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精神作文

  奉獻,是人的一種多麼高尚的精神,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情操……俗話說得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奉獻精神範文吧!

  篇一:

  這世界很大,大的讓我們永遠不會有交集;這世界很小,小到一轉彎就會看到彼此。但無論世界大與小,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也許拔地而起的高樓湮沒了鄰里間的友誼,但當‘微塵”出現,終喚醒了人與人之間友情,讓一種精神在你我之間蔓延,這種精神叫奉獻。

  又是春暖花開日,花團錦簇,競相開放,人們讚美著鮮花的美麗,高頌著自然的恩賜,然而又有幾人能看到在陰暗的地底,有那麼一些根,它們不畏潮溼與黑暗,夜以繼日的汲取養分,來供養著些外表亮麗的花朵們。花根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只為讓這些自然的寵兒開的更加迷人。

  於我們,這些無私奉獻的根是那麼的傻,但對社會來講,這些“傻”人正是我們需要的。當“微塵”們將自己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無私的捐助給那些貧苦的人們時,他們好傻;當日本9.0級地震之後,我國政府立刻撥下賑災款,幫助日本重建家園時,他們好傻;當草原曼巴——王萬青捨棄了城市的優越生活,隻身一人在瑪曲草原為鄉親們看病四十餘載時,他好傻……因為他們的“傻”,百姓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近網路上流行著這樣一篇帖子,看完後心底有種莫名的感動,這篇帖子名為“我們被解放軍寵壞了”語言雖不華美,但質樸,每一個字都是真正發自內心寫出來的,其中有這麼一句“當我們面臨著地震、洪水災害的時候,我們習慣性地眺望天際,我們知道,那裡一定會出現身穿野戰服的軍人隊伍。看到他們我們就踏實了:解放軍來了,一切都會好的。”是啊,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是被解放軍寵壞了的小孩,他們默默的為我們奉獻著,沒有酬勞,有的只是滴不盡的汗水,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他們常常高喊著“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而我們又為這社會奉獻出了什麼?是遍地的垃圾,是風景勝地上的“xx到此一遊”亦或是……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人來說,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雖然我們不是百萬富翁,隨手便拿得幾十萬。但要知道奉獻從不分大小。即使是貧民百姓,我們也可以保證不隨手亂扔垃圾,就是這樣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對於我們的社會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有一種精神叫奉獻,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緩緩穿行著……

  篇二:

  9月10日,不論是對老師、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教師節。教師,那嘔心瀝血、孜孜不倦的品格,讓我們不得不感嘆:這該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啊!

  我常常把老師比喻成桑樹,因為它想的是別人生活得是否美好,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如果沒有桑樹的品質,哪來春蠶的精神!

  為了慶祝教師節,為了讓我們真誠地對老師說聲:老師,您辛苦了!

  我們班特意搞了一次慶祝教師節的班隊會,而這次班隊會,就是圍繞“老師與桑樹”展開的。同學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老師和桑樹的相同點真是舉不勝舉——桑樹是清貧的,老師也是清貧的,有時連個“長”的官銜都沒有;桑樹是富有的,老師也是富有的,他們的學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桑樹是無私的,老師也是無私的,他們給社會培育了一批批棟樑之才,而向社會索取的卻少之又少……這時,我想到一本書中是這樣講道的:“桑,在綠色的世界中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樹,因此,常常被人忘記。這正是桑樹的可貴品格,它想的是別人生活得美好,而不是為了誇耀自己。”我接著說道,“老師,不也是這樣嗎?在當今人才輩出的社會裡,教師常常被人忽略,可是,如果沒有老師的精心栽培,那些‘天才’即使是‘心比比干多三竅’,也不能成為人才!

  ”一位同學接過話茬:“可是,老師對那些不公平的現象並沒有感到抱怨。因為,他們想的是怎樣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另一位同學說道:“教師,是多麼崇高的職業啊,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啊!

