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的初一作文範文5篇

  以小見大的初一作文一: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星期六。鳥兒在歡樂地歌唱,小溪在靜靜地流淌,心情也越發地舒暢。我想:今天早上玩遊戲,下午收拾房間,晚上做作業。一想完這個計劃,我的心情歡呼雀躍,因為想到今天有事忙碌的、充實的。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我在收拾房間。我在抽屜邊緣無意間發現了一隻快燃完的蠟燭。“嗨!這麼短的蠟燭還留著幹嘛啊!”我默默的說。然後我就不假思索的隨手把它給丟進了垃圾桶裡了。

  到了傍晚,吃完晚飯以後,媽媽千叮萬囑地對我說:“現在我要去上班,爸爸不在家。你可要好好地管住自己,作業要早點做玩哦!”我嫌她煩,門一下子就被我關上了。之後,我來到了書桌前,開始“戰鬥”

  做了一會兒,突然停電了,房間頓時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我害怕極了,心裡充滿了恐懼。我想:怎麼辦?現在爸爸媽媽都不在家,這麼黑我該怎麼辦?問題是我的作業還沒有做玩呢?

  我起身開始尋找手電筒,我拿著點蚊香的打火機把整個房間,都沒有它的身影。我無助地坐在床上,我非常地絕望,忽然,我想起了早上丟棄的那隻蠟燭。

  我跌跌撞撞地把它摸到手,如獲珍寶似的點燃了它,它就像一朵紅色美麗的花,把濃重的夜幕撕開了一角。我就像一位小寶寶受到驚嚇時被媽媽撫摸時的心情。心頓時被安撫了下來,值後,我伴隨著這微弱而又萬丈光芒的光源,又投入了“戰鬥”。

  從這小小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再微不足道的東西都有它的偉大之處。譬如這根蠟燭,雖然只燃燒了一次,但卻挽救了精神上受煎熬的我。

  以小見大的初一作文二:

  今天,我從少年宮出來,發現不遠處一箇中學生模樣的人從揹包裡拿出一瓶水,咕嚕咕嚕地喝了一通後便隨手扔到馬路旁的樹下,對幾米外的垃圾桶視而不見,之後便扭頭就走。

  這件事雖小,但它表現了中學生以致廣大市民普遍有的壞習慣——亂扔垃圾。他們認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空洞固然危險,但遠在天邊;全球變暖固然是個大危機,但每年也就上升那麼零點幾度,對生活不造成影響;環境汙染固然對人類是個大考驗,但就扔那麼個塑料瓶,沒什麼要緊。這是多麼不正確的觀念啊!

  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積月累”這個詞語吧?知識積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變得學識淵博。那麼垃圾呢?也許,在科技極端發達的未來,地球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顆璀璨的藍寶石;也許,那時人類能改變一切,但他們能讓地球脫胎換骨嗎?環境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我還聽到過這麼一條新聞:一群來自韓國的遊客在寧波景區撿垃圾,他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撿。從這條新聞可以看出,中國人亂扔垃圾的實在太多。外國就比我們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亂扔垃圾一次就要罰幾千元呢?在德國,幾乎沒有人亂扔垃圾,他們還規規矩矩地分類投放。要是中國人去那裡,還得準備幾萬元作***呢!

  以小見大的初一作文三:

  總以為母親很嘮叨,不忍雙耳受罪,有時竟粗魯地頂撞她。後來才知是自己錯了。母親的嘮叨是一種愛,一種不一樣的愛,一種切實的愛,那是關懷的體現,愛的象徵。小時候,常常揹著母親跑出去玩,全不顧母親在家著急、傷心。回來後,母親先雖是一陣嘮叨,後竟不住地在我額上吻了一下,之後只是靜靜的摟著我,母親的懷抱是那樣的寬大,那樣的溫暖。也許早已習慣了這一切,但卻無法忘懷。

  也許母親的嘮叨已成了我心靈的樂曲,一日不聽,似有所失,徘徊無助且不知所措;也許母親的嘮叨已成了我前進的動力,只有在母親的催促下,我才走得更快、更有勁。現在,真的好想說:“母親,想起你的嘮叨時,很溫暖。”總以為母親很小氣,不忍母親受苦,但有時竟找不到話來安慰母親。母親的小氣原來也是一種愛,一種更偉大的愛。母親家窮,從小失去了父親,但母親卻很堅強,很樂觀,也很熱心。後來我竟發現母親很小氣,她三年不曾換過一件新衣,而我年年穿新衣,一年一樣,從不為衣而發愁。也許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吧,捨己為子,心滿意足。

