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天空優秀學生作文

  醒來時,眼前還是那片漆黑的天空,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笑了笑,朝家的方向走遠了。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看完《十八歲的天空》,思緒萬千。藍菲琳、石延楓、唐宋、古越濤、裴佩……他們似曾相識,如我的學生,像我的同事,彷彿他們就在我的身邊,時而清晰時而模糊。這些人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們常常從我的記憶中跳出來,引起我對往事的回憶,對教學的回顧,對自我的參省。

  十八歲的天空是多彩的

  藍菲琳,漂亮而文靜的女生,細膩沉穩,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她心細又敏感;石延楓,英俊灑脫,有著不羈的外表,而內心極想受到他人的注重;唐宋,稚氣未脫,認真讀書,樂於為大家服務,比其他人“幼稚單純”的一班之長……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歷,他們張揚著各自的性格,他們懷揣著各自的想法,走進了高三新組建的班級。在短短的一年中,他們成長著,思考著,成熟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令人驚訝。

  我時不時地在心中發出呼喊:現在的學生真不可思議呀。貼在牆上的志願有人竟然“朝令夕改”;吳丹丹轉學到校第一天竟然“大言不慚”地對著男生說“別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我身上”;汪君澤竟然用應該還校長的錢預定咖啡座邀請吳丹丹;唐宋和汪晨竟然能合作編寫全班的複習講義;廖士興想成為大記者,竟然道聽途說加上自己的胡亂推理,釋出著老師的“緋聞”;高敬雷竟然在全家遭受車禍一夜之間成為孤兒的巨大悲痛中勇敢的站起來,走出陰霾,走進高考的課堂……他們實在可愛,他們確實標新,他們有著許許多多的花花點子,有著很大很大的內在能量,著實讓人吃驚,讓人讚歎。他們有著不同的目標,有著不同的願望,他們頭頂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描繪著斑斕的色彩。老師帶著欣賞的眼光,關注他們,審視他們,挖掘他們,一道道亮麗的色彩呈現在十八歲的天空,使十八歲的生活點綴的多姿多彩。

  其實好好地回想一下,我們的學生何嘗不亦是這樣?他們會在隨筆中編寫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讓你為之動容,甚至潸然淚下;他們會為爭得來之不易的籃球賽冠軍抱住一團哭成一片;他們也會因為講哥們義氣向老師開口借錢說要請客吃飯……凡是老師想得到的,學生都做得出;老師想不到的,學生照樣做得出來。面對這一切,關鍵在於我們老師怎麼去看待他們,怎樣去引導他們,怎麼去教育他們。

  用“新”溝通從“心”出發

  古越濤老師,一個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小夥子,是他遵從同學的想法,採納同學的建議,使這個其他老師感到棘手的班級一步一步走向有序、團結、積極、進取、出色。古越濤老師,讓同學們自己組建班委,讓同學們寫出心中的願望,讓同學們自己確定複習內容和進度,讓同學們自己面對挫折拿出勇氣克服,讓同學們自己想方設法解決困難,讓同學們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

  裴佩老師、夏清心老師、高子文老師……這群年輕教師,他們朝氣蓬勃,他們活躍敏捷,和學生一樣有著各自的性格,有著各自的天空,但他們以自己赤誠的心愛護著學生,感染著學生,吸引著學生,使學生走出了“自以為是,各自為政”的“混沌狀態”,走向了自信快樂和諧的新天地,從失意走向了成功,也使自己在教學路途上跨出了成功的一步,走向嶄新的境界……

  也許是年輕的老師剛走過學生生活,還保留著點滴學生生活的印記,善於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容易接納學生各種各樣的做法,喜歡變化多彩的生活,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包容學生,評價學生,他們懂得欣賞,懂得包容,講平等,講民主,強調公平競爭,注重危機意識……