  他們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地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光散完了,熱沒有了,就悄然無聲地走了。他們帶走的極少極少,留下的卻很多很多……”……這一切,無不讓我們感慨萬千!

  老師,人們把您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的蠟燭”……可我們認為,把您比作“桑樹”更為恰當!

  篇三:

  小草,一個不起眼的詞;小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小草,生命力頑強;小草,深受我的喜愛。來自:作文大全我愛小草,愛它那翠色慾流的色彩,給人一種閒暇的心情;我愛小草,愛它那默默奉獻的精神,讓人產生一種敬佩的眼光。總之,我愛小草的一切。

  春天,小草從土裡鑽出來了,嫩綠嫩綠的。每當人們來到公園時,欣賞著那些散發著芳香的花兒、刻著文字的石頭、還有那些臥在小河上的橋。人們有的在他們面前留影,有的禁不住讚歎:“哇,這真是太美了!”而小草呢?默默的站在那裡,很少有人用相機捕捉他。當人們踩在它那柔弱的身軀上時,小草一定不會責怪他們,而會想:任你們踩吧,我生命的職責就是默默奉獻。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人們看到那草原上那些又肥又壯的羊時,也許有人會說:“那些牧羊人真不錯,把羊兒養的又肥又壯的。”還有人會說:“是這些羊自己很能吃。”羊兒們也不顧一切的吃。他們從來就沒有想到過那些犧牲自己的小草。當羊兒們一口口吃下頑強的小草時,當人們在談論牧羊人時,小草一定會想:任你們吃吧,任你們說吧,我生命的職責就是默默奉獻。

  記得那次,在鄉下,那兒的山上都是燒過了的枯黃的小草。讓我不可思議的是,第二天早晨,我從睡夢中醒來時,向那片山上望去。“哇!”這怎麼可能?那片山昨天還是枯黃的,一夜之間變成了綠色。微風吹拂著,山上的草連綿起伏,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這件事太讓我震撼了,小草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無堅不摧。或許,小草看到我驚訝的表情時,會想:任風颳吧,任雨下吧,這是我為大自然奉獻的時候,我生命的職責就是默默奉獻。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這首歌掀起了我對小草的思緒。小草不與花爭芳鬥豔,雖然它沒有花的芳香,但它還是淨化了城市的空氣;小草不與樹比高大,雖然它長不成參天大樹,但大樹如果沒有小草的稱託,就會變的很樸素。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有著它的韌性。它用心血澆鑄了綠色的長青,用生命染綠了綠色的永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在這些充滿韻味的詩句中,不都在讚美小草的精神嗎?我愛小草,因為無論在何處都可以看到它頑強的身影。在我的眼裡,小草已不再是一種普通的植物,而是一種精神。它默默奉獻,不求回報,小草那可貴的生命職責永遠感染著我……

  篇四:

  秋天,蒲公英媽媽的孩子長大了,他們頭上白絨毛,活像一群“小傘兵”。小傘兵的好朋友就是小蒼耳。他們全身長滿刺,所以就叫小刺蝟。

  一會兒,一陣風吹來,原來是風伯伯帶小傘兵去旅遊了,最後他們飛到了一個小花園裡。小刺蝟呢?被粘在小鹿的身上,也被帶到了這個花園。從此它們一起長大。長大以後,給小主人觀賞,成了小作者作文中的主人公。它們沒有找自己喜歡的地方,而是去給人們觀賞。這是多麼高尚的無私奉獻精神。

  我們的老師不也是這樣嗎?她們全心全意為學生,為國家培養人才。晚上當別人看著精彩的電視,或者出去休閒娛樂時,他卻在燈光下默默地批作業,備課。老師,我知道您有多辛苦。他不圖回報,樂意奉獻的這種精神不正是“小傘兵”和“小刺蝟”的這種精神嗎?

  同學們,當教師節就要到來時,我們衷心的對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