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防震救災心得體會

  在重大災難面前,人顯得極其薄弱,如何減少災難的危害和損失,是我們應該牢記的抗災常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防震救災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防震救災心得體會:

  在四川汶川8級地震的大劫難中,北川縣公安局144名民警中有20多人遇難、70多人失蹤。地震剛過,劫後餘生的全域性民警迅速集結,在副局長李躍進的帶領下,營救被困人員,維持治安秩序,並設法與外界取得聯絡,報告災情。這也是北川震區第一支投入抗震救災的有生力量。而很少有人知道,李躍進在這次地震中剛剛遭受了喪子失母亡妻之痛。

  大愛因國殤而深沉。民警的心也是肉長的,他們也有至愛親朋,也有骨肉親情,與眾不同的是他們頭上有枚閃閃發光的警徽,這警徽讓他們時刻不忘使命。災區的父老鄉親就是他們最親的親人,瓦礫下埋著的都是他們的同胞手足,為挽救百姓的生命、減輕百姓的苦痛,他們別無選擇。

  也許,與巨大的災難相抗衡,他們的力量是單薄的,他們的手段是原始的,能夠營救的被埋群眾是有限的,但他們能夠以一個警察所能達到的極速出現在受災群眾身邊,帶給災區人民信心和力量。誰敢說,因此而凝聚起的精神力量抵不上液壓剪、千斤頂和挖掘機,不是抵禦震災的一大“法寶”?

  這些天,太多像這類舍小家顧大家的民警救災故事,打動著我們的心、溼潤了我們的眼。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蔣敏在地震中失去了3位親人,但她沒有回過一趟家,幾天幾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勞累伴隨著悲痛侵襲著她的身心,以致她暈倒在執勤現場。江油縣公安局的“媽媽民警”蔣小娟,看到失去母親的嬰兒嗷嗷待哺,她沒有絲毫猶豫,當眾敞露胸懷,用自己的乳汁給了飢餓的孩子一份母愛的關懷,而她卻把自己半歲大的兒子託付給了母親。

  敬畏生命,首要前提就是對自己的職責不拋棄、不放棄;告慰亡靈,最好的方式就是對逝者的未竟事業無限熱愛、奮力拓展。記住巴金老人留給我們的一句話吧:“忠實地生活,正直地奮鬥,愛那需要愛的,恨那摧殘愛的。上帝只有一個,就是人類。為了他,我預備貢獻出我的一切。”

  防震救災心得體會範文: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全國各族人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災當中去。作為人民子弟兵,到災區一線抗震救災,責無旁貸。我很榮幸,作為我院抗震救災技術支援隊的一員,奔赴四川綿陽、北川等地,參加抗震救災,為災區人民、援建部隊、援建單位提供飲用水和淋浴,履行一個軍人神聖的使命。

  我首先在唐家山堰塞湖疏散撤離遊仙區城市學院臨時安置點為災民提供飲用水。期間,我們和普通災民一樣,同吃同睡。時值盛夏,帳篷裡地面是潮溼的泥沙,周圍又不透風,到了晚上,白天被暴晒的地面升騰起的蒸汽充滿了整個帳篷,我們在裡面無異於在蒸籠裡一般。同時,因為工作需要,我們必須早起晚睡,條件非常艱苦。

  此後,我又被調到北川鎮擂鼓鎮供水點抗災。這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供水點,由於供水量大,我們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晚上十點多才能睡覺。供水點在路邊,每天過往的車輛非常多,大部分又都是救災部隊、援建單位的重型車輛,通宵作業,聲音非常大,同時,帳篷裡悶熱異常,所以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眠。

  但是,我始終保持著一個高昂的鬥志,全力付出,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時間裡,為災區人民多做一些實事。

  在抗震救災期間,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和力量。我們出發抗災,院領導親自給我們送行,單位領導安排好後方事務;在災區期間,各級領導前來慰問指導,與我們通吃同住,身先士卒;抗災救災回來,院領導又親自迎接,這些,都讓我們感動,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動力,深感我們做得還太少。

  回想這一段特殊的時光,感慨頗多。

  首先,對於抗震救災,應該保持一個積極心態。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這次地震範圍廣、威力大,救災任務尤其繁重,每一個軍人在履行好本職崗位的同時,都應當做好奔赴一線抗震救災的準備。對於我來說,能夠被派到一線,是上級領導的信任,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所以,接到命令後,我很愉快地就做好了準備,馬上出發。在災區的二十多天時間裡,儘管自然條件有些艱苦,我也始終保持了一個積極平常的心態。