  很快地年輕的老師與年青的學生就相通了,年輕的心和年輕的心碰撞出心靈的火花,迅速地融為一體,使原本令人擔憂的班級成了進步向上讓人刮目相待的班級。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寓言:有一天,一隻驢子馱著一大麻袋鹽過河,走到河中,沒站穩,麻袋掉進河中,鹽在水中溶化了,驢子覺得渾身輕鬆。過了幾天,驢子馱著一大麻袋棉花過河,走到河中,它故意把麻袋掉到河中,棉花吸足了水,沉重得把驢子壓死了。

  情況變化了,要用“新”的方法處理了。固守著老經驗,老傳統,把它當成金科玉律,以為這是魔棒,百試不爽,能一勞永逸,那是大錯特錯了。我們的時代日新月異,科技也飛速發展,我們的學生“見多識廣”,高科技的東西能“玩弄於鼓掌”,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善於和學生交流溝通,及時掌握各種資訊,瞭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否則,結果會像驢子一樣可悲,沉重得“死去”。

  用心去傾聽,傾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感受,感受他們的喜怒;用心去發現,發現他們的優劣。熟悉他們,走近他們,融入他們的行列,正如古越濤老師所說的“無論發生什麼,我應該第一個在他們的身邊”。我想,如能這樣,無論我們經歷了多久的教學生涯,我們的心會年輕,會和學生緊緊靠攏,我們的心中同樣會擁有一片十八歲的天空。

  篇2

  是一個不眠之夜。躺在床上許久許久,望著窗臺發呆,翻來覆去的還是睡不著。心在四處遊走,太多太多的思緒凌亂著,心中的鬱悶還是揮之不去。從來沒有人知道那些黑夜中蠢蠢欲動不曾安分的不安分感,因為那些將自己牢牢桎梏的鎖鏈被我們用最乾淨最明媚的笑靨完美的遮掩過去了。黑夜是另一種白天。在黑夜的遮掩下可以沒有任何偽裝。那種沒有一絲雜質瑕疵的純黑色,無聲無息地包容了所有原罪和救贖。以自己最真的姿態面對黑夜,卸下所有壓得自己氣息紊亂的盔甲,努力不讓最真的自己隱去。也許所有人都可以忘了最初最真最透徹的自己,但自己絕對不能夠忘卻。大口大口的呼吸著,睜開眼發現,睫毛在夜的壓迫之下變得那麼凝重。

  有太多太多的思緒凌亂著,心中的鬱悶還是揮之不去。曾經一直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情,那些沉重,那些無法講述的悲傷和蒼涼。

  我承認,我是個感性的人,很多時候感情會飽滿到溢位來。也如今日一樣,那麼靜謐,我喜歡看那些文字,那些能夠收容我感情的文字。時間褪色下去的黯然記憶,打在回憶最淺的地方連續的徘徊著,是什麼遺忘掉了最燦爛的笑容。回憶斑駁著,腦海中一頁一頁的記憶向前不斷翻著。車站的舊站牌清晰的寫著那天我們往返習慣的路線。依舊會印著豔陽天看淺黃色陽光打在襯衫上,偶爾的雨天共同躲在傘下一起皺著眉加速步伐,我還記得這些點滴,而不在的女孩你還記得麼。

  心徘徊在你離開的那天,眼角似乎有什麼東西,被風一吹就冰涼冰涼的,還有一陣思念的味道。

  一切如出一轍祭祀韶華彼岸的年華豆蔻,陽光不再熟悉只能懷念的似水溫柔,許願池中硬幣沉溺熨上的默然憂愁。天空的另一邊,是否依然還有暖心的等候,天黑之後在易碎的平靜中蜷縮著***自己的傷口。指標指向零點,明天會更好的對麼。

  我還在回憶著,一幕一幕曾經和你在一起的情節在腦海中接連不斷的出現。那個多雨的季節,寧願自己迷失在薄霧中看著雨簾重重。到底為了什麼這樣不顧一切流亡,何處又是終點。熹微的晨光與磅礴的落日一次次重疊演繹已定的結果,眼淚只在轉身過後無聲滑落任其放肆噴薄。我還能夠憶起那個輕得像要被吹走散落的笑容,那樣單薄而倔強的身影在劃滿傷痕的年華中隱沒。瘋過傷過哭過想過喊過累過之後明白自己如廢墟,此去經年中在害怕的是曲終人散後剩下什麼溫柔。刺眼光劃的恍惚之間,那道犀利的傷口也隨之炸裂開來瀰漫在空氣中的血腥味道,慢慢的浸進內心。

