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人文知識訓練題帶答案

  人文知識是四川公務員考試需要考生掌握的公共基礎知識之一,為幫助各位考生做好複習準備,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四川公務員人文知識訓練題,歡迎考生備考練習。

  四川公務員人文知識訓練題***一***

  1.下列詩句描寫早春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B.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C.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

  D.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2.

  下列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表達的內涵最接近的一項是*** ***。

  A.“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B.“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C.“好馬不吃回頭草”

  D.“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3.

  《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 ***週年招待會於2008年10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會並致辭。*** ***年前,中國國務院副***在日本和福田赳夫首相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互換儀式,條約正式生效,成為指導中日關係發展的基礎性檔案之一。

  A.20 20

  B.30 30

  C.35 35

  D.45 45

  4.

  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是*** ***。

  A.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

  B.法國啟蒙運動的旗手伏爾泰

  C.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

  D.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孔子

  5.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下列關於京劇的說法正確的:

  A.青衣屬於京劇行當中的“淨”

  B.京劇起源於山西、河北一帶

  C.常香玉是京劇的四大名旦之一

  D.《貴妃醉酒》是梅蘭芳的代表劇目

  四川公務員人文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A>項,描寫的是夏天,出自楊萬里的詩《小池》。B>項,描寫的是早春,出自韓愈的詩《早春》。C>項,描寫的是春天,但已至清明,出自杜甫的詩《清明二首》。D>項,描寫的是清明時節,出自李山甫《寒食二首》。故選B>。

  2.答案: D

  解析: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指時機難得,必須抓緊,不可錯過。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見,就好像過了三個季度。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是指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借鑑。

  “好馬不吃回頭草”是說良驥走出馬廄奔向寬闊無垠的草原,一眼便能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於是就沿著一條選定的線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圓地把“家”回,而絕不會東啃一嘴,西吃一口,丟三拉四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以後,即使遭受挫折,也決不走回頭路。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表面是指:過了這個村莊,就很難碰到這麼好的店。暗含的意思: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就很難再碰到了。也就說,要珍惜眼前機會。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B

  解析: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或“中日友好條約”。1978年8月12日於北京簽訂,1978年10月23日生效。有效期10年,如在期滿時或在其後任何時候的前一年,締約國任何一方未提出願予終止時則繼續生效。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以法律形式確認了《中日聯合宣告》的各項原則,為中日關係的全面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

  中日四個雙邊關係檔案如同四塊里程碑,勾畫出中日兩國由恢復邦交正常化到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歷史程序。

  1972年《中日聯合宣告》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1998年《中日聯合宣言》

  2008年《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宣告》

  4.答案: A

  解析: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經典名言最早是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的。培根是經驗主義哲學的奠基人,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伏爾泰最有影響力的哲學作品《哲學通訊》被人稱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

  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臘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他被後人尊位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5.答案: D

  解析:

  淨角是京劇表演主要行當之一,俗稱花臉,以面部化妝運用圖案化的臉譜為標誌,音色巨集亮寬闊,演唱風格粗壯渾厚,而青衣是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是女性角色的扮演者,北方劇種多稱青衣,南方劇種多稱正旦,故A項錯誤;京劇是原來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4個徽調班社,陸續進京演出,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故B項錯誤;中國的四大名旦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故C項錯誤;梅蘭芳是“梅派”唱腔的創始人,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故D項正確。該題選擇D。

  四川公務員人文知識訓練題***二***

  1.>“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則最不恰當的組合是*** ***

  A.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請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C.請蘇秦、張怡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

  D.請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2.

  關於唐代詩人及詩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隱、杜牧

  B.王維和孟浩然是邊塞詩的代表作家

  C.杜甫的詩因為反映了安史之亂時的社會現實而被稱為“詩史”

  D.“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的名句

  3.

  下列關於我國傳統節日的描述,與古代的說法或傳說不相符的是*** ***。

  A.元宵節掛燈最早跟佛教儀式有關聯

  B.清明節吃寒食最早是為了紀念一位先皇

  C.中秋節吃月餅曾與反抗元朝的統治有關

  D.古代的春節叫元旦,意為一年的第一天

  4.下列畫家和其代表作對應正確的是:

  A.吳道子——《洛神賦圖》

  B.張擇端——《遊春圖》

  C.徐悲鴻——《五牛圖》

  D.閻立本——《步輦圖》

  5.*** 不定項選擇 ***2013年,隨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等節目的熱播,社會上出現了“漢字熱”,漢字這一優美的文字,經歷了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六國古文,進而到小篆、再到隸書,進而到楷書、草書、行書的演變過程。其中,*** ***是古文字和現代文字的分水嶺。

  A.金文演變為大篆

  B.六國古文演變為小篆

  C.小篆演變為隸書

  D.隸書演變為楷書

  四川公務員人文知識訓練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傳統的人文知識的瞭解,A選項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是自然而然的生活,代表作是《莊子》一書,正確;B選項,司馬光與王安石曾是好友,彼此相互欣賞,後因變法政見不同,所以正確;C選項蘇秦和張怡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經常遊說各國,正確;D選項,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孔子對子路性格的評價是“由也進”,《論語》中孔子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強調的是知行合一的執行力,所以D不恰當。

  2.答案: B

  解析:

  “小李杜”指李商隱、杜牧,還有“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A說法正確;王維和孟浩然是“田園詩”的代表,而非“邊塞詩”,B說法不正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D說法正確。

  本題干擾項為C,杜甫本人被稱作“詩聖”,同時其詩反映了安史之亂時的社會現實,也有“詩史”的稱號。

  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故本題選B。

  4.答案: D

  解析: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現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

  >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

  >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洛神賦圖》為顧愷之所作。韓滉《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

  >寶”,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5.答案: C

  解析: 漢字的古今劃分: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演變,稱“隸變”。隸變是 漢字古文字與今文字的分水嶺。隸變前的漢字是“古文字”,隸變後的漢字是“今文字”。本題選擇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