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遊記作文

  其次,記敘要有順序。寫遊覽過程,可以按時間先後順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僅供參考。

  高中游記作文篇一

  一直以來,最愛的景物就是山。愛山的獷野,愛山的秀美,愛山的陡峭。而今日在費縣所見的山,是我從未見過的。你可以想象的到嗎,在那連綿不盡的山群表面,覆蓋著的是數不盡的露天的奇石和聳立其間的樹木,群山之下流淌著碧波盪漾的山澗水,與頭上的藍天相應成輝。是否有一種猶如畫中來的感覺?

  在山下,我見到了一種難以解釋的奇觀——指動石。一塊風化億年的巨石竟能被人的一根小小的手指頭晃動。當我看到眼前的這個石頭是如此龐大時,懷疑佔據了我的心頭,可當我真正用手指去指它的時候,卻不得不相信了。它的確動了。當然,這並不說明我的力氣大,而是因為一種我理解不了的物理原理。看來真的是“生活處處皆學問”。

  登山是一件愉快的運動,雖然它很耗費體力。但不得不承認,登山運動鍛鍊人的勇氣和膽量。烈日當頭的感覺真的不好受,而且我有點太相信自己的體力了。眼前的這座“石山”看起來似乎並不很高,可真正攀登起來真不比其他高山容易。有的地方僅能單行通過,有的地方需要個子稍高一些的人蹲著慢慢走過,有些地方的臺階是與地面成水平的,這就為登山者帶來了許多困難,但同時又帶給人刺激與驚險的精神上的享受。剛走到半山腰,我已累得氣喘吁吁了,不得不坐在一塊光滑的山石上小憩一會兒。但這點困難怎能阻擋的了我前進的腳步,我們又開始向山頂進發。終於,在不停歇的腳步中我們來到了山頂,此時我已是體力透支,滿頭是汗了。站在山頂,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眺望遠方,看到的是高高矮矮,起伏不定的青山。呼吸著山中的新鮮空氣,彷彿身上的每根神經都變的放鬆起來。也許,這就是登山的樂趣所在。

  青山,綠水,這些大自然的產物,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和身心上的放鬆……

  高中游記作文篇二

  千島湖以它清澈的湖水、幽靜的小,吸島引了四面八方的中外遊客。今年“五一”勞動節,我們一家子也有幸遊覽了千島湖。

  早晨四點,天色還很早,我們就乘大巴出發了。一出城,只見窗外的霧很濃,寒風不時地鑽進車廂,汽車在馬路上小心翼翼地開著。我很激動,極力向遠處望去,可惜只能看到路邊的樹,不一會兒,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等我醒來,天早已大亮,霧也散了,我開啟車窗,向遠出望去,心情格外舒暢,車子行駛了近七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導遊說;“千島湖所在地浙江建德市,城市人口雖與金壇一樣多,面積除去千島湖卻小得可憐,它只有一條主要街,第二條街道還是為了旅遊業的發展才新建的。”因為城市人口擁擠,所以那裡樓房很高,一般在6至8層,我們到了賓館已12點,大家隨便吃了點午飯,休息了一會兒,又坐上車去千島湖。

  一路邊全是山,遠處的山峰連綿起伏,近處的經過太陽的滋潤,顯得更加青翠。車子開到了半路,我們開到了波濤滾滾的新安江,還看見新安江水利發電站。導遊說:“沒有新安江就沒有美麗的千島湖,因為千島湖是因為修建了新安江水力發電站而形成的。它一共有9個閘門,這閘門有時開6個,有時開4個。只有 96年特大洪水的時候才開了9個。”導遊介紹,開閘門時是很雄偉壯觀的。遺憾的是我無法見到,只能憑自己的想象發揮了。車子在山路上盤旋行駛,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了千島湖,這時的遊客可真多,我在來往是人群中都快被擠成“壓縮餅乾”了。好難等啊,簡直是度秒如年,等了好長時間,我們終於登上了“明珠”號遊船。我站在甲板上興奮地眺望那煙波浩淼的湖水,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無以用言語表達,只有迅速的按下快門,記錄下一幅一幅精彩的畫面……

  我們首先遊覽了天池島,它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顧名思義,自然有許多樹啦,這一點也不假,那裡的松樹翠綠欲滴,高高的杉木有一棟樓房高,細細的大紅葉子漂亮極了,樹的茂密用一手遮天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在寬厚的樹陰下,我分明見到的是一片涼爽世界,不知道火辣辣的太陽正當頭晒,沿著彎彎曲曲的小徑,好不容易爬上山頂,誰知一下子又鑽進了黑乎乎的山洞。咦?什麼聲音這麼動聽,當我迫不及待地摸出洞定眼一看,哇!好一個壯麗的瀑布,它呼嘯著向我們奔來。溪裡兩隻白天鵝在水面上梳洗著自己潔白亮麗的羽毛,活潑的金魚向岸邊投食的遊客紛紛湧來,你爭我奪,有趣極了!走上溼漉漉的臺階,就是瀑布的頂端,呵:原來是人造瀑布,真可以以假亂真了。

