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慢的作文素材

  慢,是生命的體驗,是成長的牽絆;慢,是心靈的渴望,是夢想的逾越;慢,是怠慢的時間,是流轉的沙石。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慢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我不知道怎樣才叫“快”,只感到耳畔刮過一陣呼嘯的風。此時的我,站在燈光明亮的站臺上,面對著匆匆而過的地鐵。燈光幻影,永恆不變。我也不知道怎樣才叫“慢”,只覺得眼前的桃紅柳綠一點點地離我遠去了。此時的我,站在悠然划船的漁夫身旁,小舟底下泛著纖細盪漾的波浪。世間千年,如我一瞬。哪樣才是我所經歷的朝暮華年?似乎“快”才是現今,“慢”只是回憶。我可以慢慢地翻看泛黃的老照片,卻無法挽留時針,讓它停歇。似乎“快”就是現實,“慢”才是浪漫。沒有面包填飽肚子,飢餓便在霎時如潮水氾濫。

  有了玫瑰香氣四溢,甜蜜總能掩蓋時光的流逝。似乎“快”才是科學,“慢”更適合文學,機器轟隆,不斷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磨墨揮毫,任好文章隨墨香在紙上蔓延。“快”與“慢”,其實是巴黎塞納河的左岸和右岸。有右岸的繁華喧鬧,相對就有左岸的悠然寧靜;有右岸的蓬勃奢侈,相對就有左岸的滄桑樸素;有右岸的輕盈歡快,相對就有左岸的凝重感傷。右岸是生活的縮影,左岸是藝術的代言。我的生活似乎也是這樣,“快”與“慢”像兩個互不打擾的影子,一個總在奔跑追逐,一個總是閒庭信步。有時,我抱著課本在各個實驗室中穿梭,和蜷曲的紙帶、不知疲倦的電磁打點計時器、冰涼的試管、陌生的沒有感情的化學試劑標籤——打交道。有時,我扶著下巴在每頁書裡流連,和唐詩宋詞元曲、政治經濟文化哲學、三國兩晉南北朝——會面。我拂過生活的風鈴,“快”與“慢”便互動碰撞,發出悅人的清響。“快”與“慢”的影子,像在進行一場重疊的永不停止的接力,一直到彼岸花落,再到彼岸花開。在紛繁反覆的大千世界裡,一個渺小我,竟會茫然四顧,不知所措。我的心該放在天平的哪一邊?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在大海一樣翻滾的濤濤笑聲中,我彷彿聽到了答案。生活紛雜錯亂,我一樣可以找到平衡點。節奏快時,便任由它快吧,我便調整自己的步伐,盡情揮灑,讓心靈徹底地狂歡一下;節奏慢時,便任由它慢吧,我便放鬆自己的心情,自由舒緩,讓心靈舒服地休息一下。

  我不必奢求什麼,不必追逐什麼,也不必放棄什麼,我只做平凡快樂的我,我只過快慢由己的生活。生活亦快亦慢,有快意,也有悠閒。

  快,白駒過隙,驚鴻一現。

  慢,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二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慢》中寫道:“我還要瞧一瞧我的騎士,他慢慢走向馬車。我要玩味他走路的節奏,他愈往前走步子愈慢。這種慢,我相信是一種幸福的標誌。”慢下來,你會感到幸福。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而我要說:“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慢下來感受的心。”高中作文

  當今社會,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內心逐漸充斥著一種焦躁,一種不安。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不到幸福。心靈的空虛,精神世界的貧乏造成了現代人的種種心理疾病。這些都是快帶來的。而幸福成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幸福是什麼?幸福是黑夜仰望星空的樂趣;幸福是雨後品茶的愜意;幸福是午後樹陰***蔭***下的小憩;幸福是放慢腳步,感受生活。時常對自己說一句:“慢一些吧,我們的生活不需要滿滿的焦急。”高考滿分

  慢,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聰明的人們懂得如何調適自己,他們知道,一切都是為生活服務的。工作,娛樂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一味***昧***地“快”,帶來的是壓力和煩躁。他們總是會慢下來,審視自己的心,欣賞人生路上沿途的風景。

