊。

  試問:何為完美人生?難道一個完美的生活就是過上好日子,享受榮華富貴?

  我想,正如一千個人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會有一千個問答吧!每個人,他們的心態不同,他們所追求的、嚮往的也不同。也許,在我們眼裡,林黛玉的人生很不完美,她是如此不幸:寶釵的洞房花燭夜卻是她魂歸西天的之時,她是一株嬌豔搖曳的花,在風雨中顫抖,不知飄到何處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可是,她的人生也有完美之處啊,她的紅顔柳態,她的清純真潔,她的知書達理,她的柔情似水,她的孤傲清高,難道不是使人銘記至今的完美標誌嗎?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又是何等的淒涼與悲愴?然而,她卻與花鳥為知己,花落人亡,兩不知!人生有太多的未知和無奈,人生有太多的坎坷和喟嘆,究竟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才能稱得上完美人生呢?

  我想,所謂完美也就莫過於讓自己快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才是完美的。如果每個人都想像鄧稼先一樣成為“導彈元勳”,孔子一樣成為“聖人”,袁隆平一樣成為“雜交水稻之父”,李白一樣成為“詩仙”,列夫托爾斯泰一樣成為“文壇大師”,溫庭筠一樣成為“花間鼻祖”,那麼誰還願意去做平民百姓,誰還願意去做辛勤耕耘的勞動人民,誰還願意去做手醫病人的白衣天使?

  平平淡淡才是真,清清純純才是美,真真實實才是雅,永遠堅守自己的底色。做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生活,無需臨淵羨魚情,無需物質與虛榮。雕欄玉砌是風韻,小橋流水是詩情,心比天高是情懷,作為青春永駐的你,什麼又是完美人生呢?請聽:雨打芭蕉,閒花落地......

 

  :問路

  穿過歷史的風塵,站在高崗上,俯視一道道風景,一道道風景通往一條路。我嘆息,我迷茫,我吟哦......問問他們吧!尋找一條永恆的路。

  我想問問您——辛棄疾。

  您一生三起三落,最後一次上任卻含恨而去,您是否覺得人生殘缺?您有諸葛亮的偉略,文天祥的忠貞卻曾遭革職,您是否覺得生不逢時?您所向靡,渾身是膽卻無法挽回宋朝的悲劇,您是否覺得上天不公?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是您的豪情;“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謀處。”是您的決心;“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是您的嚮往。

  您留下的不僅僅是您抗金的豐功偉績;您帶來的也不僅僅是一腔報國熱血;您更為我指出一條人生的路——堅毅。

  我想問問您——李清照。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時代,是什麼讓您以詩明志,以詞明情?是什麼讓您衝破束縛,承受住巨大的心裡壓力,將那個人面獸心的丈夫告倒,寧願坐牢下獄也不願與“駔儈”之人為伴?

  “一種相思,兩處閒情。”是您的情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是您的國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您的孤獨愁。是不是這些愁澆灌您堅強的性格?

  您留下的不僅僅是您的獨創的詩體——易安體;您帶來的也不僅僅那載著您的情和抽的詩詞;您更為我指出了一條人生的路——堅強。

  我想問問您——蘇東坡。

  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千年來沒有人能讀懂您的心,您卻洞察了人間最深的奧妙。您到底是文學家還是政治家?您手一揮便是一篇極品佳作,您無時無刻不關心國家政治,您又極崇拜陶淵明的歸隱生活。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您的態度;“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您的大度;“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您的風度。

  您帶來的不僅僅是您的才華;您留下的不僅僅是後人對您的評論與敬佩;您更為我指出了一條人生的路——達觀。

  一個人便是一條路,稼軒,您為我指出了一條叫做堅毅的路;易安,您為我指出了一條叫做堅強的路;東坡,您為我指出了一條叫做達觀的路。我會沿著你們的路,開創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