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選考試基礎政治知識模擬題含答案

  安徽公選考試中的公共基礎知識部分需要考生學習基礎的政治知識,考前做好模擬練習能夠幫助大家鞏固知識的記憶,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安徽公選考試基礎政治知識模擬題,歡迎考生備考練習。

  安徽公選考試基礎政治知識模擬題***一***

  1.黨的*** ***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A.十一大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十一屆六中全會 D.十二大

  2.*** ***標誌著***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新的理論成果開始形成。

  A.黨的十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一大

  C.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D.黨的十二大

  3.在黨的*** ***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科學命題,它標誌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的正式確立。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4.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是在黨的*** ***會議上確立的。

  A.遵義會議 B.黨的七大

  C.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D.黨的八大

  5.我國社會主義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其性質是*** ***。

  A.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B.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根本變革

  C.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D.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安徽公選考試基礎政治知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B。解析:1978年12月,***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被稱作新時期解放思想的第一個宣言書。故本題選B。

  2.【答案】C。解析:***理論是以***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國而又面向世界,

  總結歷史而又正視現實,著眼當代而又放眼未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的國情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鍥而不捨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到1981年6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初步形成時期。第二階段:從1982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輪廓形成時期。1982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嶄新命題,使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有了自己科學的稱謂。第三階段:從黨的十三大經過1992年***南方談話到黨的十四大是***理論體系初步形成時期。十三大以後,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反覆強調要堅持黨的十三大確定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戰略佈局和“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政策在經受嚴峻考驗中得到繼續發展。故本題選C。

  3.【答案】B。解析:此題經常考查,考生應熟知***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4.【答案】B。解析:解析略。

  5.【答案】C。解析:恩格斯指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改革的實質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這種完善和發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實現,始終需要通過改革來加以推動,通過開放不斷吸收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來加以發展。改革開放作為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新的偉大革命,既不是對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進行細枝末節的修修補補,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環節,即不合理的體制機制進行革命性的變革,興利除弊,破舊立新。離開了改革開放這一新的革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與時俱進地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就會逐漸丟失其先進性和優越性。故本題選C。

  安徽公選考試基礎政治知識模擬題***二***

  1.*** ***第一次明確肯定我國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A.《論十大關係》 B.知識分子問題會議

  C.《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D.黨的八大

  2.*** ***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

  A.黨的三大 B.國民黨一大

  C.建立黃埔軍校 D.北伐戰爭

  3.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 ***雜誌,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A.《嚮導》 B.《新青年》

  C.《新潮》 D.《每週評論》

  4.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 ***。

  A.賣國的“二十一條” B.山東、青島問題

  C.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D.第一次世界大戰

  5.1919年,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 ***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經濟學說和社會主義理論。

  A.陳獨秀 B.李大釗

  C.董必武 D.魯迅

  安徽公選考試基礎政治知識模擬題答案

  1.【答案】B。解析: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代表中央作報告,肯定我國知識分子是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提出了“向現代科學進軍的任務”。因此,本題B選項符合。故本題選B。

  2.【答案】B。解析: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會議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雖然國民黨內部情況相當複雜,但它已開始成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聯盟。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故本題選B。

  3.【答案】B。解析: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誌,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故本題選B。

  4.【答案】C。解析:巴黎和約對中國的不公正待遇,中國作為戰勝國,沒有將德國佔領的殖民地歸還中國,反而將其交由日本管理,另外當時的中國政府腐敗無能,激起人們的不滿,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直接最終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故本題選C。

  5.【答案】B。解析: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經濟學說和社會主義理論。故本題選B。