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家的哲理散文

  散文是偏重於抒寫真情實感的文學體裁,感情是散文的靈魂,也是散文的內線上索之一,它支配著人、事、景、物的抒寫。而各種描寫,又能詩意盎然地表達出作者的感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心靈的輕鬆 劉湛秋

  生命是一個人自己的不可轉讓的專利。

  生命的過程,就是時間消費的過程。在時間面前,最偉大的人也無逆轉之力;我們無法買進,也無法售出;我們只有選擇、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時間,就是最佳地運用時間。由於我這種意識的強烈萌生,我越來越吝嗇地消費我自己。

  我試圖選擇一種輕鬆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並創作輕詩歌。我所說的輕並非純粹的遊戲人生和享樂,而是追求心靈的輕鬆和自由,過自我寬鬆的日子。而這種感覺會導致行為的選擇更富有人性和瀟灑。一個人自己活得很累,會使你周圍的人和社會也感到很累。如果說,我能有益於他人和群體,就是因為我能釋放出這種輕鬆的氣息,使別人和我有緣相聚***無論多麼短暫***都能感到快樂。

  只有輕鬆才能使人不虛此生,才能使整個世界變得和諧。以惡是治不了惡的。

  對於我們這群黃土地的子孫來說,古老的文明、漫長的歷史已使我們揹負夠重的了,複雜的現實和人際關係使我們體驗夠累的了。

  我願意以輕對重,以輕對累。對我自己,無論處於佳境還是不幸,我都能尋找到自我輕鬆,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為劣境所苦。對周圍群體,當我出現在他們面前,能帶給他們所需要的輕鬆,從而增添或緩解他們生活中的喜悅和痛楚。

  當然,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裡的一個願望,為社會、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種輕鬆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時候和某些方面,也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想念 徐智慧

  常常會無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時,總感覺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聯在一起。沒有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蒼白貧乏,沒有著落。但也不單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與他們發生聯絡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們,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這樣:一些被你所愛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無所謂愛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這三種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長的歲月裡想念他們,因此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實在而豐足。

  幽幽的想念不為人知,帶著往昔的感情色彩,或愛或恨或濃或淡或長或短。當你想念著一個人時,便覺得在極深極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顫動,若隱若現,欲升還沉,你想緊緊地抓住他們,但他們稍縱即逝。

  當你想念滑過你生命的那些人時,所有的愛憎都蒙上一層淡淡的暈光。透過暈光,你再看他們,愛和憎都化做一種體驗生命的深廣的欣慰了。

  :無需太多 陳桂芳

  那天偶過花店,他察覺到我對黃玫瑰的喜愛,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給我。

  可不知怎的,我老想著花店櫥窗裡的那一朵,總覺得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麗可人。

  有一天,我俏皮地問他:“你真的愛我嗎?”其實,只要他講一個“愛”字,我就滿足了,可他不僅說“愛”,且滔滔不絕地說了許多愛的理由,聽著、聽著,我心不在焉了……

  無需要太多!人,有時真的並不是非要得到或聽到許多的。一朵花,一片綠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縷柔情,一點真心,一句關切的問候,一聲同情的惋惜,便可使我們如品香茗、似飲甘醇了。

  只要在我心身透支時,有一雙溫暖的手向我伸出,我便能借助這一臂之力走出困境;只要在我苦惱時,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在我身邊,我就能吐出所有心事求得心靈上的舒展;只要在我憂鬱時,天邊有一抹淡淡的斜陽,便能照亮我那雙迷茫的眼睛。只要……

  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愛情,尤其是向生活。是否記得?我們曾經多麼專注地設計美妙的未來,我們是如何細緻地描繪多彩的前途,然而,儘管我們是那樣固執、那樣虔誠、那樣堅韌地等待,可生活卻以我們全然沒有料到的另一種面目呈現於面前。

  無需痴想太多!只要我們每一刻都在認真地做人,認真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