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秀散文

  開啟高考成功之門,鑰匙有三。其一:勤奮的精神;其二:科學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攝影機”如是說

  我是一個小小的攝影機,自從那次主人的獲獎作品在部落格釋出以後,贏得網友的一片讚歎;這次主人的事蹟榮登高考作文題,受到高考學子的悉心青睞,作為他的助手,我同樣感到榮幸。

  我的主人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攝影師,是數碼讀圖時代的寵兒。他的心中湧動著對美的熱愛,他的意識中潛藏著對美的追求,他的肩上擔負著傳遞美的責任。他揹負著我,走鄉串巷,穿梭於繁華鬧市;跋山涉水,進軍於深山野嶺。他戰勝浮躁,戰勝寂寞,摒棄粗俗、醜惡的風格,用一顆純淨的心,去探索美的源頭,去探究美的真諦。

  說起主人的風采,當數他對美的熱愛。高山流水、深谷淺灘,野芳幽香、佳木繁陰,東籬菊開、山蕭楓黃,蒼松繞雲、石溪成潭,風霜高潔、水落石出……種種美景,無不使他心動。即便是迴圈往復的尋常四季,在他心中也如詩般激昂,如歌般悠揚。

  說起主人的風采,當數他對美的追求。最美的風光永遠在人跡罕至的險峰,偏僻細微的地方。於是,跋山涉水,去尋找高峰入雲的巍峨;風餐露宿,去探究蔚藍深海的綺麗。即使需要跨越千山萬水,也決不放棄尋找人間仙境——心中的香格里拉。在他心中,追尋美是上天賜予他的大任,於是,他用對美的執著,追求唯美世界的風采。

  說起主人的風采,當數他對美的傳遞。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的主人就是用他的火眼金睛去發現美,並且通過部落格、微信向世人展現世界的美、自然的風采。他帶領我遊覽大江南北,為遊子們攜來家鄉的祝福;他帶領我穿越海灘碼頭,為家鄉的父老帶來成功的訊息。登險峰,觀日出;越沙漠,覽月食,哪裡有風險,哪裡就有主人的足跡。為渴望知識的人們,他不顧個人的安危,去揭示大自然的奧祕,以激發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從而揚起遠航的風帆……

  說起主人的風采,當數他對美的信念。那一次主人拍攝《壩上日出》,為選擇新的拍攝點而摔得遍體鱗傷。他不止一次激勵自己,17歲的攝影師穆勒哈姆為向人們報道戰爭場面的悲壯之美而在敘利亞喪生,自己這點小傷算得了什麼?

  一位網友拜讀了《壩上日出》這幅獲獎作品後,感慨不已,他說:“面對萬道金光從白樺樹間穿透而出這浩瀚的天地,我內心的原淨彷彿被陽光喚醒,心胸豁然開朗起來。”

  網友的感慨,讓我的主人震撼,他感受到了攝影作品的真正魅力,也感覺到攝影師肩負的神聖使命。他慷慨陳詞,說他要成為溝通自然與人類心靈的橋樑,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想,這些,或許就是一位攝影師的風采吧!

  :怎一個"情"字了得

  寓言材料中,富人所以認為兒子聰明而懷疑鄰人,完全是感情先人為主的緣故。然而,寓言畢竟是寓言,它雖然蘊含一定的生活道理,給人以思想的啟迪,但並不等於生活的全部,誠然,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受感情的左右,可"感情"代替不了"認知"的"理",相反,"理"大於"情","情"趨從於"理",怎--個",博"字了得呢?

  怎一個"情"字了得?據《呂覽•去私》篇載:晉平公讓大夫祁黃羊推薦南陽縣縣令,祁黃羊毫不遲疑地說:"叫解狐去當,他一定能夠勝任。"晉平公驚訝地反問道:"你說的是解狐嗎?他不是你的仇敵嗎擴祁黃羊笑了笑說:"您讓我惟薦的是縣令,並沒問誰是我的仇敵呀!當縣令,我認為解狐最合適,他能幹得很好。因此才推薦他。"果然,解狐很有才幹,成為百姓擁戴的好縣令,又一次,晉平公讓祁黃羊推薦一位法官。祁黃羊想了想,說:"讓祁午做吧,他是再合適不過了,"晉平公聽後又很震驚,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推薦他不怕別人說閒話嗎?"祁黃羊認真地回答說:"您問誰能當法官,我就把最能勝任的人推薦給您,您並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事實上,祁午正如父親所料,他辦案精細果斷,政績裴然。孔子聞此曾讚歎道:"善哉,祁賀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是啊,祁黃羊兩次推薦人,雖然都直涉感情,但他的認知、判斷卻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盯見認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異,並非總受",請"的束縛。