  母親曾在洗車場工作,無錫的冬天有點寒,可母親就是小氣那一雙手套的錢,導致自己雙手凍傷,以致潰爛,我無法言表那時的心情,傷心、難過、自責、懊悔……也許這一切的詞都形容不了我的母親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因此常常哽咽,甚至雙眼溼潤、模糊,無法用言語表達出心中的情感。現在,真的好想說:“母親,想起你的嘮叨和小氣時,很溫暖。”

  我並不是無法為了母親而寫母親,我只是哽咽於春暉的無私,春蠶的無悔,想起母親,真的很溫暖。但我又怕因自己拙笨的筆頭而毀壞了母親偉大的形象——雖然她只是眾多東方母親中的普通一員。總以為自己已長大,總以為自己很堅強,總以為自己不易落淚,但一想起母親,我就變得很脆弱,止不住淚水的湧動。在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了在東方母親身上共有的高貴品質,她們熱愛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此,她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不得不說東方的母親很偉大,很堅強!想起你,我的母親時,我很溫暖!

  以小見大的初一作文四: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就是說要通過個別來窺知其全體,透過表象探究其本質,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只有這樣,我們在建設的道路上才少走彎路,多快好省,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利益。

  有的人善於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發現某些潛在的規律,這是因為他們有獨到的眼光,豐富的聯想。牛頓看見一個蘋果從窗臺上掉下來,就發現了地球的萬有引力定律。哥白尼通過太陽的東昇西落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發現了“太陽中心說”。畢昇從印章的雕刻、燒製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萊特兄弟從翱翔天空的大鳥,發明了穿洋過海的飛機。

  善於以小見大,首先要有獨到的眼光,學會細膩觀察。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

  善於以小見大,還要有開闊的思維,豐富的聯想。給你一滴露珠,你要會想象那黎明的清新;給你一顆寒星,你要會想像那夜空的寧靜;給你一朵浪花,你要會想像那大海的浩渺。要能夠見人之所未見,想人之所未想,能夠一泣沙裡見世界,一句話中見真情。

  但也有一些人對事情的萌芽與徵兆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以為是帶偶然性的表面現象。臺灣陳水扁之流,無視臺灣民眾尋根覓祖、迴歸大陸的愛國之心,逆潮流而動,頑固地堅持***路線,走進了死衚衕。還有我們的一些地方,無視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現象,過度採掘,濫墾濫伐,長此以往,會禍國秧民的。

  我們做什麼事情要有前瞻性,注重可持續發展,需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就是要以小見大。前幾年我國的電力供過於求,有關部門被假象所迷惑,就決定停建所有的火力發電站,結果導致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電力緊張局面的出現。

  現在我們處於多變的時代,各種新事物、新現象層出不窮,需要我們儘快的瞭解它們,把握它們,做到為我所用。這樣就需要我們掌握科學的方法,因小見大,見微知著。

  以小見大就是用一件小的事物託物言志,表達出內心的情感

  比如初中課文中的《棗核》,用小小的幾顆棗核表達出旅美華僑對祖國深深眷戀的愛國之情。

  以小見大的初一作文五:

  鬱悶的星期天一天天的過去,我不禁嘆聲氣。

  忽然,我發現了螞蟻正在一排排的走著,每個螞蟻都好像手上拿著東西。我也跟上去,噢!原來是螞蟻正在搬家啊。它們的隊伍整整齊齊地走著,就像被一個特別厲害的教練訓練過一樣。啊,螞蟻你可真厲害,知道要下雨了,提早搬家啊。雖然你小小的一個,但知道的東西卻很多,而且你不怕死,遇到問題那麼勇敢。我真的很佩服你了,如果我們的人也像你一樣就好了。看到你正在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我立即跟我媽說:“媽媽,收衣服了。”可我被反罵的一頓,她說:“天氣那麼好怎麼會下雨啊?”我委屈了……心裡很快就有了一種想哭的感覺。過了兩小時左右,雨下了起來,這時彷彿我是皇帝了。媽媽,怎樣,下起雨來了吧!“不聽女兒言,吃虧在眼前。”呵呵……

  螞蟻的預知能力真是強,雖然我沒有像你那樣有預知能力,但我可以學你那種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