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語故事有畫

  成語故事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現象之一,是與現代文化淵源關係十分密切的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文化體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半途而廢

  戰國時期,黃河岸邊有個叫樂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個十分賢惠懂事理的婦女。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交給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勸告他說:“我聽說有道德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的人不接受帶有汙辱性的施捨,更何況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汙自己的名聲呢?”樂羊子聽了,慚愧萬分,便把撿到的金子放回了原處,並且外出求學訪師,以求能在學問上有所進步。

  然而過了一年,樂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問:“你怎麼剛剛學了一年就回來了呢?”樂羊子說:“我在外面待時間長了,非常想念你,於是就趕回來看望一下。”妻子聽後,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織布機旁,說:“這些絲綢,是把蠶繭抽成絲,再通過織布機織成,是一根絲一根絲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現在如果把這匹絲綢剪斷,以前的勞動就會白費。你在外求學也要日積月累,要通過不斷鑽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學問和修養。如果學了一半就回來,這不是與剪斷織布機上的絲線一樣會前功盡棄嗎?”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這番話,非常感動,隨即又外出繼續求學。七年之後樂羊子學成歸來,得到了魏國國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後來人們就用“半途而廢”來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無終,不能堅持到底。

  2:義無反顧

  西漢的時候有一位辭賦家,叫司馬相如。他自幼好學,會擊劍,會撫琴,但他最擅長的還是寫詩寫賦,他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等都在當時流傳一時,是一個滿腹詩書的風流才子。因此漢武帝很賞識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做官。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為唐蒙徵用大量民工,又殺了當地部落的首領,引起了當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於發生了騷亂。漢武帝接到這個訊息後,決定讓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並讓他寫一篇文告,以安撫當地的百姓。

  於是,司馬相如寫下了《諭巴蜀檄》。在這篇文告裡,他說明調集民工、士兵修築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當地父老鄉親並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曉得國家的法令制度,驚恐逃亡是不對的。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劍而上,寧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你們也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經過深入的溝通,雙方最終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下來,修路工程又順利地進行了。漢武帝非常高興,提拔司馬相如做了中郎將。

  後來人們就用“義無反顧”這一成語來形容幹事情時,從道義出發,為了正義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猶豫。義,道義;反顧,向後看。

  3: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聞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遠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不由自主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巨集偉而莊重,似乎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似乎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人還:

1.兒童成語故事3篇

2.兒童成語故事ppt素材

3.兒童成語故事

4.少年兒童成語故事

5.兒童聽成語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