  怎一個"情"字了得?戰國時齊國的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歐麗。,其貌美,就是用今天的"酷斃了"、"帥呆了"來形容也不為過-儘管妻、姜、客人都一致認為他"美於徐公",他也自我感覺良好,然而,當他見到徐公•"孰視之","又窺鏡而自視"後,就不得不自以為不如"甚至"遠甚"了,無疑,鄒忌是希望自己比徐公關的,他也一--定有著那種感情上的自愛,但難能可"的是,他竟能突破感情的樊籬,冷靜清醒地分析自己的"美",並做出實事求是的認知判斷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曾說:"每個人必須承認,一個關於美的判斷,只要夾雜著極少的利害在裡面,就會有偏愛而不是純粹的欣賞判斷了。人必須完全不對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愛,他在這方面純然淡漠,以便在欣賞中,能夠做個判斷者。"這一點鄒忌做到了,他在"純然淡漠"的心態下所表現的自知之明,不僅贏得後"的讚譽也是"認知"高於"感,請"的有力佐證。

  怎一個"情"字了得?臂代歷史學家陳壽的父親因犯錯誤,受到諸離澆的嚴懲而鬱悶致死,然而陳壽並本因為孔明是仇人,就御"情"忘"理",歪曲歷史,他"按事情的本來面目",寫諸葛亮"東聯北拒、高瞻遠矚,勵精圖治、賞罰分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而突出了人物的雄才偉略、高風亮節。陳壽也是人,以其歷史學家的心靈,當然有著豐富的感情,"殺父之仇"他能忘嗎?當然不會!可他竟能拋開個人的愛惡,如此"歌頌仇人",大講實事求是,也絕非"認知"出現了毛病。這,只能說明“感情”左右不了“認知”,其影響是有其侷限性的。

  哦,怎一個"情"字了得!

  :綠葉的風采

  小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一夜之間,成為國際學術界響噹噹的領軍人物,獨攬生命科學之風采。在我們為他的成功喝彩的時候,不免有人要問,小李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是他的篤學敏思,矢志創新嗎?

  是,也不是,別忘了材料中“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的提示,這說明,小李成功的背後,有一個無堅不摧的團隊,這才是小李成功的祕訣。

  當今世界分工越發明顯,正逐步向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合作方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俗語“孤雁難飛,孤掌難鳴”“柴多火焰高,人多辦法好”“人心齊,泰山移”“眾擎易舉,獨力難成”等,強調的都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法國作家巴比塞說過:“個性和集體融合起來,不會失去個性;相反,只有在集體中,個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覺醒和完善。”

  美國教育家韋伯斯特也說過:“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漸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可見,小李的成功,取決於他所在的團隊以及他與團隊之間的通力合作。小李的成功便是這個團隊智慧、力量的結晶。

  說到“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我便想到了大雁。大雁有一種合作的本能,它們飛行時都呈“V”型。這些雁飛行時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面開路,能幫助它兩邊的雁形成區域性的真空。科學家發現,雁以這種形式飛行,要比單獨飛行多出12%的距離。

  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倍增效果。據統計,諾貝爾獲獎專案中,因協作獲獎的佔2/3以上。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佔41%,而現在則躍居80%。

  從2012年開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中華之光”朱光亞,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中國***之父于敏都是出自同一個英雄的團隊。

  大量事實證明,成功者的背後,有一個堅強的團隊,一旦失去這個團隊,他將一事無成。

  古希臘神話中有個英雄叫安泰,同敵人決鬥時,如果遇到困難他便往地上一靠,於是獲取了新的力量,所以沒有哪一個英雄能與他抗衡。海格立斯觀察到了他的弱點,在交戰中把他舉到空中,不等他靠近地面就把他扼死在空中……

  “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意思是一個人本領再大,成績再多,也離不開團體對他的支援和幫助。

  假如小李是嬌美的紅花,他身後的團隊是綠葉的話,我們謳歌紅花風采的同時,難道不應該謳歌綠葉的風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