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作文及評語

  父母的愛是萬物之主,它孕育著榮譽、力量、生命,它是世間萬物的主宰。父母的愛一直伴隨著我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父母的愛的作文加評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父母的愛作文篇一

  最後一節課,老師的滔滔不絕與空中的雷聲交織在一起,我引頸望望窗外,飄潑大雨正無情地摧殘著大地。遠望著校門口的一排排轎車,我很焦慮,多麼希望他不要來啊!

  老師在講臺上講些什麼已記不清楚,事實上是根本聽不進去。再次望望窗外,還好,他沒有來,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下課鈴響了,我一拎書包,飛一般衝出教室,一頭鑽進茫茫的雨中。雨水迅速地澆在身上,但我很慶幸,慶幸他沒有來。“兒子!”一個聲音把我從“夢”中驚醒,循聲望去,他來了!他手上撐著一把舊傘,扶著一輛自行車,車上的鏽跡像他臉上的皺紋一般,滿無規律。他臉上帶著微笑,儘管很慈祥,但我覺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來遲了,對不起,快帶上傘,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說。身旁開過一輛又一輛的小轎車,我感覺得到,車裡的同學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視著衰老的他和破舊的自行車。我的臉感到了火辣辣的痛。他似乎知道了什麼,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破舊的五元紙幣,小心翼翼地遞給我,“我還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車回家吧。”說完,就跨上車,伴隨著“吱嘎”的聲音消失在大雨中。他站過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還在冒煙的菸頭,我知道,他是從來不吸菸的……

  我的淚水已無法控制,模糊了雙眼,他是我的父親,寒酸改變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飛步上前追上父親,緊緊地和他擁抱在一起……

  【點評評語】這篇記敘性的文章,敘述了爸爸雨中接“我”的情景,以小見大,反映了深深的父愛,言簡意賅,耐人尋味,更可取的是善於運用描寫的寫作手法,巧設懸念,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個地位卑微而充滿愛心的父親形象,很有感染力。

  父母的愛作文篇二

  我常常在擁有時習以為常,在享受時無動於衷。

  --題記

  她的愛沒有隆重的形式,沒有華麗的包裝,在生活的長卷中,如水一樣溢滿生活的空隙,無色無味,無影無蹤。

  小時候,她的懷抱和脊背就是我的溫床。在我朦朧的記憶中,她的懷抱是溫暖的。無數次,我陶醉在那溫暖的氣息。

  享受那輕撫,那喃喃的哼唱,漸漸進入甜美的夢想。

  她的脊背總是柔軟的,並不寬闊,卻給人一種安全感。無數次,我在她的脊背上撥弄著她的頭髮,牽扯著她的衣領,重複著一首又一首她教給我的童謠。

  她,是誰?她就是母親。

  一個充滿愛意的眼神,一句平常的問候,都是母親最生動的愛的演繹和詮釋。沒有蕩氣迴腸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詩篇,從來不需要費心費力去呵護,她永遠如水般靜靜地流淌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悄悄滋養著我們的心靈。

  在紛繁的紅塵世界中,因為有了一份愛的存在,不管距離遠近,無論喧譁寂寞,我的心始終是安然從容的。

  【點評評語】這篇文章緊緊圍繞“母愛”展開敘述,情感表達真摯自然,字裡行間透露著對母親深深的愛和感激之情。全文語言流暢,行文舒展自如,自然灑脫,是篇不錯的習作。

  父母的愛作文篇三

  今天,我們要想讀一本感人肺腑的好書並不難,難的是這本書的真情是否打動了你的心,在你的心海中是否激起了層層漣漪。暑假裡我讀了《親親我的媽媽》這本書,它震撼了我的心靈。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趙安迪,他從小就沒有享受過母親的哺育與愛撫,只是在父親那結實的臂膀的呵護下長大,因為缺乏母愛,他漸漸變得很自卑 ,不願與同學交往,總是靜靜地坐在角落裡,呆呆地看著別人追逐嬉戲。他是那樣的柔弱孤單不起眼。在他父親去世以後,他不得不離開自己與父親居住了十年的家,跟著他只在照片裡看到的他的媽媽,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本來就自卑的他,更加孤獨了,他除了上學,就是一個人呆在屋裡,無論媽媽怎麼努力,他也不與媽媽說句話。媽媽非常傷心,經常獨自流淚,最終積勞成疾,當趙安迪無意間發現媽媽每天都靠吃藥維持體力,支撐他上學和生活時,他突然間長大了,他不顧一切地喊媽媽,親媽媽。。。。。。親情如海浪一般奔湧著。我為趙安迪的不幸痛苦著,也為他的幸運開心著。

  是啊,天底下最平凡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無論是窮是富,無論是禍是福,媽媽永遠是孩子的大樹。

  這讓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個生活在城市邊緣的留守兒童,在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父母就去外地打工,將我丟給了七十多歲的外婆。媽媽走後,本來開朗活潑的我一下子變得鬱鬱寡歡了。我如同掉進了冰窟窿,四周都黑暗冰涼的世界,我不願與同學老師說話,不願回答問題,我的成績急劇下降。。。。。。短短的一個學期,對我來說似乎過了幾個世紀,我徹底變成了另一個我自己。

  期間,媽媽不停地給我打電話安慰我,媽媽的電話成了我生活裡唯一期盼的事情。在媽媽的鼓勵下,漸漸地我適應了這種留守生活,也慢慢走出了孤獨的陰影。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寬容,學會了與人交往,學習成績也一天天地趕上來了。去年五月,因為金融危機,媽媽在遙遠的城市失去了工作,當媽媽告訴我,她要回到我身邊再也不走了的時候,我激動地一宿沒閤眼,在心裡不停地想象著見到媽媽的場面,不停地盤算著送什麼禮物給媽媽。

  最終我用自己平時省下了的零花錢買了一束康乃馨,在媽媽來接我的時候,我把她送給了媽媽。媽媽激動得哭了,我也哭了,我們倆相擁哭了許久。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得不如此。但我明白這隻帶淚的康乃馨,包含了我們母子之間的濃濃親情,更包含了媽媽的無奈和辛酸,正如趙安迪的媽媽,為了生活而不停地奔波卻不被孩子理解,她一聲不吭,一直默默忍受著不被理解的痛苦和疾病折磨的痛苦。我的媽媽又何嘗捨得把那麼小的我留下來呢?她又何嘗不是時時忍受著思念孩子之苦呢?

  即使遠在天涯,母愛也能激勵你前行,也是你心靈中的依靠。因為母愛是真實的,她如高山一樣堅實地聳立在你面前,讓你隨時都能感受到她的存並且傳遞給你強大的力量;母愛可以穿越時空隧道,讓你在失望時知道奮起,在孤獨中學會堅強。

  【點評評語】此篇讀後感一開頭就有創意,不走老路,她說時下想讀好書不難,難的是好書能否引起你情感的共鳴。然後介紹書的大致內容,而重點則在於表達,讀這本書後,自己內心的震撼,以及引發的聯想。小讀者由此聯想到了自己------一個留守兒童,是如何讓穿越時空的母愛,實實在在地存在於她的生活中。支撐著,激勵著她前進。讚美了母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