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課後訓練題及答案

  做好琵琶行這篇課文的課後訓練題,對大家複習課文上的知識點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課後練習。

  《琵琶行》課後訓練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釋義:

  ①賈人 ②憫然 ③恬然 ④斂容 ⑤鈿頭銀篦

  答:

  2.根據上下文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義:

  ①左遷 ②銀瓶乍破 ③東船西舫 ④去來江口守空船 ⑤終歲不聞絲竹聲 ⑥又聞此語重唧唧

  答:

  3.指出下面句中古今意義不同的詞語: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使快彈數曲。③因為長句,歌以贈之。④弦弦掩抑聲聲思。⑤暮去朝來顏色故。⑥如聽仙樂耳暫明。⑦為君翻作琵琶行。⑧卻坐促弦轉急。

  答:

  4.賞析詩中重要語句,回答問題:

  ***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詩中最能表現“遷謫意”的詩句是:

  A.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B.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2***“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這“無限事”指的是:

  A.少小時歡樂,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

  B.平生不得志。

  C.“去來江口守空船”的淒涼事。

  D.夜深忽夢的“少年事”。

  ***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淪落人”指的是:

  A.少小歡樂,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

  B.身懷絕學,報國無門,請纓無路。

  C.遠辭帝京,孤處僻地潯陽城。

  D.不得志。

  ***4***“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對“向前聲”和現在聲理解正確的是:

  A.“向前聲”指“水上琵琶聲”。現在聲的特徵是旋律更急促。

  B.“向前聲”指“霓裳”“六么”。現在聲的特徵是更加聲情並茂。

  C.“向前聲”指“山歌與村笛”。現在聲的特徵是旋律更急促,情調更悽楚。

  D. “向前聲”指“霓裳”“六么”。現在聲的特徵是旋律更急促,情調更悽楚。

  5.關於這首詩的結構,一般是按故事情節的發展劃分段落層次,但是也可以從音樂的角度劃分段落層次。請你從這兩個不同的角度用文字分別寫出它的段落提綱,也可用圖表標示出來。

  答:

  6.詩人是朝廷命官,而琵琶女僅是一名歌妓,處於社會的最低層,兩人的社會地位相差懸殊,但詩人卻引琵琶女為知己,認為自己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你認為他為什麼會發出如此感慨?

  答:

  7.詩中有哪些景物描寫?這些描寫對錶現琵琶女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答:

  8.詩的第二段連續用了八個比喻描寫音樂,請找出這八個比喻句。它們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一特徵?音樂的旋律有什麼變化?請根據你的理解填充下面表格。

比喻

特徵

變化

大弦嘈嘈如急雨

 

急促——舒緩

 

輕微委婉

大珠小珠落玉盤

 

 

 

宛轉流暢

幽咽泉流冰下難

阻塞壓抑

冰泉冷澀弦凝絕

清冷凝滯

銀瓶乍破水漿迸

 

爆發——高昂

 

高亢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

短促急驟

 

  9.怎樣描與聲音呢?我們從《琵琶行》中,可以學到許多方法。概括起來說是:***1***直接描摹其聲音,例如 、 、 、 等;***2***巧妙地運用比喻,這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比喻。例如 、 、 、 、 等。另一種就是通感,將聽覺形象轉化為其他感覺,如視覺、味覺、觸覺等,例如 、 等;***3***從側面描寫,主要辦法:一是寫聽者的感受,例如 、 、 等,二是用環境烘托,例如 、 等。你在掌握了這些方法後,能不能也學著寫一段描寫音樂的文字?題目可以是《一曲動人的歌》。

  《琵琶行》課後訓練答案

  1.解析:“賈”多音字,“憫”“恬”易讀錯字,“斂”“鈿”“篦”難讀字。

  答案:賈gǔ,經商。憫mǐn,憂愁。恬tián,寧靜。斂liǎn,收斂。鈿diàn,金花。篦bì,梳髮用具。

  2.解析:題中列出的詞語在上下文中都可找到釋義的依據:①下文有“始覺有遷謫意”、“謫居臥病潯陽城”。②下句有對文“鐵騎突出”。③“東船西舫”是同義並列片語。④“去來”主語是商人,商人已於“前月浮樑買茶去”。⑤與“潯陽地僻無音樂”對文見義。⑥與“我聞琵琶已嘆息”對文見義。