  第二,儘自己所能,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儘管我們的抗震救災行動不是在最前線,但是我們的崗位同樣重要。水是 生命之源,保質保量地向災區人民輸送合格的水源,將對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後勝利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該牢記,到了災區就是為了災區人民服務的,我們唯一的權利就是付出,此外沒有任何特權。在災區期間,我時刻用這一點提醒自己。每天晚睡早起,髒活累活爭著幹,搶著幹,主動積極地爭取多為災區人民做一些事情。在服務中,保持一個友善的態度,視人民為親人,通過無言的行動,贏取人民的信任和支援。在綿陽抗震救災期間,該救災點本來沒有安排淋浴車,但是我看到災區人民需要淋浴時,主動和上級聯絡,彙報情況,上級調派過來一輛淋浴車,受到災區人民的極大歡迎。在北川擂鼓鎮期間,有一次,天降暴雨,河水上漲,衝沒了我們的水泵,為了搶救水泵,我們二話不說,跳進河中,拼盡全力將水泵搶救上來,保證了後續救災任務的施行。通過這些行動,我們得到災區的人民信任和擁護,也樹立了良好的軍人形象

  第三,履行好本職工作也是對災區的巨大支援。說實話,地震發生以後,我就希望有機會去前線抗震救災,但是由於崗位的需要,暫時沒有被安排到一線去,這讓我有些失落。其實,履行好本職工作也是對災區的巨大支援。由於一部分人被安排去前線,必然會涉及到教研室相關工作的重新安排,因此,多分擔一些本單位的工作,就是對災區,對奔赴災區一線同志的最好支援。被派到災區,就愉快地服從安排,全力付出,留守待命,就幹好本職工作,這是我們對抗災救災應有的態度。在後方,我們也可以通過捐款等各種不同方式支援災區。

  第四,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常態化。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根本宗旨。雖然在前線抗震救災是一項重大的任務,但是這畢竟這是臨時性的。為人民服務,更多地要體現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恪守軍人道德,在一點一滴中服務人民。人的生命有限的,但是服務人民是無限的。

  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要想贏得人民的信任,就要把人民當親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災區的這段經歷,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正因為我們的付出,才會有災民會給我們送食物和水果,才會有災民微笑地向我們打招呼,更有尚未完全懂事的孩子向我們敬禮。老百姓之所以這麼擁護我們,是因為我們來自他們,服務他們,我們和他們心連心。“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人民是我們的靠山,在今後的歲月裡,我們應當牢記我軍宗旨,永遠做人民的子弟兵。

  範文:

  5月12日14:28時,以四川省汶川縣為震中的8級特大地震震驚了中外。這場比當年的唐山大地震烈度等級還要大的災害,給災區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靈、肉體和財產創傷,所有的同胞造成了同時遭受到巨大的痛苦。遠在四川的同胞和災難處理狀況無一刻不緊緊牽動著13億國人的心。而黨和國家領導人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特大災難應急預案機制,部署救災具體安排,批示一切以受災人民的生命為最高利益。在此異常嚴峻的形勢下,又一次站在最前面的是黨和國家,還有我們最偉大的軍人。

  當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我正在單位上班,剛好瀏覽到新聞網頁的報道,並將此馬上轉告身邊的同事,在單位的每個角落談論的都是地震,其中不乏家在四川的同事。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在單位組織的捐款中,身為預備黨員的我和很多同事一起義不容辭的為災區盡了一點責任。在黨和政府迅速有效的組織下,社會上的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災區貢獻微薄之力,獻血,捐款,義捐,志願者,流動黨員黨委也發出了向災區捐款的倡議,無不是情感的最深層的體現。

  當面臨著場災難的時候,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在第一時間趕往受災第一線,親臨指揮救災。***在前往救援的部隊臨行前飽含深情地訴說出“是人民養活了你們。”這句話深深的倒出了老黨員的心聲,也寄託了黨和政府絕不讓人民失望的堅定決心。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人民支援是黨執政的前提,人民是國家的真正主人,黨和國家在任何時候都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每天的新聞報道看到在這場災難中,那些為抗災而奔走前線、趕赴抗災第一線的共產黨員和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相信每個人都會對他們產生由衷的產生尊敬,是你們在這個時候撐起了災區人民希望的藍天,是你們給了那些還壓在廢墟中的人們生還的希望。

  5月19號14:28時,全國的防空警報同時響起,所有人和交通工作靜止三分鐘默哀,在這三分鐘裡,聽不到窗外平常的吵雜聲,只有腦海中那些戰鬥在第一線的黨員們的面孔和受災人民悲痛的表情,心情悲痛得無以復加。黨和國家在這個時候選擇了讓人民悲痛懷緬,讓我們在這一刻過去後用我們的雙手去扶平心中的創傷,重建我們美麗的家園。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願以所有的優秀楷模黨員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為人民謀福利,真真正正地做到為人民服務。我堅信,我們的攜手同心、眾志成城,就是與災區的同胞們共渡難關的最佳保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