  只是,孤寂的深淵是你永遠不能動的痛楚。那明媚的光線不是你的籌碼,而是吞噬著情感的剝刀,殘割著誰。我一直相信一個古老的童話,滿夜月色會悲傷。我們一直在尋覓,尋覓我們都有的結局。記憶的花瓣隨著時光流逝到下一個世紀的春天,漫天的花瓣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也想像古人李清照那樣,一醉解千愁。帶著滄桑歲月留下的印記,說是痛苦的投影,記錄是那上世紀的辛酸歷程,一點點的思念,似水流年。我輕緩的閉上眼睛,彷彿看見一片炙熱的火海,絢爛盛開的罌慄花,華盛的摩天輪,還有斷掉一隻翅膀的天使,帶著暗隱的傷口孤零零的飛翔。

  我只是想像向日葵那樣倔強的望著太陽,晒一晒自己的憂傷。

  深夜,緩緩的閉上眼。胸腔裡,心臟一成不變的跳動。

  篇3

  時間的發條還在轉著,2006年,那個似乎很遙遠的日子,帶著一絲留念和惆悵,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日子還是一天天繼續過,我開始學會一個人在靠窗的座位上做題目,一直到日落,然後揉著酸脹的眼睛看夕陽給天空抹上大筆的渲染,陽光在白色的牆壁上投下大片的明黃。

  有些累了。塞上耳機,mp3播放著Jolin的《天空》。突然想起小諾,那個眼睛很大的女孩。她在很久前就轉走了,轉到了那個有著我的夢想的城市。我還很執著地找出那張許些年不用的中國地圖,吹掉上面積存的淡淡一層的灰塵,用紅筆把小諾去的那座城市標出來,再用藍筆標出自己所在的城市,然後用尺子量取最短的直線段,在比例尺為1:1200000的地圖上,我們之間的距離竟然要17釐米呢,在地圖上都已顯得太長了。

  我和小諾,相距得實在是太遠太遠了,遠得讓我無法活在自己的謊言中,遠得讓我開始懷疑,很久很久以後,我能否再記得有個叫小諾的女孩,能否記得我們曾經那樣地親密過。

  這個季節,適合懷念。

  我想起那時的天真,我們躺在學校的小山上,肩並著肩,一起仰望著天空。陽光輕柔地灑在身上,臉上,風吹著我們的臉頰,好像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在靜靜流淌彌散著。身體也似乎被在風中擴充套件成的旋律索繞著,輕飄飄的。“小諾,你說,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天空?”我轉過頭去,問小諾。她沉默了一下,說:“我覺得呢,其實每個人的天空就在自己的上方,只不過有些人沒看到罷了。”我看見小諾那張稚氣乾淨的臉,以及那雙明澈的眼睛,一如她透明的思想。真是個可愛的孩子,我想,然後對她笑了笑,轉過頭去,繼續看著天空柔和的顏色。

  還記得,我和小諾最後一次漫步在街頭廣場,路燈將我倆的影子拉得很長,雖然重疊在一起,卻那麼淡泊那麼無奈。那天我們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地,一步一步地,繞著廣場走了一圈又一圈。

  “在你離開之後的天空,我像風箏尋一個夢。雨後的天空,是否有放晴後的面容。我靜靜地望著天空,試著尋找失落的感動。只能用笑容,期待著雨過天晴的彩虹……”耳塞裡迴盪著那熟悉的旋律,鋼琴的迴響慢慢飄蕩,一曲終了。小諾,你還記得麼?我們最喜歡的這首《天空》。可是現在,只有我一個人聽了。為什麼同一首歌,同一個人聽,心情卻不同了呢?一切沿著陽光明黃的紋理,安靜而平緩地前進著。有些事,有些人,終究還是不會回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