  答案:①遷謫,貶職。②突然。③船。④偏義詞,只有“去”之義,無“來”之義。⑤代指音樂。⑥嘆息聲。

  3.解析:閱讀古詩和文言文要特別留神古今形同異義之詞,防止用今義釋古義。

  答案:①“明年”,今義與“去年”、“今年”相對而言。古義是過了一年,即第二年。 ②“快”,今義“快速”,古義“暢快”。③“因為”,今義表原因,常與“所以”呼應。古義是片語“於是就”。“長句”,今義指字數多的句子,古義是七言詩。④“思”,今義“思想、思考”,古義“怨恨”。⑤“顏色”,今義指“紅黃藍白黑”等色彩,古義是片語“顏面神色”。⑥“暫”,今義“暫時”,古義“一下子”。⑦“翻”,今義“翻滾、翻動”,古義“依照曲譜填寫”。“行”,今義是“行為”“品行”,古義指“歌行體”的詩歌體裁。⑧“轉”,今義動詞“轉動,輾轉”,古義副詞“更”。

  4.解析:***1***注意“感斯人言”與詩中“我聞琵琶又聞此語重唧唧”相應,故知C項正確。A項是別離意;B項指的是琵琶女,弄錯物件;D項在“是夕”之前,時間錯亂。***2***重在本質。A項是對現象的概括;C、D項不全面;***3***必須同時適合琵琶女和詩人。A項只適合琵琶女,B項只適合白居易,C項只是現象。***4***注意詩的前後照應,分析是否全面。

  答案:***1***C。***2***B。***3***D。***4***D。

  5.解析:從故事情節的角度,可按故事的“發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思路考慮,從音樂的角度,則要分析琵琶女一共彈奏了幾次樂曲,據此劃分段落,概括段意。下面列出結構圖示的答案,文字表述從略。

  答案:

  課文結構示圖

  6.解析:本題旨在用對比的方法研讀“序”及全詩,特別是詩的第三、四兩段,然後進行綜合分析。

  答案:因為兩人有許多的相同點。具體見下表:

相同點

琵琶女…………………詩人

來自京都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辭帝京 

b.出色才能:

譽滿京都名藝人     才華橫溢大詩人

c 落泊失意、淪落天涯

年長色衰守空船     謫居臥病潯陽城

  因為白居易與琵琶女有類似的遭遇,白居易才從琵琶曲中聽出了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淚溼青衫,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無限感慨。

  7.解析:景物描寫是本詩的重要表現手法,品味它們在詩中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詩歌鑑賞能力。

  答案:本詩前三段中都有關於“江”和“月”的描寫:第一段寫詩人及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聽到了琵琶女的演奏,為之神往;第二段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暗示詩人和客人都沉浸在美妙無比的樂音之中,從側面表現琵琶女彈藝的高超;第三段以“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從側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讀者能具體地想象出她“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孤單寂寞的悲慘生活。

  8.解析:比喻是描寫音樂的主要手法,運用這一手法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對詩中的比喻要反覆琢磨體會。

  答案:

比喻

特徵

變化

 

粗重急驟

 

小弦切切如私語

 

 

清脆圓潤

 

 

 

 

輕快—時斷時續—暫歇

間關鶯語花底滑

 

 

 

 

 

 

激越奔湧

 

鐵騎突出刀槍鳴

 

 

 

戛然而止

  9.***1***嘈嘈、切切、間關、幽咽。***2***如急雨、如私語、鶯語花底、珠落玉盤。鐵騎突出、銀瓶乍破。***3***主人忘歸客不發、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山溼。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一曲動人的歌》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