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日的四年級作文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國慶節、中秋節、重陽節、教師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1

  人家都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我們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有意思!

  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舞龍、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來來往往的人川流不息。雖然有些寒冷,但還是擋不住人們觀燈的熱情。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哇!好漂亮啊!這條龍全長約200米,一個龍頭就有一個小孩那麼重,可想而之,舉龍頭的人是多麼的辛苦!哇塞!龍頭還會“噴火”呢!開始舞龍了,師傅們還在凳子上舞龍的,厲害吧!這龍的身子舞起來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們還看到了最精彩的盤龍,舞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龍,才放煙花。

  八點多鐘,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五彩的鞭炮被高高的送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鞭炮給這裡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鞭炮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群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圓月漸漸西落,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捨地走了。

   篇2

  看到端午,便想到屈原面對汨羅江抒懷;看到清明,便想到“行人慾斷魂”的淒厲和悲哀;看到那九九重陽,便想到王維的一聲“每逢佳節倍思親”和“為異客”的痛楚;……看到春節,便想到“春風送暖入屠蘇”,想到“千門萬戶瞳瞳日”的年味兒;看到中秋,便想到“月是故鄉明”,卻也可以“千里共嬋娟”……過節,不單純為假期而過節,還有——Valentine***音譯:瓦倫廷***為愛捐軀,人們紀念他,是紀念那種信仰;勞動者辛勤工作,人們紀念他們,是紀念那種動力;“五月花”號上的移民者幸運地生存下來,人們紀念這些,是紀念生命的頑強,感恩上天的賜福……過節絕不僅僅是一種娛樂,而是一種——信仰!

  談到臨近的春節,沒有一種幸福,比得上闔家團圓了。從壓歲錢、中國結、放鞭炮到包餃子,吃團圓飯,還得一家人圍坐一桌,守歲到天明,期盼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正月初一,家家戶戶走街串巷,親戚朋友之間,互相拜個年……和諧,就是新年的主旋律!在《我們的節日》的引導下,我們身邊的那一股年味兒,不正是越來越濃了嗎?合上書,閉上眼,就是紅彤彤的中國結,熱騰騰的餃子、香噴噴的年糕,全身都縈繞著年味兒了。

  還有元宵,那甜甜的湯圓,圓圓的燈籠,圓圓的笑臉,難道不是新年的好兆頭嗎?

  還有情人節、婦女節、植樹節、勞動節、母親節、父親節、建黨節、建軍節、七夕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元旦節……

  節日味漸濃。這冊《我們的節日》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領略了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節日,著實讓我們受益匪淺,對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

   篇3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它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美好。可還有一些人卻遠離自己的家鄉、親人,如武警戰士,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寧,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了給遠離家鄉的武警叔叔們送去歡樂與祝福,元宵節這天,我校“童鷹”小交警社團組織我們與武警叔叔們一起歡度節日。我們先在社群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活動現場。一到製作臺前,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洗乾淨手一邊學阿姨婆婆的樣子搓起了元宵,一邊懷著興奮的心情等待著武警叔叔們的到來。“來了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只見武警叔叔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一進門,他們就把軍帽整齊地排在桌子上,然後和我們一起熱熱鬧鬧地搓起了元宵。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溜溜的元宵就搓成了。

  “燒好咯,燒好咯!”隨著社群婆婆的叫聲,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們趕忙把元宵端到了武警叔叔手上,他們互相謙讓著……看著叔叔們開心的笑臉,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我們的心裡滿是自豪。

  時間像飛箭過得真快。武警叔叔們要回部隊了,我們趕緊站成一排,大聲地說:“武警叔叔再見,元宵節快樂,後會有期!”大家聽了全笑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