  走出瀑布,再拐個彎,來到了吊橋。望著搖搖晃晃的吊橋,我緊張得要命,吊橋建在兩座高高的山崖之間,有幾十米長,窄窄地,下面是急流的溪水。我的心快蹦出來了,我十分小心地挪動著蓮花碎步,緊跟在爸爸後面,生怕萬一有個閃失,那樣就完完了。正想著,吊橋被前面膽大的大哥哥使勁地搖晃起來,我拼命似的抓住爸爸,渾身直冒冷汗,當我驚恐萬分的走完吊橋,心裡還在咚咚直跳,好險啊!真是刺激到家了。

  高中游記作文篇三

  走進靖西

  凌波

  對靖西,聽到的太多,看到的太少;想象的太多,融進去的太少。這該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初到靖西,並沒有感受到她的特性。大街上還是衣著現代,打扮時髦的人,街道兩旁一樣的是鱗次櫛比的網咖和專賣店。但一接觸到靖西的人,你就會發現它的獨特之處。

  靖西的人,給你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的禮讓和熱情。我們這一群外來客,初涉生地,接觸生人,心裡總是懷著一種警惕的心態,外出逛街總是成群結隊的,象行軍打仗一樣。靖西的街道很多,且狹窄而綿長。我們這一群人走在其中,狹小街道便被我們霸佔了。迎面而來的靖西人,遠遠的看見我們就自覺的往街道兩旁擠。每次我們問路,無論是店掌櫃,夥計還是行色匆匆的陌路人,都會不厭其煩地給我們指引。講不清楚時,他們都會親自帶路,他們的熱情甚至讓你有時無所適從。走在靖西的街道上,只要你肯問,就永遠不會迷路。

  靖西人最使你感嘆的是他們淳樸的民風。走進靖西任何一家商店,無論你是買大件的還是零碎的東西。你都會發現,這些商品的標價都出奇的低。平日習慣於講價的我們,以為再“眾人合力”壓上一壓,自然就撈上“物美價廉”的便宜。不想結果是眾人磨破了嘴皮,才把四十五標價的衣服壓到四十元,而且店主還是看在我們是外來客的面子上,送給我們一個人情才降的。我們人人都似揀了個大便宜,競相購買。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底,這樣的衣服在南寧絕對不少於一百塊的……人人都說無商不奸,這裡卻流行著淳樸的經商觀念,這是靖西人淳樸民風的縮影。

  靖西是個山城,從南寧坐客車走二級路到靖西仍要六,七個小時,一路來這裡看到的

  都是山,從縣城四眼望去的也是山。靖西縣城被山包圍,靖西各鄉鎮的人到縣城也得“翻山越嶺”,人也被山隔離。然而這裡人的觀念卻沒有被山所禁錮,時髦的品牌店,新潮網咖,美國的新大片等自不必說。靖西是個壯語區,在廣西講壯語的地方會講一般的普通話已經不錯了,更不用說要講得標準,但靖西卻是個例外,如果說商人,青年,縣城裡的人會講標準普通話是自然平常,那麼來自農村的鄉下人也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你不能不說是一種欣喜的發現。我曾巧遇一位中年婦女,那是一位面板黝黑,頭還纏著毛巾的典型的鄉下農婦,她是在趕集的時候,順便來看看她在靖中唸書的兒子的,她問住了我,用的是本地的壯話,我是個壯語區出身的人,雖然她的話不全懂,但懂了個大概,踟躇間便用了我原地的壯話回答。她聽了,笑著說:“你不是本地人吧?謝謝你!”她竟然用的是標準的普通話……看來大山從來沒有阻礙靖西人接受外來事物的熱情。從這位農婦身上我看到靖西人開放的姿態。

  靖西還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有“小桂林”之稱。通靈大峽谷,三疊嶺瀑布等名勝自不必說,你只要身處靖西,接觸到靖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你就會得到作為一位遊客所期望得到的滿足。就比如靖中的賓山***是靖西中學裡的小小的一座山***,把它稱為一座山其實有些牽強,四十多米的高度,沿山腳繞一圈也不過三四百米長,但它卻具有山的一卻特徵。山不高,卻滿是草樹花石,山上的空氣極是新鮮而且帶有幾分寒氣。特別是在早上,須穿上冬衣,才可登山。山間交織著蜿蜒而上的臺階,其間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涼亭閣子。亭閣旁邊盡生長著稱呼不上名字的野花,在這樣的九月它們竟還爭奇鬥豔。這裡最讓你驚歎的是高蒼的大樹。山很小,樹卻很大很多很濃很綠,他們的枝幹在空中親密接觸,彼此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一株樹上,你可以看見開著幾種花或結著幾種果的,每一株樹已不是獨立的生命的個體,他們已經形成一個整體的生命。早上登山的人很多,但每一個登山的人都自覺地融進山的生命當中去。想熟的人在山中偶遇只是點頭示意,不忍發出半點聲響,登山的步伐都是那麼的輕盈。每個人都小心的維護山的原貌,維護山的本真和生命的原態。這山,也以她的寬厚,她的蔥鬱滋潤人的生命,鮮活人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