  慢,是幸福的標誌,是通往幸福的路徑。並不是說慢下來一定能感到幸福,但不慢下來一定不會感到幸福。我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路上有鮮花,有荊棘,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有失敗。若為了到達終點,一味***昧***加快速度,忽略了道路上的風景,路途中的欣喜與悲傷,那麼,即使到達了終點,你的人生也是沒有意義的。相反,若我們慢下來,那麼我們就能細心地感受到路旁鮮花的芬芳,路上的坎坷與牽絆帶給我們的成長的痛苦與喜悅,那麼,即使我們無法到達終點,我們的人生也是充實而幸福的。

  慢下來吧,不要過度追求速度,靜下心來,你會感到陽光的溫暖,友情的芬芳,親情的深厚,愛情的甜蜜……你會發現,生活中滿是美好,然後,從心底開幸福的花朵。慢慢地,幸福。

  三

  雄鷹醉心於快走踏清秋的馳騁,野鶴卻賦情於漫步睨山林的清幽,快與慢,都能決定人生的態度與高度。可是浮雲總有疾風助舞才能舒捲六合,燥怒總有安寧輕撫才能還我清明,而人生只有快與慢的適度結合才能欣賞到海岸線上的那抹霽雲初曉,在那百花深處。

  兵法上總講究兵貴神速,元兵也正是憑藉著速度才打破了南宋的層層關卡,快,似乎成了士兵肩頭上最沉重的負擔,直到生命的盡頭,他們才有權利慢慢踽行,去看那日暮窮途,卻不知鄉關何處。

  球場上有句話:“誰控制了速度,誰就控制了整場比賽。”在這個被速度掌控的時代裡,快,就像是生命的出口,高樓的迅速崛起與事物的日新月異,變成了自然的平衡。在鍵盤上迅速遊移的雙手,與短短時間就可快速發出的***已然不屑於擦去紅箋小字輾轉旅途的塵埃。

  可是看著一生追逐於名利卻被疲憊失敗的人生棄於青史角落的和紳,看著鐵騎野馬衝入歐洲的草原霸主成吉思汗兩手空空的落寞無奈,看著行走在城市邊緣的白領精緻妝容下掩蓋不住的蒼白,不禁深深疑惑起來,他們錯過了一些什麼,不是嗎?烏龜比兔子,不是更能多講些道路上的風景嗎?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急行軍,不正是像畢淑敏說的那樣,其實歲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總會變成明日的失嗎?

  那麼,我們又將“慢”——那朵閒雲、那泓清泉、那人生的調味劑置於何處呢?

  我想講一個故事:有一個人非常害怕他的影子,他每天都不停地跑,可是無論他跑得多快,影子總是在他身後,不久他力竭而死。一個老者嘆息著說:“其實要甩掉自己的影子很容易,只要找片綠蔭坐下來歇歇就行了。”

  老者的智慧,是雋永而又意味深長的,這是人生的態度,也是很多人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而楊貴妃無疑是聰明的,她將快與慢結合成舞蹈的精髓,或胡笳長笛急舒袖,或緩歌慢舞凝絲竹,試問她若是終日不厭煩地水袖輕舒,或是終日如火般狂歌伴舞,又如何引得君王帶笑看,又如何引得荔枝翻塵來?

  我行爾動,我靜爾休,這本就是形容人生最貼切的一句話。握緊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而張開雙手,世界卻在你手中。日日追逐著朝陽而去,你永遠也無法得見夕陽的那抹豔色。

  潯陽岸旁歌影猶存,清淡的月色讓人憶起那婷婷嫋嫋的箏娘,輕攏慢捻的一曲,醉了煙花三月,醉了一池碧波,連白居易筆下《琵琶行》中的淚漬,也變的真切起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權利,在疲憊的時候,放慢腳步行走,或杯浮綠蟻,或清茗煮茶,將鬆籟奏成一闋中天曲,譜進我們自己的絃音,讓亦步亦趨地跟在我們身後的清幽渲染人生的繁華,在城市飛快前進的速度下,且臨風,且船移。這,才是快與慢最完美的結合,就像雅典衛城廊柱下光與影的共舞,這,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將快與慢結合起來酌情排程,用雷厲風行的速度認真做事,用小泉淡儂的清緩來品味人生。

  你會發現,在飛鳥悠遠蒼涼的世界裡,也許只有靜臥的塵沙,是它唯一的乾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