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的圖片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衡量我們個人品德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禮儀素質已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對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手抄報活動,培養其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樹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高禮儀素養和道德品質,同時對促進和諧校園也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的圖片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一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二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三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四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五

  文明禮貌的手抄報的資料

  文明禮貌常識

  穿著禮儀:

  1、不穿奇裝異服,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保持個人整潔,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同學間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鍊、耳環針、戒指、手鍊、手鐲等飾物。

  7、按要求修剪頭髮,不染髮,不燙髮,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披頭散髮。

  文明禮貌小故事

  一、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二、 面試

  給大家講個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歷、外語、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質人才都來應聘。這一些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關:總經理面試。 這些年輕人想,這很簡單,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準十拿九穩了。

  沒想到,這一面試出問題了。一見面,總經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年輕人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老闆走了,年輕人一個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閒不著,圍著老闆的大寫字檯看,只見上面檔案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看完了還交換:哎喲,這個好看。

  10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闆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哎呀,這些年輕人一聽啊,捶胸頓足。他們為什麼這麼感慨萬千呢?他們說:“我們長這麼大,就從來沒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想想看,我們哪個家庭、哪個學校,經常進行這樣的教育?翻東西,是兒童時期的一種習慣,是一種好奇。小孩去串門,看到人家的抽屜,挨著個兒地翻。爸爸媽媽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媽媽的包。但是,對兒童來說,這是一個特點,不是一個缺點,他就是好奇,他的社會化程度很低,他還不知道要尊重別人。

  文明禮貌名言

  1、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席勒

  2、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3、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4、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5、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6、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8、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9、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10、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