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一部投資一個多億的鉅作,記錄了那場驚心動魄的天災,7.8級的震動,24萬同胞,在地震中消逝的生命,在殘垣斷壁中復生的人心,多麼偉大的力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夏天是炎熱的,交織著辛勤的汗水。汗水是鹹的,摻和著我的淚水。我的淚水源自於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已經看完有一陣子了,電影中的情節還在我的腦子裡回放,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場面,一陣陣動人心絃的聲響。電影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出的善良和豁達。影片中一對龍鳳胎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頭!母親在撬開姐姐這頭,弟弟得壓死,撬弟弟這頭,姐姐就會壓死的兩難局面上,痛苦的選擇了弟弟方達,放棄了姐姐方登。然而,方登並沒有死,被一對善良的解放軍夫婦收養後,因認為生母偏心再也沒有回過唐山,成年後移民到了加拿大。轉眼30年過去了,唐山的那場噩夢早已被很多人遺忘的時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再次爆發了8級大地震。地震無情人間有愛,方達和方登這對分離了30多年的親姐弟,在搶險救災中重聚。一直不肯原諒自己母親的方登,在再次目睹地震中眾多生離死別的殘酷後,在弟弟的勸說下終於理解了自己的母親當時抉擇的痛苦,最終她重新回到了唐山見到了生養自己的親生母親,一家團圓。

  比起美國大片《2012》一個多小時的天崩地裂場面來,《唐山大地震》則是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描述那些用樸實無華的電影語言再現的災後心靈重建故事。讓人們在感受強大的地震面前,一切都變得是那麼的脆弱,樸實的親情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也無法兩全。從影片了在體驗地震的殘酷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明白的是親情的可貴,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在我們身邊的每一份愛。

  親情是平凡的,卻真摯,正如茉莉花的清香;荷花的清白……

  篇2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影院觀《唐山大地震》,以前我一直都很期待這部片子,終於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願,這個願望我也終於得償所望了。

  就在34年前,唐山所有人民都經歷了一場我極盡語言也不能完整描述的災難——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主要是說一個極為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李元妮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我看到她就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著,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要救!”當我看到這一刻時,我的眼睛溼潤了,眼淚跟著就流了出來,我想了想:作為一個母親,孩子也就是她的生命啊,難道不應該這樣嗎?俗話說的好,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但她最後還是無奈的選擇了救弟弟方達,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姐姐方登竟然奇蹟般的生存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了。最後,上天還是眷顧著這一家人,讓他們高高興興地團圓了。不過在這場大災難中,還是有很多人犧牲了,這使我感到痛心,感到寒心……

  這部電影后,我腦海中想到的就只有是5.2汶川大地震了,那次的災難剝奪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雖然我們捐獻了一些錢財,但卻補缺不了他們心中的傷害,可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更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所在。既然從生的那天起,就註定了死是我們最終的歸宿,那我們就更加應該珍惜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一天生活的價值和意義。這些就是我看完整部電影后悟出最大的感想。

  篇3

  一場災難,無數感人的片段,構成了中國電影史的一座豐碑,《唐山大地震》一部投資一個多億的鉅作,記錄了那場驚心動魄的天災,7.8級的震動,24萬同胞,在地震中消逝的生命,在殘垣斷壁中復生的人心,多麼偉大的力量。

  是的,我從未親身經歷那場可怕的災難,但我能感受到恐懼、絕望,畢竟08年的四川大地震我經歷了,那瓦礫中渴望的眼神,那房樑下伸出的雙手,那微弱的呼吸……一幕幕迴盪在腦海,至今記憶猶新。

  《唐山大地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就是那4分鐘的特效地震畫面,充滿了視覺上的刺激,與精神上的震撼,僅僅幾分鐘整個唐山便淪為荒城,讓人不禁深深嘆息,但是天災無情人有情,在這危急時刻,活著的人自發拿起鏟子,鐵鍬,救助被埋在瓦礫下的生命,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都趕來了,還有我們可愛的人民解放軍,伴隨著餘震、房子倒塌的危險,人們團結一心,奮起抗震,正如***所說的;再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也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十三億也足以戰勝一切困難。人心的力量是偉大的,是不可抗拒的。

  幾年後的今天,在四川大地震發生後,人們依舊自覺地挑起責任,解救被困人員,全國各地的人們依舊這樣的默契,他們紛紛伸出援手,為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送去溫暖,在這樣一批人中,也不缺乏唐山當年經歷和未經歷災難的人們,他們是最能瞭解四川人民心情的人,他們也要為和當年幫助自己的同胞做點什麼,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這句淺顯易懂的話在此時得到了驗證。

  《唐山大地震》傳達的不僅是那段扣人心絃的災難,還是一段濃濃的母愛。

  整部電影以一段感情為線索,記敘了當時的可怕災難以及數年後唐山人自覺聚集到四川災區,展開救援。這部電影后,不得不講這段讓人落淚的親情。一位母親在弟弟和姐姐同時被壓同一塊水泥石板下,卻只能救一個,這樣矛盾的心情,誰能理解,救了弟弟,就要失去姐姐,救了姐姐,又要失去弟弟……

  最終,母親就的弟弟,揹負著一生的罪責和愧疚,即使到了花甲,也總是念叨著一句:沒了,才知道啥叫沒了。然而超出預料的是女兒的出現,從那裝滿遇難者屍體的卡車裡僥倖活過來的小女孩,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面對如今的女兒,一位母親跪了下來,愧疚,欣喜,難過,驚訝,隨著淚水全用了出來,這也是全篇最感人的所在。

  一位母親,一個女人獨自承受了30多年的良心譴責,是多麼不容易啊。

  整部電影充斥濃濃的愛,即使是恨,也在最後的一跪中,被磨得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